許慧
【摘 要】基于有效教學的理念,促進每個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職業能力為出發點,以提高中職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質量為核心,在有效教學理論指導下,進行中職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考核評價模式的研究,在實訓過程中依據技能考核標準對本專業學生進行實訓操作考核,將過程與結果結合將專業技能與能力評估結合以實訓操作、安全意識、團隊合作、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等做為指標對本專業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實現本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化學分析;實訓教學;評價
我國的職業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與歐美職業教育相比,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我國以往教育體制和傳統觀念的束縛,職業院校尤其是中職院校在生源質量、就業等方面沒有競爭優勢,生存和發展較為緩慢,近些年實訓教學成為了發展職業教育的亮點,但實訓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客觀、公正評價學生實訓成績幫助提升實訓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還沒有形成。
當前,企業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國際化、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國際競爭激烈,行業標準嚴格。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的根本,關系企業的信譽、未來和命運,分析與檢驗工作則是保證工業產品質量的關鍵。為使我們的產品在國際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的質量是必然的選擇,對從事分析化學檢驗工作的人才需求也會更大,要求更高。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分析化學檢驗技術手段更加現代化,這就對使用和操作先進設備的分析與檢驗人員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構建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的有效途徑就是從培養分析檢測技能型、服務型高素質人才目標出發,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使學生把所學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使中職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更加有效,更適合當代科技發展、適應職業特點,更有利于培養具有扎實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以下就中職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有效途徑的幾點看法:
1.實訓教學有效途徑要體現動態化、互動化和多元化
第一,動態化。評價與教學一樣,嵌入課程之中,評價是教與學主要的、本質的、綜合的一個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第二,互動化。評價的最大效益是讓被評價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評價是為學習服務,為人的終身發展服務的,旨在促進人的發展。第三,多元化。評價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建構個體的發展。
2.“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評價,解決中職實訓教學中“專業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兼容問題
實訓教學考核評價集“專業知識、崗位技能、職業素質”三位一體,突破單一知識型評價標準,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運用、技能的掌握,綜合素質的提高,引導、激勵學生按照崗位職業能力的需要,全面學習,努力攀登。這種綜合性評價,幫助實現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學”與“職業素質教育”的兼容。在考核評價中將競爭與合作、創新與思考、強化實踐能力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將對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進行積極的導向。
3.引入“增減分”評價的概念,增強學生學習信念
“增減分評價”即以學生的入學素質水平為基礎,將每次評價與原水平進行比較.測量其“增值”效果。職業學校學生在傳統的基礎教育中學業成績不佳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導致了他們普遍擁有自卑情緒,學習自信心不足。而在現行課程評價中,只要學生評價成績較原水平有提高,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分5分。這種以“成長評價”為主的評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明確,從起點看發展,只要努力,成功的大門始終為其打開。
4.評價主體多元,促進教學相長
長期以來,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實訓教學考核評價模式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主要是由教師做出的,往往單憑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學業水平。在這種自上而下的單向評價中,學生只是被評價者,只能被動、消極地接受評判,沒有評價的權利。這樣不能全面、綜合地反映學生的發展程度,不利于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主體的培養和發展。在評價體系中引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相結合的方式,可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
相信在中職分析化學專業實訓教學上推行“教、學、做、考合一”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實訓過程和結果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總評”合一的實訓教學,作為本專業學生實訓考核評價的依據,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準確而公正地評價學生實訓學習情況,定會能提高中職工業分析與檢驗專業實訓教學質量,提升本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費曉莉.課改背景下中職實訓教學評價方式的探索[J].職業,2012年第18期.
[2]魏承濤.淺談中職學校化工專業學生評價模式的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第45期.
[3]張述平.職業院校實訓教學的有效模式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2.07.
[4]張志平,馬松杰,吳建宏.職業院校實訓基地教學管理模式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
[5]王祥薇,張紅飛.高職院校實訓教學質量的過程管理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