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府
摘 要:體育課堂教學引入田徑運動項目內容,符合學生身心成長的實際訴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做好學情調查,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師生互動,才能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提升學生的運動訓練效果。
關鍵詞:小學;田徑運動;興趣;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1-0097-01
田徑運動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但由于田徑運動形式較為單一,運動機械性特征比較明顯,學生很容易產生枯燥感。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體質、心理、運動習慣等因素,在田徑運動教學時展開優化設計,精選田徑運動項目,對教學引導方式和訓練形式進行創新,引入多元激發手段,才能夠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
一、做好學情調查,引入體育游戲內容
田徑運動是體育課程重要內容,教師在展開相關教學設計時,需要做好多重調查。學情調查是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基礎條件。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單一性較為敏感,如耐力跑運動,這是學生最為頭疼的運動項目。學生之所以不喜歡田徑運動,受多種因素制約。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欠缺,缺少支撐力量是一個方面,而運動本身機械性太強,學生感到乏味,應該是更重要的制約因素。教師精心選擇游戲介入田徑運動之中,能夠有效激活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教師適時介入游戲內容,能夠改變田徑運動單一性,為課堂教學增加更多亮點。如跳遠運動,傳統教學是教師先講清技術要領,作出示范,然后是學生試跳,最后是監督學生反復訓練,教師在學生運動時糾正動作。學生參與興趣不高,運動效果較低。如果教師介入游戲,其運動效果將發生重要改變。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劃定標準距離,小組兩兩結成比賽對子,每組每人試跳三次,達標次數代表小組成績。優勝者有權選擇其他運動,失敗者繼續展開下一輪競賽。教師將體育游戲引入跳遠運動之中,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會大增。為獲得理想的成績,學生會主動探索技術要領。同時,同伴之間的相互鼓勵,能夠生發更多的內驅力,對提升運動效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體育游戲常常帶有競賽意味,學生大都有好勝心,誰也不愿落后失敗,教師抓住學生心理展開教學設計,自然能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實效。
二、創新教學方法,凸顯學生主體意識
田徑運動教學方法眾多,教師在教法選擇和創新時,需要考慮增加學生興趣的激發點。新課程標準倡導課堂教學要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體育課堂教學也不例外,教師在田徑運動教學實際操作時,要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運動訓練的時空條件。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并非要放任教學,而是要圍繞學生運動實際作出教法調整。引入多種媒體手段輔助教學,改善田徑運動環境,介入體育游戲,設計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從不同視角展開教學優化設計,都可以為田徑運動教學注入更多的興趣激發點。短距離跑能夠提升學生的爆發力,為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教師在引導學生短跑時將百米跑縮短為80米、60米、50米、40米等多種距離,讓學生自主選擇運動項目。為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教師在不同距離上放置了籃球、排球,誰最先拿到籃球、排球,可以減少訓練次數。教師之所以設置不同短跑距離,是充分考慮了學生身體承受能力,因為有些學生難以完成高速百米跑,縮短距離能給學生增加更多的信心。在跑道上放置籃球、排球作為勝利標志,激發了學生的斗志。雖然獲勝者只有免除一次訓練的獎勵,但學生看重的是榮譽,其激烈競爭自然帶來好的運動效果。這樣,每一個學生都全身心投入其中,田徑運動中的跑步也成為學生最想參與的項目,這當然是教師教法調整創新的結果。
三、強化多元互動,提升運動訓練效率
體育運動本身就具有群體性特征,在田徑運動教學中強化多元互動,能夠成功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提升運動訓練品質。課堂互動包括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師在具體優化設計時,要對互動形式進行創新。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吸收學生參與運動設計,在訓練內容選擇、運動形式、訓練評價方式等方面大膽借鑒學生的意見,不僅能夠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夠極大提升運動效率。體育課堂生生互動是最常見的學法應用,如果教師能夠參與其中,和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運動的積極性,還能夠改善師生關系。如在壘球投擲時,一位教師是這樣設計互動的:學生自由組合成為六人小組,最后剩下的學生與教師一個小組。由教師組成的小組為種子隊,直接參加決賽。其他小組之間展開競賽活動,每一輪競賽時,以小組成員成功投擲總距離為評價參數,最后獲勝小組與教師參與小組爭奪冠軍。比賽開始后,為獲得與教師同場競技的機會,各個小組都想盡辦法,最大限度地發掘潛力。在最后決賽時,不管是直接參與者,還是旁觀者,都顯得非常興奮。比賽場面熱烈,學生運動充分,課堂教學順利。
四、結束語
總之,田徑運動有其自身的特點,教師進行田徑運動教學設計時,需要對運動方式、訓練手段進行優化處理。教師只有增加更多的情趣點,提升運動趣味性,才能激活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學生只有主動參與田徑運動,其訓練效果才有保證,塑造強健體魄才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沈杏芳.新時期田徑教育教學的創新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2]關吉臣,李真真.對田徑類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8(02).
[3]秦波.田徑短跑教學的創新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