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 孟璐 徐思佳 劉億秋 徐紅 王茹
我國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及參與情況探究①
——基于516份調查問卷
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 孟璐 徐思佳 劉億秋 徐紅 王茹
本文基于516份問卷,分析了我國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及參與情況。在認知方面,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程度較低,普遍認同互聯網金融產品存在缺陷,雖然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前景遲疑,但大多數大學生仍抱有較大信心;在互聯網參與方面,網絡支付是大學生接觸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方式,部分大學生流動性管理意識較好,但是對P2P網絡借貸的認知少,普遍沒有接觸。調查結果表明,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但又存在P2P網絡借貸危機等負面因素的情況下,要改進教育方法、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能力、構建互聯網服務管理平臺以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大學生 互聯網金融 認知 參與
互聯網金融作為現代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相互結合的產物,近幾年來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余額寶、支付寶、微信理財等互聯網金融概念已深入人心,P2P網絡借貸爆出的種種事件也在不斷沖擊人們對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某些互聯網金融借貸甚至將觸角悄悄伸向校園,擾亂正常的學習秩序。中國金融正處于變革中,互聯網金融暗流潛涌,勢必推動中國的金融效率、交易結構,甚至整體金融架構發生深刻變化。在校大學生是未來金融服務的主要消費者,也將是未來金融發展的領航者,調查并分析他們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與態度,對學校開展互聯網金融教育和機構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都具有積極意義。
為了有效獲得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與參與情況,本研究設計了隨機調查問卷,通過實地派發和網絡調查的形式共獲得516份有效問卷,其中實地派發600份,回收460份,有效問卷316份,網絡問卷點擊人數206人,有效問卷100份。
由于實地派發主要發生在南京等地,因此,被調查的大學生以江蘇籍為主,在性別分布上,女生占60%,男生占40%;在年級分布上,大一學生占25%,大二占33%,大三占37,大四占5%;專業分布上,受調查的大學生中經管類學生最多,占比44.7%。這種樣本結構也說明,女生對問卷的參與度明顯大于男生,在校大學生中大二、大三學生更愿意參與問卷調查,經管類學生本身更關注互聯網金融,因而參與度明顯高于其他專業。
2.1 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情況
2.1.1 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程度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認知程度較低。在接受調查的516名大學生中,有59.62%的學生表明自己對互聯網金融不夠了解,9.26%的學生認為互聯網金融是用網銀支付寶購物,完全不了解互聯網金融概念的學生中非經管類專業占比66.35%。在互聯網金融產品與傳統金融產品的區別認知上,只有23.07%的大學生認為二者的本質是相同的。在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優勢認知上,極少有人能做出較全面的選擇。
2.1.2 大學生普遍認同互聯網金融產品存在缺陷
調查發現,互聯網金融產品存在各種缺陷,這在大學生群體中已形成共識。其中“賬號、資金被盜風險”和“存在監管漏洞”是當前互聯網金融產品使用者最擔心的問題,分別有86.54%和67.79%的學生對其進行了選擇。使用過支付寶、網銀的學生中更是有99.23%的人認為“賬號、資金被盜風險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最大缺陷”。
2.1.3 大多數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前景遲疑,但仍抱有較大信心
雖然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程度低,但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調查顯示,高達47.12%的大學生表明,雖然互聯網金融市場監管存在漏洞,但會在觀望市場發展后參與;42.79%的大學生認為方便網購之余還能賺利息,有利于理財,非常支持。只有3.8%的大學生明確表示不信任互聯網金融服務,不會參與互聯網金融。
2.2 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的參與情況
2.2.1 網絡支付是大學生接觸最多的互聯網金融形態
由于大學生的學業重,閑置資金少,對互聯網金融的參與程度很低。與互聯網金融接觸最多的是網絡支付,被調查的大學生幾乎都用過網絡支付,平均在一個月內進行至少3次網絡支付的占比87.2%。在網絡支付手段中,支付寶占絕對地位,被調查的大學生中用支付寶進行網絡支付的占比90.87%,只有8.17%的大學生用過財富通等其他網絡支付工具。網絡支付的目的主要是購物,占比81.73%。
2.2.2 部分大學生流動性管理意識較好
部分大學生已具有初步的理財意識。在被調查的516個大學生中有186人購買了互聯網金融產品,占比44.71%,其中有54人購買了兩種及以上互聯網金融產品,占比29%。在大學生購買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中,余額寶占據了主導地位,186人均表示購買了余額寶。其余被大學生購買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是淘寶理財、百度百賺等與余額寶類似的貨幣性基金掛勾產品,但也有8人購買過P2P網絡借貸產品。未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大學生多表示其原因在于沒有閑錢。而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大學生中,有60人表示投資額度未超過1000元,占比32.26%;有10人表示在投資額度在5000元以上,占比2.4%。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大學生在參與互聯網時比較謹慎,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管理意識。
2.3 大學生對P2P網絡借貸的認知少,普遍沒有接觸
目前一些學校爆出了學生因網絡借貸無力還款而自殺的惡性事件,我們的調查數據表示,大多數大學生表示沒有聽說過P2P網絡借貸,516個學生中只有46名學生表示聽說過,8名學生購買了P2P理財產品,2名學生表示曾有通過P2P網絡借貸借款消費的念頭,但因多種顧慮打消了念頭。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大學生網絡借貸惡性事件并不普及,通過強化教育仍在可控中。
3.1 加快改進教育工作方法
在金融的發展領域,互聯網金融正在崛起,威脅著傳統銀行業的發展。教育工作應該與時俱進,結合目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狀況與規律,適時提升教育工作方法,使大學生能在未來的工作和社會中充分迎接挑戰。
3.1.1 全面認知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所具有的特征十分鮮明,有許多大學生投身于互聯網金融的建設事業中去。然而,為了避免大學生盲目參與互聯網金融,就需要我們對其加以引導。使大學生全面認知互聯網金融,熟悉它的運行方式,需要大學生認識互聯網金融自身存在的風險,使其給大學生們降低風險,以免大學生陷入盲目從事互聯網金融的深淵。
3.1.2 加強創新教育,穩步發展
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被廣大網友在短時間內接受,取決于它的創新。即互聯網金融將社會環境的變化、消費潮流的演變、科技的革新等方面相融合起來,實現了穩步的創新。近期,深化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改變教育方式,向大學生們傳播互聯網金融的最新知識,使大學生們在掌握了最新理論之后再投身實踐。
3.2 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互聯網金融發展態勢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給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大學生需要在此浪潮中培養創新精神、鍛煉創業能力,盡早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學校也應該努力發展,提高自身能力,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
3.2.1 加深對創業教育的認知,了解創業教育的重大意義
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才質量的提高,對國家實力有著重大的影響。所以,學校的領導和老師應該努力學習國家的文件精神,加強對創業的教育,組織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使大學生全面有效地把握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3.2.2 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是決定一個學校創業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師資不足會導致學生所受的教育不足,從而無法領會互聯網金融的具體內涵,無法在今后的實踐中發揮創新能力。具體的改善方法可以有以下兩種:第一,加強對創業授課教師的培訓,對他們實行基本的考核制度,鼓勵教師參與實踐活動,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進行教學。第二,提供質量優良的教學設施,使老師和同學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并提高教學質量。
3.3 構建服務管理平臺,適應互聯網金融背景
當今社會的經濟金融背景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狀態。第一,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實現個性化。金融機構不能在當今環境下只提供單一的產品,需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第二,互聯網金融需要開拓自己的業務范圍,擴大自己的服務領域,滿足顧客更多的需求。第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需要考慮成本的構成,使客戶需求金融產品相互匹配,相互交融,最終提供給金融機構的發展靈活起來。所以,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推廣和服務要建立相應的平臺,對其進行創新形式的金融產品制備,能夠使互聯網金融在適時的背景下采取恰當的方法,實現更有效率的發展。
[1] 劉洪.互聯網金融是否應該瞄準大學生市場[EB/OL].http:// finance,eastmoney.com/news/20151127570139917. html,2015-11-27.
[2] 南京大學商學院.互聯網金融發展高層論壇在我校舉行[EB/OL].http://news.nju.edu.cn/show_ article_1_39734l,2015-09-22.
F832
A
2096-0298(2016)09(a)-061-02
本文受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群體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及參與情況探究”(201513573036)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