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鑫偉
(樂清市北白象鎮第九小學,浙江 溫州 325600)
簡析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如何開展耐久跑教學
傅鑫偉
(樂清市北白象鎮第九小學,浙江 溫州 325600)
經常性進行耐久跑訓練既不僅可以改善和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促進其生理發育及身體均衡的發展,又可以磨煉頑強的意志,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但由于該項目枯燥乏味,參與訓練時消耗體能大等特點,極易出現不良反應,加上當下的學生大多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導致大多數學生不喜歡甚至懼怕進行耐久跑項目的訓練。身為體育老師,應正視這一教學現象,并通過改善教學策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上耐久跑。
1.1 安全隱患成“攔路虎”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齡兒童的“步行上學”逐步被家長的“專車接送”所取代。別說玩鬧,就連散步的機會也在逐漸遠離學生的生活,家長為的就是降低“不安全因素”給孩子造成的傷害。課堂的耐久跑,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運動損傷,這與家長“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形成巨大反差,這一思想沖突給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背上一定的思想包袱。
1.2 教學策略為“助推器”
自新課標實施后,體育課程才逐步受到重視,但是師資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各校的體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規模較小的學校,甚至還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導致理念與行動的相背離。
大部分非專業教師不知如何激發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干脆堅持“十年如一日”的教學風格——這節課繞操場跑幾圈,下節課還是繞操場跑幾圈,跑得學生聞跑喪膽,借故請假的現象層出不窮。這就導致體育課堂因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耐久跑訓練項目成為學生懼怕的對象。
1.3 其他因素成“錦上花”
耐久跑運動的有序開展所需場地大,與學校的硬件設施形成沖突;訓練周期長,受任教體育教師耐性的影響; 見效慢,與當下的立竿見影的教學成果難統一等一系列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阻礙了耐久跑教學的開展。
2.1 轉變思想觀念,未雨綢繆
應迎難而上,不能僅因害怕發生教學安全事故而放棄耐久跑課。應有正確的防范意識。另外,作為體育教師要吃透教材,針對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教好理論是前提,先要向學生傳授一些有關耐久跑的知識,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對出現的一些問題就有正確的認識;在授課前,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以防止受傷。
2.2 形式多變,提高興趣
耐久跑是重復單調的運動,假如讓學生繞著操場一圈一圈地跑,重復同一個動作、同一個場景,這樣學生會覺得很無趣、無聊。所以,改變耐久跑的教學形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極為重要。我們要根據孩子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采用形式多樣的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2.1 改變學練方式,激發興趣
(1)定向跑教學。在新課標下應對教材進行開發,把定向運動這一新的項目引進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定向耐久跑訓練。從而改變過去的繞跑道訓練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枯燥、無味的耐久跑教材變得主題鮮明、形式新穎。
在筆者教學的一節四年級的耐久跑課上,把定向運動引入到教學中。將學生分為4組,選出組長。講解游戲規則和要求之后,同學們就在組長的帶領下躍躍欲試地準備比賽。
第1輪比賽完,很多學生有的因為獲得了勝利手舞足蹈,也有的因為失敗而沮喪不已。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靈機一動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樣才能跑得快,同時花的時間又最少,完成任務的效率又最高,孩子們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始進行了熱烈討論。
緊接著第2輪比賽開始了,比賽氣氛比第1輪更加激烈,學生都有了自己跑的方法和技巧,各組的實力相當,不像第1輪實力相差那么大,學生們盡情體驗著跑的樂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經過2輪激勵的比賽,當筆者問孩子們累不累時,響徹耳畔的是孩子嘹亮的回答聲——不累!
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下,課堂的氣氛變得活躍了,讓學生真正體驗到了體育運動的樂趣,耐久跑換身為了樂趣賽程。
(2)音樂圖形跑教學。在耐久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訓練場地上設計不同圖形,如螺旋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等,通過創設活潑的的運動場激發學生的興趣。
當教師借助錄音機播放的比較歡快、明朗的音樂,如令學生精神振奮的音樂“跑操”或“運動員進行曲”,讓學生在不同節奏的音樂聲中跑向指定圖形,并隨著音樂的節奏和圖片改變跑的節奏、跑的方向,這樣可以促進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
2.2.2 巧用練習方法,培養興趣
(1)趣味練習——自然地形法。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利用校園的各種地形,虛化出一種耐久跑練習的全新情景,有效進行該項目的練習。例如,筆者執教的學校規模較小,但走廊、彎道、花壇較多,課上就可以帶領學生在這些特殊的地形中進行穿梭式的耐久跑練習,這使得學生興趣大增。探險性和娛樂性取代了耐久跑帶來的身體疲勞。
教師還可以在校園內添加一些象征性的人文條件,進行繞過障礙、跨過地上劃的“小河”、通過“獨木橋”等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強調安全問題。
(2)比賽練習——團隊合作競賽法。在耐久跑教學中可采用團隊合作競賽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斗志。通過競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長距離接力跑:我們可以根據學生體力情況和性別差異分配跑程。例如,身體素質好的男學生可跑130m或160m的跑程,女同學可以跑90m或110m的跑程,身體素質差的可以安排70m或90m,甚至短于70m的跑程。這一方法,實現了梯度教學,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3)歸途練習——定距離往返跑。在耐久跑教學中可以采用定距離往返跑的教學策略,虛化學生耐久跑的真實距離。例如,男生100m往返跑,女生50m往返跑;男生110m往返跑,女生80m往返跑。
通過該手段可使學生消除對距離的恐懼感,但也能達到耐久跑的效果。
2.2.3 激勵評價,鞏固學習效果
以前的課堂教學,我們喜歡采用絕對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我們要多關注學生動態的學習過程,改變以往的評價方式,而采用過程評價、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依照測評表(表1),我們既關注了過程的評價,又體現了終結評價。如此一來,學生不會因為個人的身體素質差而懼怕耐久跑了,反而會依據不同的評價方式積極應對,使自己在耐久跑的測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若使體育課堂高效,教師應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激活耐久跑的樂趣價值,讓耐久跑教學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和價值,進一步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讓耐久跑成為終身體育的運動項目,讓耐久跑一樂到底。

表1 小學耐久跑測評表
[1]唐花清.改進體育課中長跑教學的措施[J].體育科技,2008(2).
[2]楊智輝.中長跑教學中耐力素質的訓練[J].固原師專學報,2007(11).
[3]鄧平,杜俐,于振峰.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
[4]董明.小學高年級耐久跑教學運用多元評價方法的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9(1).
G807.3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1-069-02
2015-11-16
傅鑫偉。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