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英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中學)
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成因分析
——以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中學教師為例
周洪英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中學)
2004年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在15個行業的倦怠指數調查中,教師的倦怠程度高居第三位。之前也有研究說教師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中小學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那我校教師現在的職業倦怠狀況到底怎樣呢?
2013年11月,我校主持了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項目《在專業發展視野下對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研究》課題的實施,采用馬勒詩教育行業量表(MBI-ES)和《中學教師職業壓力測量》量表對我校部分教師做了調查,研究我校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并找出教師職業倦怠的真正原因。
1.填寫調查問卷的教師基本情況統計
我校本次課題研究是將馬勒詩教育行業量表(MBI-ES)和《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測量》量表放在校園網上,邀請各位老師登錄網站在線填寫。填寫調查問卷的教師主要來自湛江二中霞山校區和港城實驗中學校區。共有98名教師填寫并提交了《中小學教師職業壓力測量》,其中有效問卷為89份;66名教師填寫并提交了馬勒詩教育行業量表(MBI-ES),有效問卷為63份。
填寫調查問卷的教師年齡在24~46歲之間,任教3~10年的占約50%,大多是女教師(占73%),71.4%擔任過班主任,學歷層次比較高,73%擁有本科學歷,21.3%以上是碩士研究生。。
2.調查設計基本情況
(1)采用國際通用的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的馬勒詩教育行業量表(MBI-ES)進行職業倦怠狀況的調查。該量表一共22題,包含3個維度,即情緒衰竭(9項)、去個性化(5項)和自我成就感(8項)。
(2)采用石林、程俊玲等編制的《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的壓力源測試部分。該問卷根據教師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編制,信度、效度達到心理測量學指標要求,可以作為測量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工具,有教育教學改革、學生問題、學校管理、工作特征、職業發展、身心特征、家庭和社會八個維度36個題目。
1.湛江二中教師職業倦怠總體情況分析

職業倦怠基本狀況情緒衰竭狀況去個性化狀況百分比(%)無情緒衰竭 6.3輕度情緒衰竭 14.3重度情緒衰竭 79.4無去個性化 42.9輕度去個性化 42.9重度去個性化 14.3無自我成就感 1.6自我成就感狀況 中自我成就感 3.2高自我成就感 95.2無職業倦怠 3.2中度職業倦怠 9.5職業倦怠總狀況重度職業倦怠 87.3
根據本問卷采用的記分制度,一般認為,如教師的職業倦怠得分及因子的得分在2分以下,表明不存在職業倦怠的問題。如果得分在2分以上就表示存在輕度職業倦怠問題,得分在2.5分以上表示教師存在較為明顯的職業倦怠即重度職業倦怠。
問卷發現接受調查的教師87.3%為重度職業倦怠。倦怠的代表性指標是情緒衰竭,接受調查的教師79.4%重度情緒衰竭,表現為過度疲勞、情緒緊張,煩躁易怒,喪失工作熱情。因此,我校教師職業倦怠程度在整體上比較嚴重,并存在一些去個性化狀況,部分老師可能對學生抱消極態度。調查還表明,我校教師具有自我成就感(95.2%),傾向于對自己工作作出積極評價,覺得自己有能力履行工作職責。
在此基礎上,我們對職業倦怠狀況進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學歷的教師在職業倦怠總分及三個維度上的差異均不顯著。而是否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職業倦怠總分與情緒衰竭及去個性化維度上的差異顯著,其中擔任班主任教師的職業倦怠總體狀況與情緒衰竭、去個性化狀況顯著高于沒有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兩者在自我成就感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1.中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狀況令人擔憂
尤其教師們的情緒衰竭很嚴重,表明教師們由于高度工作壓力導致情緒情感極度疲勞的狀態。同時,教師們呈現出輕度去個性化傾向,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方式雖然算不上“漠不關心、麻木不仁”,但處于一種不太積極的水平。
2.應重視班主任的職業倦怠
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工作壓力更大,他們的情緒衰竭和去個性化程度都大于沒有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并且擔任班主任的時間越長,壓力越大,職業倦怠程度越高。
《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量表》進一步顯示擔任班主任達10年以上的教師的工作特征壓力顯著高于擔任班主任3~5年、1~3年與未擔任班主任的教師;擔任班主任5~10年的教師的工作特征壓力又顯著高于擔任班主任1~3年與未擔任班主任的教師,表明了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及需要付出的精力更多,相關領導單位應該從班主任管理、專業化發展、培訓等方面緩解班主任職業倦怠。
3.少部分學生消耗教師大部分精力
教師們重度職業倦怠、高度情緒衰竭的同時,普遍高度評價自己的工作,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
根據調查后對部分教師的訪談,湛江地區中學的錄取工作實行電腦抽簽派位,每個班學生各方面發展情況非常不均衡,班級內少部分行為問題多的學生消耗了教師絕大部分精力,令人滿意的工作成績建立在時間、精力過渡支出的基礎上。教師們的這種狀態如果不進行必要的調節,倦怠感會進一步加劇。
4.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
根據調查,社會壓力、學生問題壓力和學校管理是教師們產生職業倦怠的主要原因,其中社會壓力排在第一位。訪談中教師感嘆,出于對年青一代的愛護,社會和學生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標準與要求與日俱增,個別教師師德敗壞或教學事故的出現,常引起社會各界對整個教師行業的質疑,責任和壓力非常大。
可見,緩解教師的職業倦怠,教師需要個人的自我調節和努力,也需要學校管理提高有效性,還需要社會各界給予理解與支持。
·編輯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