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輝,尚偉民(浙江省玉環縣坎門一中,浙江 臺州 317602)
中小學體育“課課練”軀干力量的體能游戲
葉海輝,尚偉民
(浙江省玉環縣坎門一中,浙江 臺州 317602)
編者按
近年來,全國青少年體質監測結果顯示學生體能素質呈持續下降的趨勢,亟待有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在這種背景下,“課課練”再次被教育部門和學校體育工作者所關注?!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通過堅持不懈“課課練”,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這對加深中小學體育教學“課課練”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創新“課課練”、推動體育新課程的實施,越來越顯出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
當前,“課課練”內容以田徑輔助項目為主,內容單一,枯燥無味,導致學生不喜歡甚至厭倦。為此,通過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課“課課練”的實踐,體現新課改的理念和體育人的創新精神,創編出具有趣味性、新穎性、針對性的體能游戲,能激發學生參與“課課練”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目標:鍛煉腹部力量,培養意志力。
準備:草坪、平地或體操墊。
方法:2人1組,面對面坐下,雙手后撐地。開始后,雙方舉腿在空中用腳進行“剪刀、石頭、布”猜拳,輸的人做仰臥起坐1~3個,接著再繼續猜拳,如此反復,最后看誰先做不動為止。
規則:猜拳時,腳不得觸地。
拓展與變化:(1)可以4~8人同時玩,當出現2種手型即決出勝負關系,出現1種或3種手型時為無效,需要繼續猜拳;(2)可以1人做隊長挑戰多人,當隊長輸掉3次后,換另1人當隊長,看誰做隊長的時間久;(3)可用手進行猜拳,負者做仰臥起坐;(4)對于少數腹部力量弱或肥胖的學生可以采用向前擺臂或手抓褲管來協助完成仰臥起坐。
分享與討論:游戲前、中、后,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勇敢挑戰,堅持到底,不要輕易放棄自己。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1)

圖1 猜拳仰臥起坐
目標:鍛煉腹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草坪、跳高橫桿或竹竿。
方法:學生5~8人1組坐成1列,每人雙腳并攏,將橫桿放在鞋面上,并用鞋帶系牢橫桿,然后大家雙手撐地,身體后仰,雙腿伸直。發令后,大家一邊齊喊數字,一邊抬起雙腳,并屈膝,雙腿盡量靠近胸前,然后雙腿伸直。如此反復,看哪組先完成規定的次數。
規則:活動中,雙腳貼近地面,但不觸地。
拓展與變化:(1)收腹舉腿:大家同時把雙腿舉到與地面垂直,然后還原,如此反復;(2)仰臥端腹:大家平躺,雙腿伸直抬離地面,腿和地面夾角約45°,雙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看哪組堅持時間久;(3)盡量選身高接近的學生為1組,否則,可從矮到高排序,來調整身高差異對動作的影響;(4)橫桿可用竹竿、拔河繩、鍍鋅管、PPR管等代替。

圖2 滑板運動
分享與討論:唯有同舟共濟,共赴難關,方能共創輝煌。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2)
目標:鍛煉腹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跳高橫桿、草坪或體操墊。
方法:5~8人1組仰臥成1列,屈膝成90°左右,每人雙手緊握橫桿,并將橫桿置于胸前。發令后,大家協力坐起時軀干成90°,仰臥時雙肩背觸地即為完成1次。如此反復,看哪組先完成規定的次數,或記錄規定時間內完成次數多。
規則:每做1次仰臥起坐,同時喊1次數字。
拓展與變化:(1)由屈腿變成直腿;(2)大家圍坐成1個圓圈,左右手拉手一起做仰臥起坐;(3)用橫拉的繩子(或松緊帶)來隨意調整抬起軀干的角度(如30°、60°),讓橫桿碰到或越過繩子算1次;(4)橫桿可用竹竿、拔河繩、鍍鋅管、PPR管、粗繩子代替。
分享與討論: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我們一定能成功。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3)

圖3 仰臥起坐
目標:鍛煉腹、臀部力量,培養合作意識。
準備:草坪、地板或體操墊,排球。
方法:甲乙2人1組,肩并肩,同向仰臥,屈膝分腿。甲外側手持1個排球,接著,2人腳后跟發力抬起臀部挺髖,直到僅由肩胛骨和雙腳支撐身體,使背、臀、腿形成一座“拱橋”。發令后,甲的外側手迅速將排球向乙方向撥去,讓排球通過“拱橋”到達乙的外側手,這樣算完成1次穿越。接著,乙將球反撥到甲的外側手。如此反復,看哪組最先完成規定的穿越次數。
規則:游戲中,排球若出現滯堵時,隊員只能用手撥球,讓球繼續向前滾動。
拓展與變化:(1)可用籃球、足球、實心球、沙包、紙球代替排球;(2)可4人以上玩,人數越多難度越大,年齡小可選擇小球;(3)同樣身體動作,也可單人做,但雙手不得伸到身體下方,只能在體側撥球;(4)可拉大左右間隔為一臂,采用隊員依次撥球來完成傳遞;(5)人數多,可采用圓形、斜線、S形等隊形。
分享與討論:想要快速高效地完成目標,每人都要盡力向上挺髖,確?!肮皹颉庇凶銐虻母叨龋屒蜃杂?、快速地通行。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4)

圖4 穿越拱橋
目標:鍛煉腰腹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草坪或平地,足球。
方法:3~12人1組,面向圓心,雙手撐地,等距離圍坐成圓圈,將足球放在其中1人的雙腳中間,并夾住。發令后,有球隊員(第1人)雙腳夾起球,傳遞給自己左邊的隊員(第2人),第2人主動伸出雙腳去接第1人的來球,2人用腳在空中完成交接后,以同樣方法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傳遞,直到足球回到第1人的腳上,計1次有效的圈數,看哪組最先完成規定的圈數。
規則:(1)交接時,雙方的腳須在空中,不得觸地;(2)若出現掉球或腳觸地,須在掉球處或失誤處重新完成交接。
拓展與變化:(1)可用籃球、排球、實心球、紙球、沙包等代替排球;(2)人數在4人及以上,可以同時傳2~4個球,以增加游戲的挑戰性;(3)對于力量弱的學生,不用在空中交接,只要1人用腳將球夾放到下1個人腳邊的地上即可。
分享與討論:只要有科學的策略和完美的合作,再加上一個永不放棄的承諾,那么,成功一定會屬于你們!
游戲對象: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5)

圖5 腳夾球傳遞
目標:鍛煉腹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草坪或平地,排球。
方法:甲、乙2人1組,甲屈腿坐地,雙手后撐地,乙手持1個排球坐在甲腳前方0.5~2m處。開始后,乙將球向甲滾去,甲用雙腳夾住球,接著雙腳抬高,將夾著的球舉到空中,用力拋向乙,乙接球后繼續向甲滾球。如此反復,直到甲完成規定的拋球次數后,2人交換角色,讓乙也完成相同的拋球次數,看哪組先完成。
規則:甲在拋球時,出現掉球或打滑,則要重新夾球來完成拋球。
拓展與變化:(1)可用籃球、足球、壘球、實心球、乒乓球、紙球等代替排球;(2)可在2人中間橫拉1條皮筋,讓球從皮筋上方通過;或拉近2人距離,甲夾球后不用拋給乙,直接從皮筋上遞給乙即可;(3)拉1條皮筋,2人面對面分別坐在皮筋的兩側,軀干與皮筋垂直,同樣進行拋接球或遞接球,可增加鍛煉腹橫肌和腹斜??;(4)請根據學生的年齡、體能的大小適宜調整皮筋高度。
分享與討論:雙腳夾緊球,用力向上拋。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6)

圖6 夾球拋射
目標:鍛煉腰腹力量,培養團隊精神。
準備:草坪或平地。
方法:3~10人1組,面向圓心,雙手撐地,等距圍坐成圓圈。大家雙腿伸直上舉并分開,相連2人的左右腳碰觸組成“花瓣”,如此方法,大家的腳在空中左右相連,形成一朵人造“曇花”。然后開始計時,當其中任意一片“花瓣”出現分離(雙腳分開)或掉落(腳觸地),則為“曇花”綻放結束,看哪一朵“曇花”綻放時間最長。
規則:“花瓣”不能分離和掉落。
拓展與變化:(1)人數:可以增加到N人,但人數越多,場地越大;(2)難度1:對中低段學生可降低難度,由直腿改為屈腿做“曇花”;(3)難度2:對中小學生,特別是男生,當堅持不了,小腿下落低于水平時,即停止計時;(4)難度3:動作不變,將撐地的雙手在空中相互連接,組成一個圓花邊,同樣要求手不能松開;(5)坐姿屈伸腿:動作不變,只是將上舉腿改為前伸腿,在確保相連2人的左右腳不分開的情況下,大家合力完成屈膝,雙腿盡量靠近胸前,然后回到起始姿勢,類似花瓣綻開、收縮,如此反復,看誰完成次數多;(6)適宜在室內游戲。
分享與討論:曇花雖然一現,但美麗無限。今天,我們就像曇花一樣,讓生命綻放精彩。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7)

圖7 曇花一現
目標:鍛煉腹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草坪或體操墊,籃球。
方法:2人1組,面對面仰坐,雙手后撐地,2人抬腿在空中用腳頂住1個籃球,籃球的氣嘴或商標對正其中1人,以此作為基點開始轉球,2人協調用力,想方設法,將球沿橫向(或縱向)旋轉1周,直至基點回到原位,看哪組先完成。
規則:游戲中若出現腳、球落地,則要重新開始,且不停表。
拓展與變化:(1)可用健身球、排球、足球代替籃球,人數可增加到4人;(2)降低難度。球不用旋轉,只需將球停留在腳掌或腳面,看哪組的球或腳最后落地;或練習者平躺來完成;(3)增加難度。2人雙腳互頂2球,看誰堅持時間長;(4)根據學生的年齡、體能的大小,可選擇旋轉球體半周、2周或3周;(5)適宜在室內游戲。
分享與討論:傳說中的“雙龍戲珠”,只有付出“超能力”,才會看到。
游戲對象: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8)

圖8 雙龍戲珠
目標:鍛煉腰腹部力量。
準備:草坪或小折墊,裝有適量水或沙的塑料瓶。
方法:練習者仰坐,雙手后撐地,在其前面倒放若干個塑料瓶。開始后,練習者用雙腳將倒放在地上的瓶子一一豎立起來,看誰用時最少。
規則:只能用腳夾放,不借助任何外力。
拓展與變化:(1)可用羽毛球筒、杯子、各種鐵制圓柱飲料罐代替塑料瓶;(2)可將散落在地上的各種圓柱罐壘成規定層數的寶塔;(3)可用沙包或乒乓球或鐵制圓柱飲料罐與瓶子組合使用,將沙包或乒乓球或飲料罐停放在瓶蓋上,瓶子倒放或立放均可,以增加游戲難度;(4)可小組接力賽,當上1個人將瓶子全都豎立后,馬上用腳將所有瓶子推倒,下1個人重復上1個人動作,直到最后1個人將瓶子豎立完畢,看哪組最快;(5)適宜在室內游戲。
分享與討論:建筑師用雙手創造奇跡,我們將用雙腳見證奇跡。
游戲對象: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9)

圖9 建筑師
目標:發展腹部和腿部力量,培養協作能力。
準備:草坪或塑膠場地或體操墊。
方法:2人1組,面對面坐下,雙手后撐地,腳掌互抵,相隔距離以2人能夠配合靈活做屈伸練習為宜。開始后,在腳不觸地的情況下,2人有節奏地連貫模擬做“蹬自行車”動作(每人1腿前蹬,另1腿后收,雙腿交替進行),直到完成規定的蹬次。
規則:練習中,相抵的腳不能分開,否則本次不算,重新開始游戲。
拓展與變化:(1)可以仰臥來練習;(2)每人雙腿的一蹬一收,改為同蹬同收,也就是1人雙腿蹬,另1人雙腿收,如此交替;(3)建議播放中、慢速的舞曲或DJ,作為屈伸的節奏音樂,看哪組堅持時間最長;(4)增加難度:在互抵的腳掌中間放置沙包、小球、象棋子、紙球等物體,要求物體不能掉落;(5)適宜在室內游戲。
分享與討論:騎慣了單人單車,今天嘗試雙人連體車。
游戲對象:小學生,初中、高中學生。(圖10)

圖10 連體車
2016-02-01
葉海輝(1971 ~),中教高級,浙江省特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