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佳樂(浙江省湖州市南潯中學,浙江 湖州 313000)
對體育類微課的“微”教學模式的研究
——以跆拳道項目為例
貝佳樂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中學,浙江 湖州 313000)
“微課”,又被稱作“Microcourses”“Micro-lesson”等。從2012年開始,隨著顛倒的課堂(翻轉課堂)、可汗學院等新概念的普及,我國國內也出現了“鳳凰微課”。“鳳凰微課”是由華南師范大學和鳳凰衛視聯合推出的。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于2012 年12 月至2013 年8 月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中學從2007年開設跆拳道選項課,是湖州市體育特色學校(跆拳道),擁有專業的跆拳道館,并配備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校本課程《跆拳道基礎教育》已被評為湖州市首批精品課程,校跆拳道隊代表湖州市參加浙江省第二屆陽光運動會跆拳道比賽,獲高中組團體第一名。把本校的特色體育項目制作成微課,對于體育課堂教學改革和跆拳道項目的推廣都有重要的意義。

表1 《跆拳道基礎教育》微課程教學內容和課時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min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min。(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4)資源組成、結構和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
《跆拳道基礎教育》微課程是以浙江省第5批網絡選修課程《跆拳道基礎教育》為基礎開發的。
2.1 課程性質
《跆拳道基礎教育》是一門興趣拓展類的微課程,主要以學生學習跆拳道技術為主要手段,以跆拳道腿法為學習內容,以培養禮儀修養、鍛煉身體為主要目的的課程。
2.2 課程目標
通過微課程學習,使學生基本掌握跆拳道腿法技術,培養主動參與健身的習慣,提升禮儀修養,增強自信心和表現力,培養團體意識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2.3 課程內容
通過前幾年選項教學的實際情況反饋和走訪跆拳道專家、省市教研員,結合高中學生的特點和視頻拍攝難易程度,考慮選擇跆拳道運動中技術簡單、趣味性強的腿法為教學內容。(表1)
微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體育課的教學模式,特別是要在10min以內把一個技術講解清楚,通過反復地課堂教學調研和專題研討,在“強化自主,突出自學,注重實效”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對微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多次調整,逐步形成了“3環7步”的基本教學模式。“3環”指課前、課內和課后3個教學環節,“7步”指課內教學的7個步驟(具體見3.2)。
3.1 課前嘗試,發現問題
教師依據課標要求和教學內容,通過提前備課研討,設計教案和學習任務單,提前上傳至網站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的目標和要求嘗試自學,初步掌握學習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單的學習并發現問題,做好問題記錄。
3.2 課內自主,解決問題
(1)課堂導入。教師介紹本課知識點的基本內容和重難點。(2)動作示范。教師示范動作,做正面示范和側面示范,學生通過觀看建立動作表象。(3)講解要領。教師講解動作的基本要領和注意事項,使學生了解動作基本情況。(4)分解練習。教師介紹分解練習的方法,由簡到繁,逐步提高難度。對于有一定難度的動作,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介紹1~2種輔助練習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練習。(5)完整練習。學生經過分解練習已經基本建立了動作概念,通過完整練習和腳靶練習進一步鞏固動作,提高動作質量。(6)錯誤與糾正。教師每節課從學生練習中選擇一個典型的錯誤進行講解,并給學生提出糾正錯誤的正確方法。(7)課堂小結。教師小結本節課情況,對學生提出注意事項,布置課后練習。
3.3 課后拓展,鞏固問題
課后教師適當布置一些拓展性或實踐性的作業,每節課后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后,通過平臺提交給老師,以鞏固和拓展學習內容。
當然,不同學科和同一學科不同教學內容應有差異性,我們倡導在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具有體育特色的“3環7步”微課教學模式,形成“一模多型”的格局,并對基本模式的適用性進行了專題研討和系統梳理。
4.1 學生使用微課效果分析
在使用微課教學后對單一的橫踢技術進行試驗對比。表2的數據表明,橫踢技術采用微課教學后,實驗組學生達到優秀和良好等級的百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實驗前2組的基礎沒差異,實驗后2組在橫踢項目上都有了一定提高,但實驗組同學動作比較協調。對照組動作的協調性相對要差一些。2組學生的基本技術成績在優秀和及格2項人數上有顯著性差異,基本技術考核成績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采用微課教學有助于學生專項技術學習成績的提高。
在學生學習微課程后,通過對實驗班的學生問卷調查了解在學習微課程前后對體育課的滿意度變化情況。發放問卷105份,回收有效問卷101份,回收率96.1%。應用數理統計法對有關的指標進行統計、整理、歸納,對指標進行分析。表3表明實驗后學生對微課認可度和學習積極性有顯著提高,91%的同學比較喜歡微課,82%的同學認為微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并且提高了自己的體育興趣,推動了自己的學習熱情。85%的同學認為教師制訂的體育教學目標比以往的體育教學目標更合理和細化,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表2 橫踢技術考核對比

表3 體育課滿意度調查統計表
4.2 學生使用微課的意義
4.2.1 微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微課程可以反復播放,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自主選擇各學科的微課程,回家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學。
4.2.2 微課程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微課程可以讓教師只講10min,其余時間由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來完成任務,教師只是一個教學管理者、協調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個別回答,也可以集中回答。
4.2.3 豐富了學生生活,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學生開辟了更鮮活靈動的學習天地,給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增添了快樂,使校園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由于跆拳道的技法對于普通高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不進行長時間的練習很難掌握要領,并且跆拳道運動包含特定的禮節規范以及跆拳道運動所要求的勇猛頑強、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也要經過長期的練習體驗才能真正受其影響。因此,跆拳道教學必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形成一體化,才能使學生領會跆拳道的技法要領和精神內涵,提高動作質量,并且養成鍛煉習慣。在課外,練習形式應豐富多彩,不拘一格,重在提高學生的興趣和養成習慣。
[1] 吳嬋.關于微課對優化高校教學效果的思考[J].科技導刊,2013(10):17-18.
[2] 胡佐明.關于微課問題的思考[J].教育藝術,2013(9):75.
[3] 桂耀龍.微課及微課的制作和意義[J].化學的教與學,2013(5):41-42.
G807.3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2-063-03
2015-12-26
貝佳樂。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