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遠(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海淀 100084)
2016年羽毛球歐錦賽男單決賽安賽龍VS約根森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吳志遠(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海淀 100084)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訪談法等對安賽龍與約根森在2016年羽毛球歐洲錦標賽技術運用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搓放球和挑球是前場使用頻次最多的技術;約根森和安賽龍中場使用最高頻次的技術是接殺擋網和平抽快擋;兩人后場使用頻次最高的技術是殺球、正手吊球和頭頂吊球技術,反手吊球使用頻次較低;可以看出,雙方主要的得分方式是殺球和網前撲球;本次歐錦賽比賽中,安賽龍主動失分低于約根森。本文想通過研究二人的得失分特點及主要打法,為中國國家隊備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希望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在2016年奧運會中再創佳績,為國爭光。
羽毛球 歐錦賽 男單決賽 技術運用
前言:2016年羽毛球歐洲錦標賽如期舉行,丹麥的兩位羽毛球選手安賽龍與約根森在決賽中展開激烈角逐,最終安賽龍以兩局21:11-21:16的比分戰勝約根森獲得冠軍,實現了自己在歐洲羽毛球界的霸主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在世界上的統治力。為了更好地評價本次羽毛球歐錦賽男單決賽兩人的技術,本文從不同角度全方位的對安賽龍和約根森的比賽進行統計,旨在分析兩人在攻防兩端各自的優勢和缺陷,為與兩人打法和技戰術使用情況相似的羽毛球運動員及業余選手提供技術參考。約根森目前在國際比賽中開始嶄露頭角,贏過中國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安賽龍也曾經在大賽中戰勝過中國選手諶龍,這兩位丹麥羽毛球運動員開始對中國奧運男單沖金目標構成威脅,為此本文旨在分析二人的優缺點,希望能為中國國家隊提供一些建議,希望中國國家羽毛球隊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能夠克敵制勝,再創輝煌。
1.1、研究對象
以兩位丹麥國家隊羽毛球運動員安賽龍和阿薩爾森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查閱近50篇羽毛球理論與技術發展資料以及競賽規則與賽制的發展演變過程并收集羽毛球技術特征和不同分制的文獻資料,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錄像觀察法。
通過錄像觀察,反復觀看并總結出安賽龍和約根森在2016年歐錦賽所使用的各項技戰術,包括前場技戰術、中場技戰術和后場技戰術,并進行對比分析,統計與本論文的研究所需要的相關數據。
(3)數理統計法。
將觀察法得到的數據錄入excel表格進行統計分析。
2.1、前場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如表2所示,兩位運動員在前場技術中使用頻次最高的技術是搓放球和挑球,約根森的搓放球略高于阿薩爾森,約根森的搓放球、挑球、推球的使用頻次較高,分別為32%、28%、26%,撲球所占比例相比阿薩爾森也較高,占10%,安賽龍挑球頻次最高,占72%,其次為搓放球,占19%,比賽中約根森通過搓放球迫使阿薩爾森不斷挑球,為自己制造進攻機會,并且阿塞爾森在網前的搓放球也僅占19,說明兩人很少通過網前斗網直接得分或為自己制造很好的進攻機會,都是通過打四方球后中場以及后場的積極下壓為自己制造得分機會。安賽龍和約根森網前勾球的使用率均不高,分別占5%和6%。

表1 前場技術運用對比
2.2、中場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表2 中場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如表3所示,安賽龍和約根森在中場使用最多的技術是平抽平擋,分別占28%和20%,說明兩位隊員在面臨被動情況時很少使用被動擋網,而是采取積極的品抽快擋與對手相持為自己獲得主動。從安賽龍和約根森在中場接殺球技術使用的情況來分析,兩人運用最多的是接殺擋網前小球,在比賽中的使用率分別為42%,55%,接殺勾對角的使用率都不高,分別為10%和9%。兩名隊員在中場接殺技術運用接殺反抽和接殺挑高球的使用率各有不同,安賽龍和約根森在中場接殺技術中使用接殺反抽的使用率分別占8%和9%,接殺挑高球的使用率分別占12%和6%。兩位隊員中場防守多為接殺擋網,進攻則為平抽平擋,接殺挑高球運用比較少,中國隊在與其比賽過程中在后場進行殺球對對方構成威脅之后再快速上網搶網,利用對手回球不到位,為自己制造中場甚至前場進攻機會。
2.3、后場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如表4所示,在后場安賽龍使用最多的技術是殺球和高遠球,分別占70%和21%,約根森后場技術使用最多的技術是殺球和高遠球和正手吊球,分別占36%、29%和18%,說明兩人的進攻火力都比較猛,安賽龍打法多是通過拉吊四方球制造進攻機會,后場多是重殺,得分手段多是殺球直接得分,加上安賽龍身高臂長,擊球點高的優勢,后場制造的進攻威脅很大。約根森多是通過中場的搶推搶壓為自己制造機會,后場則更多的是使用殺上網技術,殺球上網撲球得分率較高。安賽龍頭頂吊球和反手吊球的使用率是14%和3%,安賽龍頭頂吊球和反手吊球的使用率為4%和0,說明安賽龍更善于利用四方球調動對手,迫使對方使用頭頂吊球和反手吊球,約根森則很少通過拉吊控制對手。

表3 后場技術運用對比分析
2.4、雙方主動得分技術的統計分析
安賽龍主動得分的方式占前三的分別是殺球、撲球和抽擋,分別占72%、9%和9%,說明安賽龍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是殺球直接得分或通過殺球為自己制造二次進攻機會,打法十分兇狠,約根森主動得分方式占前三的分別是殺球、撲球和平抽平擋,分別占29%、29%、和18%,可以看出約根森打法更加傾向于殺球上網搶推搶撲球,上網撲球和中場的得分率較高,殺球直接得分率遠低于安賽龍。兩人在吊球、推球、搓放球、勾對角和挑球得分率上并無顯著差異,說明安賽龍和約根森兩名隊員均不擅長網前斗網為自己制造得分機會,相對亞洲的運動員而言則比較欠缺。中國國家隊的林丹、諶龍等選手在面對這兩位強敵時可利用自己的網前優勢,和其斗網,再加上自身出色的防守能力,有效限制對手進攻,為自己爭取主動權。

表4 雙方主動得分技術統計
2.5、雙方主動失分技術的統計分析
從表6可以看出,安賽龍兩局失分總分為15分,約根森兩局失分總分為30分。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安賽龍失分的最主要技術是推球下網、和接殺球,分別占34%和26%,約根森失分最主要的技術是殺球和接殺球,分別占30%和24%,可以分析出兩人都擅長殺球,整場比賽多拍較少,兩名運動員接殺球的失誤率均較高,安賽龍挑球的使用率較高,高達72%,看似是為約根森制造進攻機會,實則通過拉開后場兩點調動約根森,高質量的回球迫使約根森盲目殺球和殺球上網搶推球,故約根森殺球率較高,而約根森很少通過網前搓放、勾對角、平推等小球控制對手,讓對手在拉吊過程中抓住很多機會,接殺球失誤率也較高,安賽龍則要求過高擊球質量,故推球失誤率也較高。安賽龍也存在其他失誤,其中放網占14%,回后場出界占7%,殺球失誤占7%,過渡下網和判斷失誤均占6%,說明安賽龍放網質量要求過高,導致失誤率也較高,相比較而言,約根森推球下網占18%,放網占14%,回后場出界、過渡下網和判斷失誤均占3%,說明約根森回球質量較為一般,技術比較粗糙,網前小球不夠細膩。而且后場殺球變化太少,多為重殺,中國隊在與其對峙時可反復拉對方后場底角兩點,迷惑對手盲目進攻,實則為自己爭取主動權。

表5 雙方主動失分技術統計
3.1、結論
(1)前場技術的使用方面,雙方使用次數最多的搓放球和挑球,約根森的前場挑球高于約根森,約根森的搓放球、推球和撲球高于約根森,兩人勾球的使用率均不高;
(2)中場技術的使用方面,安賽龍和約根森主要運用平抽平擋和接殺擋網前小球技術;
(3)后場技術使用方面,殺球、高遠球、正手吊球、頭頂吊球的使用率較高,反手吊球的使用率較低;
(4)安賽龍主要得分方式是殺球,約根森主要得分方式則是殺球、撲球和中場抽擋,約根森的得分手段略多于安賽龍;
(5)本次羽毛球歐洲錦標賽中,安賽龍主動失誤遠低于約根森。
3.2、建議
(1)中國隊在面對兩位選手時多和其進行網前的斗網,有利于自己的打法;
(2)中國隊在面對這兩位強敵時,不可心急取勝,而應通過拉吊四方球和控制好網前,對陣安賽龍和約根森時讓其來回不停地跑動,一方面消耗其體能,另一方面,抓住對方回球不到位的時間,一拍突擊。
[1]劉丹,聶上偉,孔明敏.第30屆奧運會羽毛球男單決賽林丹和李宗偉技戰術統計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02.
[2]戴金彪.8月倫敦,中國男女單打的奪金阻力何在[J].五環明星羽毛球,2011(8).
[3]鐘建萍.羽毛球新舊賽制優秀男子單打運動員后場技戰術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0,01.
[4]戴勁,鐘建萍.羽毛球男子單打優秀選手前場技戰術特征的對比分析[J].運動,2009,02.
[5]程勇民.“快、狠、準、活”技術風格對中國羽毛球運動的促進與制約[J].體育學刊,2005,2.
G847
A
1006-8902-(2016)-06-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