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曉
?
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
吳紅曉
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人民醫院針灸推拿科(洛陽 471002)
摘要:目的觀察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方法選擇118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9例,對照組予推拿療法治療,觀察組予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4%,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顯著。
關鍵詞:頸椎病;神經根型;推拿;牽引
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臨床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中醫推拿及牽引治療頸椎病有獨特療效,并且安全可靠。筆者在臨床用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118例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觀察組59例,男27例,女32例,年齡28~69歲,平均(51.26±6.51)歲,病程6月~9年,平均(2.15±2.16)年,對照組59例,男26例,女33例,年齡27~65歲,平均(50.82±5.97)歲,病程8月~8.5年,平均(2.25±2.41)年,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納入及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患者發病前有不良坐姿或久坐史;頸部、肩部及背部有疼痛,或者患者上肢有放射痛,部分患者受壓神經根支配區域有脹麻等感覺障礙;頸部活動受限,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腱反射減退或消失;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及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X線片結果示,鉤椎關節有增生性變性,頸椎曲度變直,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CT或者 MRI示椎間孔狹窄、椎間盤變形及髓核突出[1]。排除標準[2]:其他類型的頸椎病;非頸椎病所致的頸肩疼痛;頸部腫瘤、結核、骨折等;合并心、腦、肝、腎等嚴重疾病者。
1.3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推拿療法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推拿聯合牽引治療。推拿方法:使患者取端坐位,依次對患者頸部、肩部進行推拿治療,先用拿法,再用滾法治療,之后用一指禪推法對風府、天柱、大椎及頸根穴進行施術,最后用掌心揉搓頸部及肩背,并連續的抖搓上肢,治療結束[3],部分患者還可以給予扳法治療。牽引方法:采用電動牽引法,牽引重量為3kg-患者體重的10%,使患者面向牽引錘,牽引角度15°~30°,以患者耐受為宜[4],1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后觀察治療效果。
1.4評定標準[5]痊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全部消失,頸、肩、背部肌力及肢體功能全部恢復正常,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顯著減輕,頸、肩、背部肌力及肢體功能全部基本恢復正常,輕微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有所減輕,頸、肩、背部肌力及肢體功能全部有所改善,可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肢體功能未好轉,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
1.5統計學分析數據用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4%,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比較 (例,%)
注:經χ2檢驗,χ2=5.19,1)P<0.05
神經根型頸椎病主要是由于單側或雙側的脊神經根受壓刺激或刺激所致,患者頸椎間盤髓核突出或脫出、小關節骨質增生、鉤椎關節骨刺的形成及相鄰的三個關節(鉤椎關節、椎體間關節及后方小關節)的松動與移位等均可對脊神經根造成壓迫和刺激,引發本病,從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目前臨床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創傷大、痛苦大,不到迫不得已患者很難接受手術治療,因此非手術治療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
神經根型頸椎病屬中醫“項痹”范疇,主要由于患者正氣虧虛,復感風、寒、濕之外邪,導致氣血不達,衛外不固;或頸部受外傷,致使離經之血留于經脈,脈絡不暢,氣血阻滯,經脈而發病[6]。推拿療法可對頸椎局部有明顯疏經通絡,活血化瘀,解痙止痛作用,還可以改善頸椎的力學平衡,緩解肌肉痙攣,促進血液循環[7]。牽引可以把椎間隙拉開,使椎間孔及椎間隙增大,有效地調節頸椎生理曲度,恢復頸椎形態學[8],使壓迫物與神經根之間的位置關系得到改變,減輕組織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還可促使組織的水腫及充血消退,達到改善血液循環、減輕麻木、止痛目的[9]。本次研究應用推拿聯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療效突出,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
參考文獻
[1]毛磊.推拿后人工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5):234-235.
[2]徐明.多體位推拿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長春大學學報,2014,24(2):187.
[3]潘峰,蔡婷婷,胡樂星.推拿結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5,7(4):49-51.
[4]黃利云,王金蘭,秋保衛,等.牽引、推拿配合針灸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5,6(3):33-34.
[5]滕紅君.針灸聯合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85-86.
[6]朱純生.牽引推拿旋搬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11):1042-1043.
[7]樸南奎.針刺加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天津中醫藥,2011,28(1):82-83.
[8]廉杰,趙明宇,吳丹.軟傷外洗方配合優值牽引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6例[J].陜西中醫,2015,36(1):56-58.
[9]汪麗娟,梁小龍.推拿聯合針刺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40例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9):60-61.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0.044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10-1440-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申善義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