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武
【關(guān)鍵詞】 化學教學;錯題本;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67—01
九年級化學內(nèi)容繁雜,既要熟記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語言,又有嚴密的實驗設(shè)計、物質(zhì)推斷和計算,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能力要求較高。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每屆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非常相似,每處錯誤學生會反復出錯,在平時的練習中,由于種種原因會產(chǎn)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錯誤,對于這些錯誤,如果能夠及時整理,教師及時幫助分析錯誤的原因,在錯誤上做文章,就可以變錯為寶,讓錯誤“美麗”起來,建立一本化學錯題本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巧建化學錯題本
1. 隨錯隨改,及時整理。 “今日事今日畢”,建議每天晚上在完成當天所有的學習任務后,將白天化學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題,或課堂上遇到的疑難困惑之題整理到錯題本上,如果不想多抄一遍題目的話,可以直接將其剪切下來,粘貼到錯題本上(特別對一些圖形類題目,繪制圖形很費時間,如氧氣的制備及性質(zhì)檢驗的實驗類題目,此法就很適合)。
2. 糾正錯誤,分析原因。有些學生的錯題本看似收集的錯題很多,但仔細翻閱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本錯誤的簡單集合,學生只是把自己做錯的題重新抄了一遍,把答案訂正了。這樣做只是浪費了時間和精力。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在整理題目、訂正答案后將該題考查的知識點、解題的突破點、解題的思路、錯誤的原因等用簡練的語言注釋在旁邊,為了醒目和突出可以用紅筆圈寫標注。如果在這些分析后還能寫出自己解這道題目的感受或從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就會更好。
3. 同類題目,歸類整理。將所有的錯題分清類別,分清錯因,如概念模糊類、方法技巧類、顧此失彼類、粗心大意類、圖形類、規(guī)律類等等,建議使用活頁紙分類整理,這樣既便于歸類,也便于今后復習時查找。
二、活用化學錯題本
1. 及時翻閱,查漏補缺。一本好的錯題本就是自己知識漏洞的題典,在化學復習時錯題本就是你最重要的復習資料,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我們可知,人類對新事物接受后,會呈現(xiàn)出先快后慢的遺忘規(guī)律,所以,最初的復習一定要多回頭,勤翻閱、勤查看,以后隔一段時間可以延長一點,這樣方能起到很好的復習效果。在翻閱的同時對已經(jīng)整理好的錯題還要進行必要的補充,對于每一個錯題,還必須要查找資料和課本,結(jié)合教師的講解和自己的經(jīng)驗,加以補充和完善,找出與之相同或相關(guān)的題型,并作出解答。如果沒有困難,說明這一知識點已經(jīng)掌握,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則對于這一問題還要再深入鉆研,直至弄懂。
2. 相互借鑒,有“錯”共享。學生基礎(chǔ)不同,整理出來的錯題也不盡相同,在復習翻閱錯題本時,一定要相互交流,對同一道題目,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解題思路或分析思維。在交換翻閱的同時,可及時地對某一問題進行探討,深入研究,形成共識。有兩個學生同時對下面的一道題目做了整理。要除去密閉容器內(nèi)空氣中的氧氣,并不使混入其他氣體,在其中燃燒的可燃物可以是()A.硫粉 B.木炭C.鐵絲D.紅磷。這個題目涉及到的實驗是“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在教學過程中已經(jīng)給學生做了演示實驗,用到的反應藥品就是紅磷,所以此題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選出正確答案,一個同學在分析時寫到:“由于木炭、硫粉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集氣瓶內(nèi)壓強不變,燒杯中的水不會倒流,所以不可用木炭、硫粉”。另一個學生是這樣寫的:“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不能消耗氧氣所以不可用,老師在做演示實驗時用的是紅磷,所以就選紅磷了”。顯然,這兩位同學對這道題的分析都不夠透徹,可能都存在疑惑,如果他們相互交流翻閱錯題本,那么肯定會對此題進行探究,最后形成共同認識:鐵絲在空氣中不燃燒,不能消耗氧氣所以不可用;而木炭、硫粉在空氣中都能燃燒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卻是氣體,集氣瓶內(nèi)壓強不變,燒杯中的水不會倒流,所以不可用木炭、硫粉。小結(jié):做測定氧氣的實驗時選用的固體一般應具備的條件:①能在空氣中燃燒;②不與空氣中其他氣體反應,只與氧氣反應;③與氧氣反應后生成物是固體。像這樣兩種思維碰撞出火花釋放的能量是巨大無比的,他們有“錯”共享,當然成績會共同提高。
(本文系甘肅省規(guī)劃辦課題《“錯題本”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5】GHB0456)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