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寧麗娟(.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貴州都勻 558000;.銅仁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銅仁 554300)
對肥胖女大學生實施足球課教學干預的實效性研究①
陳寧1寧麗娟2
(1.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體育系 貴州都勻 558000;2.銅仁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銅仁 554300)
該文基于黔南民族師范學院2013年學生體質測試結果,篩選出26名肥胖女生進行一個學年的足球課干預教學,干預前后對她們的形態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一年的足球課教學干預對減少肥胖女生體重具有一定顯著效果,部分學生由肥胖轉為超重,可為體育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肥胖 大學生 足球課教學 實效性研究
肥胖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孕育而生的,作為校園中的特殊群體之一,肥胖學生的健康正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特別是肥胖女生。而公體課教學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在貫徹了以學生發展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在傳授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能否對特殊健康的學生起到實質性的改善效果是體育工作者研究探討的問題。該研究旨在對民族高校肥胖女生實施一個學年的公體足球課干預教學,研究其形態改善方面的實際效果,為今后體育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1.1 研究對象
通過對該院2013級非體育專業女生學生體質測試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從中篩選出26名肥胖女生(年齡為20.7±1.2)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人為遺傳性肥胖,1人為重度肥胖,其余均為輕度肥胖。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的內容和需要,廣泛收集、查閱與大學生肥胖有關的文獻資料,為論文撰寫找到理論依據。
(2)身體測量法:在學生體質測試的基礎上對篩選出的33名肥胖學生運用身體脂肪測量器(型號:HBF-306)對學生的BMI、體脂率、肥胖類型進行測試,最終確定26名學生為干預對象。
(3)問卷調查法:過對肥胖女生發放問卷,內容包括:運動情況、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發放問卷26份,回收有效問卷26份,回收率100%。
(4)數理統計法:采用Excel2007、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前后的檢驗對兩個均數的差異進行統計處理,所得結果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2.1 幾點說明
肥胖的判定標準,身體質量指數法(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種簡單實用輔助測定身體成分的理想方法。即身體質量指數是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kg/m2),用公式表達為: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判定標準參照WHO1999年針對亞洲人的特點重新頒發的《對亞太地區肥胖及其治療的重新定義》中所規定的:BMI<18.5為體重過輕,18.5≤BMI<24為正常體重,24≤BMI <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
克托萊指數:是指通過體重與身高的比例來反映人體每厘米身高的體重,同時還反映出機體的圍度組織密度。同性別的克托萊指數在一定階段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女生一般到19歲基本穩定。
足球課教學:除讓學生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技戰術之外,主要還是以循環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鍛煉,比賽的結果給予物質和成績獎勵,以最終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

表1 飲食習慣調查
①作者簡介:陳寧(1984—),男,漢,山東肥城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質與健康。寧麗娟(1984—),女,漢,山東肥城人,碩士,銅仁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表2 生活習慣調查

表3 26名肥胖女生足球課干預前后形態指標對比
2.2 26名肥胖女生飲食習慣調查
由表1中很容易得出: 26名肥胖女生中73.1%的飲食結構中營養攝入是合理的,均是以谷物為主,水果蔬菜類為輔,肉類次之;76.9%的卻有食用膨化食品和65.4%的有吃宵夜的習慣;早餐是保證“早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前提,不吃早餐則易導致中午進食過量而引起脂肪堆積,然而只有46.2%的學生有這個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對于肥胖人群來說都是導致體重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之一。
2.3 20名肥胖女生活習慣調查
從表2可以看得出26名肥胖女生并沒有通過絕食或者服用減肥藥等方式來減少自身體重,而是正常地飲食,但是70%的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夠,參加體育鍛煉完全是出于期末體育考試不掛科的目的,缺乏健康意識,同時還有35%的睡眠時間嚴重超過9 h以上。
2.4 26名肥胖女生足球課干預前后形態指標的變化情況
表3給出了干預前后形態指標的對比情況,在26名肥胖女生身高前后沒有變化的前提下,經過一年的足球課教學,體重顯著下降了2.6 kg(P<0.05),BMI指數及克托萊指數均有了顯著下降(P<0.05)。同時在26名肥胖女生之中有7名女生由肥胖轉變為超重,占總數的35%。
綜上,從26名肥胖女生一年公體課教學前后數據對比表明:公體課教學對肥胖學生體重具有一定顯著成效(P<0.05)。但由于樣本數較小,這一結果是否真正意義上起到絕對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說明。
(1)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2)肥胖女生的健康意識薄弱,不熱愛運動及運動的時間、頻率和強度不夠是造成繼續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
(3)獎勵式的足球比賽課的確能改善女生的肥胖狀況,增進學生體質健康。
4.1 對學生的建議
(1)合理膳食,不宜攝入脂肪含量高、油炸或膨化食品,養成良好生活作息,同時睡眠時間不超過8 h為宜。
(2)習得科學的鍛煉方法,建議每周至少鍛煉3次,每天鍛煉時間不少于45 min,不出現運動疲勞為宜。
4.2 對學校的建議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以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對特殊健康學生開設特殊選修課堂,有針對性地指導鍛煉。
(2)加大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通過理論教學或其他形式活動來提高肥胖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和普及體育衛生知識。此外在每年的校運會或其他體育運動會中還應開設有利于肥胖學生參與的體育競賽項目,以提高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3)增大體育場館設施的投入以及開放的力度,學校的場地器材遠不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特別是雨天基本上都無法進行室外的體育鍛煉。其次很多體育場館或器材課余時間都不對學生開放,從而扼殺了肥胖學生課余時間進行主動鍛煉的激情。
[1]趙金鳳.“陽光體育運動”下肥胖女大學生體育教育的開展[J].赤峰學院學報,2010(6):51-52.
[2]丁慶龍.大學生肥胖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0(2):31-32.
[3]呂圣君,王玉坤.對我院女大學生肥胖原因的調查研究[J].考試周刊,2009(41):149.
[4]李月麗.肥胖女大學生的健美操健身處方設計及實效性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0(1):45-47.
[5]唐鳳成.低強度力量訓練隊肥胖女生身體成分的影響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65-66.
[6]扈婧.大學生肥胖與有氧運動減肥[J].衡水學院學報,2011(1):65-67.
[7]黃玉山.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G8
A
2095-2813(2016)07(b)-00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