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程偉(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00)
婁底市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布局與需求的研究
邱程偉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長沙 410000)
該課題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數據統計等研究方法,以中部二線城市——婁底市區為研究對象,在借鑒國外和國內沿海地區綠道體育發展經驗基礎上找到適合婁底市等中部城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發展模式,避免在初建綠道體育的過程中造成資源浪費和降低市民對綠道體育的參與興趣,推動綠道體育持續發展。
婁底市區 綠道公共體育設施 布局與需求
婁底作為湖南發展較好的二線城市,城市化進程在不斷加速,婁底市區的綠道公共體育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標志著綠道公共體育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就是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分布和設置是否能滿足需求,對婁底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布局與需求進行研究,一方面對解決婁底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參考依據,提升婁底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和發展有較大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對體育行政部門針對市民體育需求、推動婁底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提供實踐指導,為相關部門的管理和操作提供參考。
1.1 綠道體育及綠道公共體育設施概述
綠道體育是在綠色通道發展的前提下提出來的,以人為本,以綠道為依托,以綠道體育設施為基礎,連接各項綠道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站、點,或在綠道區域內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地建立體育健身配套設施,以達到休閑、娛樂、健身為目的的高雅時尚的戶外體育場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主要是由政府的財政支持建成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是用來開展社會公共體育活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進行身體鍛煉的需求以及非專業運動隊進行訓練的需要。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由體育場(各類)、體育館(各類)、游泳池、健身路徑等構成。
1.2 婁底市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發展現狀
從表1可以看出婁底市區主要綠道公共場所體育設施的布局詳情,其中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布局綜合性強的主要是體育中心、和人文科技學院,其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總數分別是48、41,體育中心的服務范圍覆蓋整個市區,因此,綠道公共體育設施較全面,人文科技學院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主要為在校師生服務(也包括附近的居民),所以該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以羽毛球場和籃球場為主。
1.3 婁底市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需求狀況分析
1.3.1 婁底市民體育運動項目選擇的多元化
實地考察婁底市區綠道公共體育設施情況,結合對市民體育需求的訪談和問卷結果,可以看到婁底市民的體育需求呈多元化趨勢,婁底市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與市民的體育需求形成了矛盾。從1999年1月婁底改為地區市開始,婁底市的經濟增長逐年攀升,市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閑暇時間日益增多,體育消費意識和健身意識在增強。另外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層次的市民對體育的需求也不相同。這些因素促成了體育需求的多元化。
1.3.2 婁底市民體育需求的多樣性

圖1 婁底市民的體育需求情況

表1 婁底市區主要綠道公共場所體育設施的布局
施發展速度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節奏,很多市民對此提出了要求和不滿。(見圖1)
通過調研了解到婁底市民對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需求呈現多元化,概括起來主要有幾點:合理布局體育設施、增加綠道公共體育設施、政府加大財政投入、調整收費標準增加開放時間、公園與體育設施相結合等。市民的“不滿意”度達到50%。體育鍛煉的實際需求者,是51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這部分人群由于意識形態、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會選擇免費的公園或社區空地鍛煉。還有因為設施分布不均勻導致真正有體育需求的市民得不到健身滿足。(如圖1)
2.1 結論
婁底市民的體育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而且受經濟以及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呈上升趨勢。目前主城區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不能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
部分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分布不合理:由于在這方面缺乏經驗以及沒有做長遠規劃,導致已經建成的部分綠道公共體育設施不再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需要做大規模的調整。如青山公園的兒童活動設施過多甚至出現了閑置的情況,而適合中老年的體育健身設施較少。婁底市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維護存在空缺。相關部門不能及時地對公共體育設施進行及時維護。
2.2 建議
在服務型社會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水平得到穩步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溫飽,注重鍛煉,以此來增進健康。在建設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該根據城區人口數量以及市民的健身需求情況來增加或調整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種類,滿足市民多樣化的體育健身需求,得到更好地鍛煉。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行政法規,為綠道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同時還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調整或重建已經建成的部分不合理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加強管理。對正在建設或計劃建設的綠道公共體育設施要做好科學的規劃,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要把過去遺留的問題、當下的實情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統籌起來。
[1]安然.淺談美國綠道[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6):107-109.
[2]侯琳.城鄉游憩型綠道體系構建——以金華市為例[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3.
[3]湯桃英.論綠道體育[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3,3(34):192-193.
[4]謝冬興,陳三政,尚欣.綠道體育的開發與管理——以珠三角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2):54-58.
[5]楚海月,練志寧,謝冬興.綠道體育公共服務的困境與對策分析——以廣州市花都區綠道為例[J].安徽體育科技,2013,34 (4):7-9.
[6]劉凡禎.婁底市體育公園景觀設計實踐[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1.
市民的體育鍛煉需求在不斷提高,但是城市綠道公共體育設
G80-32
A
2095-2813(2016)07(b)-01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