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冬
摘 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調查研究法和理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實施網球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界定了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內涵,論述了該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對該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設置、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學方法選取和教學評價等框架程序內容進行了梳理,旨在為實施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高校網球 課內外一體化 教學模式 教學目標
網球課程是高校體育課程開設范圍較廣的課程之一,在“終身體育觀”、“健康第一”等教學指導思想的指引下,網球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運動鍛煉習慣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學校體育普遍推行“陽光體育運動”,學生紛紛“走出寢室,走下網絡,走向操場”,課外體育成為學生進行鍛煉的重要陣地。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喜愛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這一現狀,有必要將體育課堂與課外體育有機結合,尤其是對于網球課程這種受制于“場地器材設施生均不足,課時偏少”等問題的課程,更有必要將課外體育作為體育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將課內與課外通過一定模式打通,構建合理有效的“課外內一體化”網球教學模式。
1.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特征解析
1.1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內涵
當前我國推行的體育教學改革,一直圍繞教育目標這個主線在實施,要培養學生什么樣的體育觀,怎樣培養,成為改革的關鍵。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模式改革是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目標的根本所在。以體育課堂教學為本的高校體育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大學生的身心現狀和環境特征迫切需要一種更靈活多樣的體育教學模式。基于此,近年來對于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眾多,達成共識的結果是增強了體育課堂效果,但對體育課堂的局限性進行了剖析,構筑課內外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是目前高校體育學科存在的共同目標。所謂體育課內外一體化,就是在堅持體育教學基本目標的基礎上,在保證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將課外體育活動納入體育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是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的一種體育教學模式。
1.2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
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之作,這種模式具備不同于課堂班級授課模式,具有明顯的自身特征:其一,這種模式要求課內外的教學目標要區分開,但必須圍繞促進學生運動技能、體質健康,身心和社會適應全面發展的大目標;其二,這種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主體,在整個環節中教師只是輔助的輔導作用,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其三,在該教學模式下,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班級授課制轉化為小組學習和個別學習結合的方式,教學方法由講授練習為主轉變成依托網絡平臺學習與任務點完成結合的方法;其四,教學評價模式也發生變革,由以總結性評價為主過渡到形成性評價為主,將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況作為考核評價的重點,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體育鍛煉習慣養成作為評價的核心部分。
2.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程序模式
2.1教學目標的設置
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是完成教學的根本,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目標設置既要重視課內,又要重視課外,從運動技能形成目標、體質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四個維度確立。
首先,課內教學目標:(一)運動技能形成目標:學習網球持拍方法、基本正反手擊球方法、發球方法(以下手發球為主)、網前截擊技術。(二)體質健康目標:通過網球技術學習達到鍛煉心肺機能、肌肉力量、全身柔韌性和靈敏性。(三)心理健康目標:提高感知覺能力,觀察和記憶能力,培養意志品質。(四)社會適應目標:能與教師互動合作,與同學團結合作,交流與溝通,形成良好的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其次,課外教學目標:(一)運動技能形成目標:鞏固課堂學習的基本技術,通過網絡學習和課外作業的完成,進一步熟練所學的技術。(二)體質健康目標:這一部分目標在課外學習中一定要占主體,通過課后的大量練習鍛煉各方面的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各機能能力。(三)心理健康目標:與課內一致。(四)社會適應目標:課外積極參與鍛煉,參加各種類別的網球社團和比賽活動,將自身很好地融入集體,敢于競爭,學會對抗,懂得合作。
另外,課外與課外目標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一脈相承、互相促進、互相補充的。
2.2教學內容的選擇
在現有的課時限制和場地條件下,既往課堂教學只選取一些最基本的網球技術進行教學,采取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后,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教學內容,將作為介紹性教學內容的上手發球和截擊技術納入教學體系,這些內容重點延伸到課外進行練習和鞏固。
2.3教學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
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教學組織和管理是關鍵。課內教學組織以技術示范和答疑為重點,嚴格按照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安排教學,課外教學組織以完成作業任務量為主線,通過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來實時監控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課內組織嚴謹,課外分散靈活。課內教學組織時,以全班集體學習和分組討論為主,課外則以分組學習和個體學習為主,為了保證課內外一體化能有序完成,教師在組織和管理時務必要對教學流程控制到位,充分發揮學生骨干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有問題要及時反饋,及時修正。
2.4教學基本方法的確定
課內教學還是以講解法、示范法為主,將分組練習等方法挪到課外去完成,課內加大分組討論和糾錯的比例,課內以教師主導為主線,以糾錯和答疑為主。另外,網絡平臺學習法要滲透進課程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外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學習,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技術。
2.5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應該是一種促進,而不是簡單劃分學生技能等級的工具,因此,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加大課外學習評價的比重,將課外學習(翻轉課堂在線學習情況,課后完成作業情況,課后鍛煉情況等)占比為60%,課內學習的總結性評價占比為40%。課外學習評價重點是對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參與度的評價,弱化競技能力的差異,這一評價模式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外鍛煉熱情,參與程度高了,對于網球的興趣慢慢就培養起來了。
3.高校網球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
課內外一體化的網球教學,在高校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在實施過程中會碰到一系列的問題,為了保證這一模式順利開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的核心地位,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實施教學。另外,對于課外這一部分教學一定要加強管理和監控,發揮課外體育的諸多優點,其根本是保證這個教學目標的實現。此外,針對各項問題要善于溝通和總結,把握教學模式創新的核心宗旨,一切工作核心要圍繞提高學生網球技能水平,促進學生鍛煉養成和身心全面發展開展。
參考文獻:
[1]許明榮,蔣玲,周璋斌,等.高校體育課實施俱樂部制課內外一體化模式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3):381-383.
[2]陳海嘯,陳壯荔,邱少茹,等.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課內外一體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12):108-111.
[3]張勤.高校體育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改革試探[J].體育文化導刊,2013,(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