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摘 要: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創造創新能力和思想覺悟水平。高中體育新課標的改革為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發展空間,對相關課程目標、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新理念,并要求高中體育教師切實把這些理念運用到具體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因此,在高中體育新課標下,教師該如何有效利用高中體育教學課堂和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體質,鍛煉學生的思想意志,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是廣大高中體育教師當前應重點思考的課題。本文結合自己的實際高中體育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在新課標下進行高中體育的有效教學活動。
關鍵詞: 新課標 高中體育教學 有效教學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提出了四個基本理念:把學生的健康放在首位,堅持促進高中生健康成長;激發高中生的體育上課興趣,給他們灌輸終身體育運動的思想意識;把高中生的綜合發展放在中心地位,一切以高中生為本;關注高中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學生都得到相應發展。因此,在具體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勇于創新,拋棄死板、陳舊的體育教學理念,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而實現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
一、堅持新課改體育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高中體育教育觀
面對新課改在我國的深入推進和實施,廣大體育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積極轉變,樹立“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觀;同時,在具體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安排要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側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而非教師滿堂灌式的“教”學;另外,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敢于拋陳舊的、死板教學理念,堅持新課改理念,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創新使用“非結構”、“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的情感教學和創新教學,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精神,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會如何應對和挑戰挫折。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引導者,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對自身的職責進行時刻牢記,遵循新課改理念,積極樹立科學的高中體育教育觀,創造生動有趣的體育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欲望,幫助學生制定符合他們自身特點的體育學習目標,選擇合適他們個性特點的體育學習內容,長此以往,使學生在高中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逐漸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二、堅持體育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改理念強調,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為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一切都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中心展開,努力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努力做好自己組織者、引導者、管理者的本職工作,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不斷調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教學實踐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在體育實踐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過去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是先講解動作要領,示范標準動作,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標準要領,一個一個的排隊訓練,這樣陳舊的死板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滿堂灌為主,忽視學生的主體性,極大地挫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適當給課堂留白,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發現秘訣,給學生留足自我發揮的空間。比如,支撐跳躍的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過于強調死板理論的傳授,過高的要求難免使得學生產生恐懼心理,進而影響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理論的灌輸中留給學生自己探索的時間,讓學生在一遍遍的實踐中感受支撐跳躍的規則,在不斷的失敗中摸索出成功的技巧,這樣學生在反復練習中逐漸掌握支撐跳躍的要領,遠比枯燥的支撐跳躍理論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新課改下的體育教學除了要鍛煉學生的身體,引導學生掌握相關體育基本知識、體育技能外,還要求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及面對挫折、迎戰挫折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敢于突破自己原有的教學模式,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適當引入一些競賽類、對抗賽類的體育運動活動,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不斷激發的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感知競賽的精神,鍛煉抗挫折的能力。
三、堅持優化教學內容,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
有效教學的實施,教學目標的制定是主導,但核心是教學內容。高中體育教師在制定相關的體育教學內容時,必須因材施教,切實根據本地區的實際需求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使其不僅能實現相應的教學目標還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所以,在對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具體設定時,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及這種差異所導致的不同需求,爭取實現課堂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比如,男女興趣差異的不同。在高中階段,男女生對高中體育運動興趣出現明顯的性別差異。體力消耗強,機敏度較高的體育運動深受男生的喜愛,相反女生則偏愛那些能夠展示優美旋律、動作協調的輕松運動,并且,心肺功能也明顯弱于男生,因為,在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差異,并且根據這點差異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在課前準備活動的組織過程中采用適合男女生興趣特點的運動進行訓練。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和在我國的深入實施,如何實現體育有效教學是每位高中體育教師都應重點關注和探究的課題,作為基層的高中體育教師,我們要積極樹立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跟上時代的發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因材施教,在具體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德洪.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13-01-05.
[2]鄭錦英.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學之友,2010-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