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強
摘 要: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如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讓物理課堂更有效、更高效,教師做到挖掘實驗資源,增強實驗效果;巧設情境,提高授課效率;設計有效的練習,鞏固學習成果;注重學習習慣培養,保證高效的長期性;將物理課堂打造成為高效率學習園地,讓學生在園地中快樂成長。
關鍵詞: 小實驗 興趣 操作技能 動手能力
高效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得到更多能力培養,使課堂更有成效,更好地實現三維目標。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目標之一,每位老師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高效課堂模式探究活動。如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讓物理課堂更有效、更高效,亦是我們致力探索的,下面談談我對構建物理高效課堂的看法。
一、挖掘實驗資源,增強實驗效果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而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教材幾乎在各節中均安排有演示實驗,除了按要求和學生一起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之外,還要充分挖掘課外資源,用一些學生觸手可及的日常用品做實驗。
利用日常用品做實驗能打破常規實驗的條條框框,啟發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與此同時,用日常用品做實驗會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生活中的小問題,增強自我效能感,激發學生求知欲,更好地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二、巧設情境,提高授課效率
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情境化教學具有較強的藝術性,也是我們一直探索的,探索結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根據教學經驗,物理情境創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生活化。中學物理知識大多數來源于生活,是對物理現象、物理規律的概括和總結,同時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把物理情境創設生活化,就是把物理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增強學生的認同感,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2.情境直觀化。蘇霍姆林斯基說:“直觀是認識的途徑,是照亮認識途徑的光輝。”物理學科知識具有概念化、抽象化的特點,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形成具體形象的知識,因此我們應靈活應用教材內容,注意加強物理概論、規律等理論和實驗的定量研究與方法引導教學,利用圖表、模型、實驗將其“直觀化”,便于學生學習、記憶。
3.情境矛盾化。有的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涉及面較廣,是非不夠明朗,學生容易混淆,無法直觀得出答案,此類問題情境往往是發散的,可通過設疑、揭露矛盾創設物理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認知結構與物理知識結構之間的矛盾心理。由此引出問題,通過精心設計,巧妙揭露學生已有矛盾,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設計有效的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指導、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基本途徑,因而設計有效的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設計練習時注意以下幾點:(1)練習應貼近生活。從實際生活出發,設計貼近生活的練習,使學生學以致用,加深對知識的理解。(2)練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興趣。(3)設計對比性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對比性練習能在比較、分析中揭示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4)分層次練習。由于學生能力有強弱,因此設計練習時應有坡度、有階梯性。可先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設計一些富有變化和發展的練習,這樣就能面向全體、各有所得,讓優生拓展探究,使全體同學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發展。(5)當堂檢測、當堂鞏固。打鐵需要趁熱,學習知識也是如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練習題設計和靈活使用上下工夫。精選課堂練習可以極大程度提升學生作業質量,并減少學生因作業多對物理學科的厭煩。課堂練習這一環節處理得好,可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課堂練習題的提前設計和課堂上的靈活使用,能當堂檢測,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作業,對確保物理課堂教學優質、高效十分必要,是實現物理課堂教學高效率的有力保證。
四、注重學習習慣培養,保證高效的長期性
大多數學困生沒有培養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學習毅力和反思習慣,導致效率低下。學習毅力來源于學習精神、心理素質、智力、意志和價值觀等,認識有多深,毅力有多強,學習就會有多持久,這是學習力的核心。盡管學習毅力與學習動力、學習能力有著很大關系,但是,它和人的個性特征、行為習慣有著更密切的聯系。所以,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意志、耐力、勇氣和樂觀進取的精神,有了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特別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可以知難而進、勇往直前。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是提高學生成績和能力的重要舉措。我們應該增強學生反思學習的心理意愿,引導學生將反思習慣深入學習生活中,指導學生寫物理學習日記和建立錯題集。
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識和才智,重視挖掘實驗資源,巧設情境,誘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有效的練習進行鞏固,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將物理課堂打造成為高效率的學習園地,讓學生在園地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袁桂芬.巧用日常生活用品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6,12.
[2]郝貴有.做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幾個環節[J].科技資訊,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