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源(湖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湖南常德415000)
基于隱性課程設計下的微格教學法在高校足球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邵源(湖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湖南常德415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化教育的不斷推進,高校越來越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基于此,研究高校體育課程—足球的教學方式越發凸顯其必要性和實際意義。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校重點強調學生理論知識運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足球等教學課程,經過實踐經驗證明,這種方式不利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學校必須清楚認識到身體素質對學生的重要性,應跟上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本文基于隱性課程設計下的微格教學法視角,通過心理測量方式和教學實驗方式,對高校足球課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促進學生茁壯成長。
高校體育課程 足球課教學 隱性課程設計 微格教學法
體育課程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有效強健學生體魄,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也對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高尚道德品質與個性心理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狀況令人堪憂,呈現出不斷下滑趨勢,基于此,高校必須加大對足球等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改進其教學方式,綜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微格教學法”是現代教育發展的產物,是指利用高科技的教學手段來鍛煉學生技能的科學方法,在1963年被艾倫博士(美國)等人首創;“隱形課程”是指處在學校大環境中,學生無意識的獲取價值觀念、生活經驗、理想等意識內容,屬于學校中間接課程,其具有隱蔽性、指導性和暗示性,將其與“微格教學法”相融合,并用于高校足球體育課教學過程,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1.1、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我校2014級和2015級選擇足球為體育課的學生。
1.2、研究方式
(1)教學實驗方法。
實驗共進行兩輪,都采取前后測量的設計方式,首先在2014級足球班隨機抽取2個班級,每班均為30人,分成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研究的第一輪試驗;其次在2015級足球班隨機抽取2個班級,每班均為30人,分成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研究的第二輪試驗,對實驗班任課教師提供“微格教學法”的實驗方式、程序、教案,讓教師基于隱性課程設計的視角,開展“微格教學法”的教學活動,對照班按照常規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活動。在實驗前,分別對兩個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過竿射門”“顛球”、“傳接球”等足球技能方面的測量,測量結果顯示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技能處于同一水平,存在可比性。
(2)心理測量方法。
在實驗前,分別對兩個對照班和實驗班進行“內部動機”、“有恒性”、“自信心”和“樂群性”等方面的測量,測量結果顯示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心理指標是同一水平,具有可比性。該測量均采取國內外公認效度、信度較高的評分量表,具體為:“內部動機”評分量表選取IMI量表中的興趣分量表,該表分為6個部分,可以全面評估學生內部動機;“有恒性”選取16PF評分量表中有恒性分量表;“自信心”選取SSCI量表和TSCI量表;“樂群性”選取16PF評分量表中樂群性分量表。
1.3、統計學方式
整理兩組學生實驗數據,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利用t值衡量計量資料。如果P值大于0.05,表明兩組結果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如果P值小于0.05,表示兩組結果有顯著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足球課程教學理念
在素質化教育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必須重視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協調體育教學與專業知識之間的關系,確保學生能有強健的體魄面對工作,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根據教育局相關規定,高校應設置超過144課時的體育必修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在較短的時間中,如果想要取得更高的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加大對“微格教學法”的重視程度,向學生提供更大的教學信息反饋空間,簡化、分解體育技能的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成長。學生通過“微格教學法”,不僅可以獲取規范的技術動作、微型學習課程、聲像化課堂記錄,也能夠用相關設備記錄自己技術動作,并與教師教授的動作相比較,較快的找出自身問題并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2.2、微格教學法基本程序
微格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需要尊重學生課堂主體性地位,主要遵循以下四個教學步驟:
根據足球教材,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材涵蓋著足球基本理論知識,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教師應合理整合教材內容,將復雜的足球技術動作變得簡單化,確定合理的教學程序和步驟,遵循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深入研究相關足球技能、學習方式和原則,在適當的環節加入隱性課程,鍛煉學生心理素質。
教師為學生示范基本足球技能,既可以通過現場示范,也可以借助形象的足球教學視頻,讓學生對足球踢球技法形成初步印象,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親身示范、現場糾正動作等方式,以恰當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思考足球有關問題,再讓學生依靠自身能力,解決學習過程的困難,激發學生足球興趣。
將學生分成平均的小組,進入微型教學,經過教師示范后,需要加入適當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探討足球有關的技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采取錄制視頻等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實時比較自身動作與規范性動作的差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足球技能。這一環節是“微格教學法”的核心步驟,教師可以用朋友的身份參與到整個過程,通過引導、暗示、鼓勵等隱性課程教學方式,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有效性。
落實“微格教學法”評價,組織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和教師評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以鼓勵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總結學生足球動作的優點和缺點,并不斷督促學生改正。這同樣是隱性課程中重要教學內容。
2.3、整理分析實驗結果
(1)實驗后兩班技術測試成績對比。
整理2014級足球班第一輪實驗和2015級足球班第二輪實驗中對照班和實驗班測試成績,兩組學生的成績具有顯著差異,且實驗班整體成績優于對照班,具體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2)實驗后兩班心理指標對比。
整理2014級足球班第一輪實驗和2015級足球班第二輪實驗中對照班和實驗班心理指標,經過實驗后,兩個實驗班整體心理指標都優于對照班,說明在足球教學中應用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的微格教學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具體情況如表3、表4所示:
3.1、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微格教學法的特征
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應用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的微格教學法,主要具有以下兩個特征:一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建立師生交流平臺,上課時學生通過微格平臺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共同探討足球技能,課后,交流平臺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學生可以利用平臺評價教學方式,讓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式;二是融合隱性課程與微格教學兩種方式的優勢,隱性課程能有效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而微格教學側重發展學生個性特征,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兩者關系密切,相輔相成。
3.2、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微格教學法的優勢
基于隱性課程視角下“微格教學法”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足球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取操作技能,加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體現體育教學育人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足球技能掌握情況,針對性開展微格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將基于隱性課程設計視角下的微格教學法應用于高校足球體育課教學過程,經實驗結果證明,有實際可行性與科學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足球等專業技能,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有利于鍛煉學生心理品質,對保障足球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海娜,彭雁萍,諶婷.TPACK框架下的英語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行動研究——以微格教學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
[2]陳立言,賀升杰.“集約”+“專題”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為例[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
[3]聶曉穎,黃秦安,魏金寶.數學專業師范生整合技術的學科教學知識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教師教育,2015,8.
[4]謝良才,耿響.國際學徒制教育研究最新進展——第六屆國際學徒制創新網絡會議綜述[J].職教論壇,2015.
[5]何建.基于混合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以高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教學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14.
[6]齊桂芹.輸出驅動假設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公共演說課的實踐與啟示[J].當代外語研究,2015.
[7]陳新宇.新課標理念在音樂教學法課程中的滲透——評新課程音樂教學法——音樂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15.
表2 2015 級足球班測試成績對比
表3 2014 年級心理指標對比
表4 2015 年級心理指標對比
G843
A
1006-8902(2016)-07-L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