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璠 高新飛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 ST段不同改變與冠狀動脈(冠脈)造影結果的相關性。方法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進行心電圖檢查和冠狀動脈造影術, 觀察心電圖 ST 段的不同變化,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變化與累及冠狀動脈數目和狹窄程度的關系。結果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有 118例心電圖 ST 段抬高, 47例心電圖ST 段壓低, 15例 ST 段無偏移。單支、雙支、多支血管閉塞病變率: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狀動脈血管輕、中、重度狹窄: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ST段不同改變與累及冠狀動脈數目和狹窄程度有相關性, 根據冠脈造影病變特點不同分析, 心電圖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及指導治療方面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ST 段;冠狀動脈造影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14
心電圖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中起著重要作用,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發展, 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也不斷進步, 為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 ST 段不同改變與冠脈造影結果的相關性, 本文隨機抽選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 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抽選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 與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公布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標準吻合[1]。其中男98例, 女82例, 年齡24~87 歲, 平均年齡(57.15±7.76) 歲。
1. 2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即行12導常規心電圖、右胸導聯心電圖和后壁導聯心電圖檢查, 另外多體位投照處理, 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1. 3 評定標準 狹窄的幅度超過50%則可判斷為心肌梗死。冠脈狹窄程度判定: 無明顯狹窄:<50%;輕度狹窄: 50%~75%; 中度狹窄:76%~90%;重度狹窄:91%~99%;閉塞。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心電圖ST段改變 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有 118例心電圖 ST 段抬高, 47例心電圖ST 段壓低, 15例 ST 段無偏移。
2. 2 ST段變化與冠脈數目的關系 單支、雙支、多支血管閉塞病變率:118 例 ST 段抬高患者分別為81.36%(96/118)、10.17%(12/118)、8.47%(10/118), 47例 ST 段壓低患者分別為17.02%(8/47)、36.17%(17/47)、46.81%(22/47), 15例ST段無偏移患者分別為86.67%(13/15)、13.33%(2/15)、0。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ST段變化與冠脈狹窄程度的關系 冠狀動脈血管輕、中、重度狹窄: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 ST 段的不同變化與冠脈造影病變的特點有一定聯系, 根據心電圖 ST 段抬高與否對急性心肌梗死進行分類[2, 3]。根據心電圖ST 段抬高與否可分為 ST 段抬高型和非 ST 段抬高型, 此次在180例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有 118例心電圖 ST 段抬高, 47例心電圖ST 段壓低, 15例 ST 段無偏移。
ST 段異常由于內皮損傷或者是不穩定性斑塊破裂在動脈形成血栓造成心肌組織供血不足造成的, 其抬高或壓低取決于心肌的缺血及壞死程度[4, 5]。在黃少娜[6]的臨床觀察分析指出:ST段抬高型以單支血管病變常見, 冠狀動脈堵塞情況較嚴重, 大多數為完全閉塞, 非 ST 段抬高型以多支血管病變常見, 較之ST段抬高型, 血管閉塞情況較好, 側支循環開放率更高。本次觀察結果與其研究結果相近, 單支、雙支、多支血管閉塞病變率: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 本文也對冠狀動脈血管輕、中、重度狹窄分別對比, ST段壓低與ST 段抬高及ST 段無偏移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ST 段不同改變與累及冠狀動脈數目和狹窄程度有相關性, 根據冠脈造影病變特點不同分析, 心電圖早期識別和準確的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意義, 根據結果指導進一步治療。
參考文獻
[1] 胡益飛, 章武戰.急性心肌梗死標志物應用分析及新進展.現代醫藥衛生, 2011, 27(12):1832-1834.
[2] 黃煒, 燕憲亮, 吳建東, 等.心電圖對應導聯出現ST段壓低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意義分析.現代預防醫學, 2011(22): 4766-4767.
[3] 于文江, 尚杰, 孫海濤, 等.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對應導聯 ST 段改變不同類型的臨床預后.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2, 11(8):622-625.
[4] 楊芳, 彭春花, 盧靜, 等.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電圖表現與冠狀動脈造影的對比分析.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3, 14(2):13-15.
[5] 馬悅, 劉建英.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改變與冠脈造影結果相關性分析.中國社區醫師, 2015, 30(36):157-158.
[6] 黃少娜.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 ST 段不同改變與冠脈造影病變特點的相關性.當代醫學, 2014, 20(19):29-30.
[收稿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