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本文主要介紹培養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意義,以及當前的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主要目的是將創新思維融入寫作的基礎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語文寫作 培養 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83-02
一、寫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
寫作作為社會發展的需求,是現代人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和想象能力,并且寫作是檢驗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準的一個重要途徑,能夠反映人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將來的工作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學生的寫作現狀
第一,學生對寫作有一種畏懼感,感覺寫作很困難,很多時候都是依靠東拼西湊和對其他例文的模仿完成寫作任務;第二,寫作中層次清晰度差,思維混亂,因而寫出的東西沒有層次感,主題句也不明顯,即使有主題句,下面的細節也不能很好的支持主題句的觀點。另外文章缺乏整體一致性,內容安排上全憑喜好,沒有區分主要和次要內容。第三,由于表述的不夠清晰,學生明確作文的主旨,卻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因而整篇文章感覺淡如清水,原本生動形象的內容在清淡的描述之下也變得很淡薄沒有生氣。
三、培養學生創新寫作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挖掘教材,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作文教學中的可操作性較弱,所以學生在長期的訓練中出現進步教小的情況。由于初中學生自我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模仿。那么初中課本中有較多精彩的文章很值得學生賞析和學習。
比如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讓學生了解課文中關于記敘順序的寫作手法,記敘文的寫作需要做到詳略得當,對人物開展全面的細節描寫,這樣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仿寫有關人物描寫和事物記敘的文章。模仿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了解不同的寫作風格,拓展自己的創新思維,打破以往寫作中正敘故事的習慣,試著運用倒敘敘述故事,或者中間插入一件事情引出整篇文章,重新組合運用,創造性的思維之光也會出現,平時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經常的激勵學生并且給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因為典型的文章在分析講解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誘發學生的寫作情緒。對范文中人物形象的了解,讓學生聯想到實際生活中的人物,從范文的事件中了解生活中的情趣,并且在精妙的構思中,設計合理的文章布局形式,啟發學生把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傾之筆端,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在范文的學習中指導學生的創新寫作思路
寫作是知識的輸出,那么知識的輸出必然需要知識的輸入,因而對范文的評析和借鑒,就是學生知識輸入的過程,通過對其他寫作形式和文章布局的了解,引導學生靈活的布局文章結構。對于優秀的范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背誦,因為背誦中的反復誦讀是加深理解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在日積月累中積少成多,培養自己的語言情感,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得心應手。
范文的提供不要拘泥于一種文體,教師要盡量提供多種文體的范文,在格式、內容以及語法修辭要點上給學生更多可借鑒的樣板,更要考慮到語言方式的變化,讓學生把自己的習作和范文對比,找到彼此之間的差距,明確了解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樹立正確的努力方向,語文寫作技巧的掌握,讓文章更加流暢和結構更加規范,符合語文的表達方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另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要引導學生敢于提問的質疑精神,范文也有很多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要培養學生觀察和理解能力,敢于對范文提出疑問,在思維挖掘中,進一步的創新自己的寫作思路。學生出現新奇、不落窠臼的想法,即使教師感覺很幼稚,也要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學生這種探索精神,以激發學生創新思路的拓展。
(三)多樣教學方法引發學生創新思維
作文訓練中有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兩類,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中口頭作文也占有較大比例,當學生能夠用口頭作文通暢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的時候,那么學生在下筆后也能做到有所說,有所談。比如在《口技》一文的簡述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的創新方式表演課文內容,學生脫離筆的書寫,在快速反應中容易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口技中更多敘述關于口技的技能的掌握需要勤奮,但有的學生從另外角度考慮問題,思考口技者在勤奮的同時更是用心思考,快速找到訓練方法,才能掌握技能,這種與眾不同的思維是學生認真思考的結果,所以口頭作文訓練需要多層次的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結束語
寫作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綜合性課程,對于寫作水平的提升要日積月累,不能在一朝一夕間完成,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體會生活并且感悟生活,珍惜師生之間的心靈溝通與接觸,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入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屈雅潔.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才智,2014(09):3-5
作者簡介:
梁雪萍(1968-),女,黑龍江肇州縣人,本科,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