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摘要】實踐證明,對線性代數課程進行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改革有助于使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本文立足于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具體的進行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改革措施,探討實踐研究式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線性代數課程 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48-02
1.線性代數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
由于線性代數課程本身的特點,其教材內容多為復雜抽象的理論和冗雜的計算程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往往以理論為主,重理論輕實踐,為了完成學期的教學任務,鋪天蓋地地進行公式化操作,使得長期以來線性代數的重要作用得不到體現。表現在一方面學生多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對抽象的理論課程往往感到吃力,晦澀難懂,多數學生在課后做習題時只能夠對著例題進行模仿和胡編亂造。復雜的推理過程在課堂上一知半解,在課下就更難弄懂了,為此對學習感到迷茫和缺乏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沒有真正明白學習線性代數的實際意義,不知道其在其他課程后續學習中的指導意義,就往往只會對公式生搬硬套,為了考試而學習。另外,教材中的理論缺乏在實際中的應用內容,步步緊扣,越往后越難,學生到后面的學習中就完全變成了聽天書,導致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這樣,線性代數課程就產生了教師覺得難教,學生覺得難學的現狀。
2.進行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改革措施
針對線性代數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要對其課程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便培養出多規格、多層次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教學目標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就是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的學習水平有所提高和發展,以學會理論學習為發展目標。但是,這種教學目標往往是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對教學任務進行量化,使每節課都被理論的學習占得滿滿的,學生只有被動接受。而且,教師往往為了大大教學任務的完成,就忽視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能力。為適應新形式的發展,對線性代數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改革,就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要以實踐為主進行適當的理論學習。具體應該以“強化能力、理論創新”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理論,更要讓他們在實際中加以運用,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才與教育發展的目標相一致。
2.2教學內容
線性代數的教學內容要根據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彰顯一定的時代特色,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線性代數課程本身的理論性較強,學生難點感到單調乏味,全公式化的推導學習,也使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現狀,精心布置課堂內容,在內容的組織上多花點心思,分清重難點,切記要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應用進行引導和學習。要根據線性代數的三大部分理論及其相關知識點,系統進行量化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舉一反三練習和測試,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在教學內容上要培養學生的系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其邏輯思維能力,并為其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2.3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首先要因材施教,對學生的不同發展能力進行分層教學。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不同,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決定了其對線性代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只有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讓學生樹立信心,從心理上克服學習障礙,使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另外,在授課方式上也要采用板書、多媒體教學等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較長的方程式等教師可以進行多媒體展示,而一般的證明題等教師可以邊板書邊講解,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再者,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等現代教學技術,實現輔助教學,讓教師和學生在更為廣闊的空間里獲取知識,進行學習。當然,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采用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探索教學改革的最新途徑,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順利發揮,進而推動教學的創新。
3.進行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意義
對高校線性代數課程進行實踐研究式課堂教學的改革是社會發展的不斷要求,也是現階段線性代數課程教學的要求。對線性代數課程進行改革,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線性代數產生學習興趣,對其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幫助。高校進行線性代數課程改革,也有助于實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學生發展成為具有社會競爭力的潛力之才。為此,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學習線性代數的重要意義,并在不斷地進行教學的改革和完善中對學生進行綜合學習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名技術型人才,在社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有才.線性代數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的實踐[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3,03: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