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萍 聶正英 鐘雁
【摘要】本文根據交通運輸專業的特點及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結合管理信息系統教學過程中現存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如何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實踐和考核要求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獨立學院 交通運輸專業 管理信息系統 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本項目研究受北京交通大學海濱學院教科研項目(201446)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34-01
引言
獨立學院的辦學機制及收費情況,決定了進入獨立學院學習的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較公辦學生要差。獨立學院的學生頭腦大部分都很聰明,思維都很活躍。但學習目標不明確、自身紀律約束觀念淡薄、持之以恒的能力欠缺、學習實用主義傾向明顯、學習挫敗感強烈。[1]
交通運輸專業側重培養學生現代運輸管理思想,結合交通運輸專業特點及學生培養要求,發現管理信息系統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1)對課程存在錯誤認識,學習興趣不高;(2)社會實踐缺乏,學生自主創造性差。通過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改革措施來增強教學效果。
1.改革教學體系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了管理學、運籌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邊緣性交叉學科,是現代管理理念、方法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體,該課程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對相關知識的有序性要求比較高,因此,學生只有先具備了一定的背景知識,才有可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它的思想和方法。因此,交通運輸專業開設管理信息系統應該在學生學完計算機相關課程及管理學課程之后。
2.轉變教學理念
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偏向管理方面,教學的側重點要探討運輸過程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統提升運輸企業的運作效率,在授課時注重讓學生產生知識遷移,將以往的知識結構引入本課程,學會融會貫通,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還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要考慮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剔除與專業相關不大的知識點,補充專業特色相關內容,還應注意補充最新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等)的內容,將交通運輸領域的前沿知識和最新研究成果有意識地融合到課程教學中,開拓學生的視野。[2]
3.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理論和實踐性都很強,必須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課程的可聽性和可學性,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率、課程的趣味性和學生的積極性。根據交通運輸專業的特點,筆者認為可以采用課堂教學與專業特色案例教學相結合、板書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分組課堂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并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使用,選擇一本合理的教材,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教學方法由注入式向啟發式、討論和研究式的跨越,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潛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4.注重實踐環節
本課程實踐性強,深刻理解信息系統的各種概念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積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踐培養,使學生能在具體應用環境下綜合運用基本原理和規則,使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一個系統,使學生養成系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未來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應加強課程設計環節;鼓勵學生實地參觀調研;實行開放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講座的形式邀請企業信息系統負責人為學生講授現實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案例;還可以鼓勵一部分優秀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校內外科研活動;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5.改革考試方式,達到檢驗真實水平的效果
考試不是目的,只是檢測學習效果的一個常用工具,因此要改變傳統考試只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做法,更應該注重考查學生的實際應用情況,考核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比如具體一個案例的業務流程和數據流程分析,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注重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的培養。
與此同時,應加強實踐環節的考核,把各小組研究的系統開發的各過程討論形成的文檔以及最后的開發成果作為實踐考核成績的一部分,能更好地督促學生的平時學習,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結
交通運輸專業旨在為交通運輸領域輸送掌握運輸系統知識的優秀人才,其課程的學習應當時刻遵循交通運輸專業培養目標。文章結合交通運輸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目標,對管理信息系統教學實踐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教學改革方法。筆者在這幾年教學過程中一直在嘗試采用以上方法進行教學,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有一定適用性。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還需要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總結,努力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培養交通運輸行業人才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志萍,聶正英.關于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3(8).
[2]張蘭怡.交通運輸專業TMIS課程教學組織與設計[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