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頌 葉妮 徐鵬 李晗晶 黃曜
摘 要:本文通過探究高校創新創業班級出現的問題及發展前景與日后規劃,為各高校開展創新班級提供參考意見與解決方案,進而推動創新創業班級能夠更好的發展與普及。
關鍵詞:高校;創新;創業;班級
當前,中國的創業氛圍和創業文化逐漸成形,民眾的創新意識、創業熱情和創業行為高漲,尤其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有明顯體現。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隨后全國各地多所高校順應潮流,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使得近年來高校創新創業班的開辦成為熱點辦學現象。然而,由于仍處于發展初期,創新創業班級依舊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本文根據社會當前現狀,基于對高校創新創業班級的思考,提出了相應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以此推動高校創新創業班級能夠更好地發展。
1創新創業教育的歷史與總體情況
創新創業教育正式進入研究視野始于 1989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向 21 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正式提出“第三本教育護照”, 即“創業教育”的概念。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歐美等先進國家的高校就將創業教育設置為正式課程。進入21世紀后,各國對于創新創業理念進行了更好地貫徹,眾多發達國家進一步發展創新創業班級,擴展創新創業體系。
為了更好地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中等發達水平國家,近年來,我國對于創新創業班級同樣加大了支持力度,力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鼓勵高校開設創新創業班級。創新創業班級的開展呈現出蒸蒸日上的良好發展勢頭。
2國外高校與國內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差距分析
2.1國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
國外的創新創業班級發展較早,比起我國有更加豐富的經驗,本文以美國、日本、印度為例。
美國作為創新創業教育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至今已經經歷了 60多年的歷程,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均在世界各國的前列。其高校的演進過程也經歷了從教學型、研究型到創業型大學的線性發展過程。目前, 美國的創業學教育已形成相當完備的體系,涵蓋了初中至研究生階段的正式教育, 有 369 所大學至少開出一門創業學課程。
日本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則是在在泡沫經濟崩潰后,被迫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日本的創業教育大體分為針對本科生的創業教育,與行業協會和當地政府合作的創業培訓以及針對高中生的創業教育三個方面。政府出臺了例如簡化新公司申請程序,設立創業支援人才助成基金等一系列鼓勵措施。而日本高校更是不斷更新教育,加強與校友聯系,導入雙師型師資。如今,日本在創新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個從小學到大學的連貫體,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各個學校資源互通,以此來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長期發展。
早在1966年,印度就提出“自我就業教育”觀念。1986年,政府在《國家教育政策》中就要求大學應當培養學生“自我就業所需的態度、知識和技能”,印度的大學與外界建立了廣泛深入的聯系,開始向“功能性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創業型大學轉變。如今高校的學生創業意識漸醒,創業文化初顯。印度的大學基本上都建立了創業中心,能將師生的科研成果及時地與企業對接并完成轉化。
2.2中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
在我國,高等學校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并未形成一個符合當前國情的完整、制度化的教育體系和模式。雖然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研究較多,但是大多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所以未能形成具有良好推廣性的教育模式,當前還處在多品種零散式的模式當中。隨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實踐檢驗的不斷增多,當前在我國高等院校逐漸形成了三類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第一種以中國人民大學為代表,將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以課堂教學做為主導開展教育活動,同時將第一、第二課堂相整合。在第一課堂設置創業管理、創業精神、風險投資等創業教育類課程,結合討論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在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講座,舉辦各種競賽和活動,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種以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為代表,這是一種綜合教育模式。它一方面在專業知識的教授過程中融入創新教育和綜合素質培育,另一方面學校為學生創業提供所需的技術咨詢和資金。
第三種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代表,此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和技能為目標,是一種創業技能培訓教育。學校成立了創業管理培訓學院專門從事創業教育研究;同時還設立三百萬元的創業基金,對評估后的學生創業計劃提供天使種子資金。
由此可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及班級開設仍有較大的潛力值得發掘。為此,筆者提出了中國創新創業班級可能存在的不足。
3我國創新創業班級存在的問題
3.1教育理念不成熟
設立創業班的教育模式在我國起步晚,僅僅十幾年的歷史,還處于探索、摸索和起步階段,現階段并沒有被社會和高校完全認同和接受。中國長期以來“學而優則仕”的觀念深入人心,穩定仍是大多數大學生和家長追求的目標,整個社會的創新創業意識淡薄,氛圍不濃厚;加之現階段高校設立創業班的價值取向更多傾向于解決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困難,并沒有把它當做是一種長期培養優秀創新型人才的行為,導致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和價值的缺失。
3.2政策支持力度不夠
雖然有大量的扶持政策出臺,但在設立創業班等高昂的教育成本,政府很難給予高校大量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資金支持。許多利于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還缺少具體實施方案,比如政府政策要求銀行要加大對大學生創業者的投資力度和利率優惠,但是并沒有詳細規定銀行應如何放貸,放貸利率多大等細節問題都需要慢慢調整與解決。
3.3教育模式與人才培養之間存在脫節,教育模式邊緣化,課程體系不完善
我國當前的創業班課程大多是課外活動、講座形式的業余教育活動,主要停留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并沒有融入傳統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而人的創造性、創新和創業能力并不能像具體的技能和技巧那樣傳授,它必須通過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所內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才能潛移默化生成,因此創業教育深深地依賴于專業教育。加之目前,在我國高校,創業班并不是主流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它或是包含于技術經濟學科,或者是企業管理學科,并沒有明確的專業定位,使得課程體系不夠完善也缺乏嚴謹。
4對于創新創業班級及教育的改進建議
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可以提出以下建議,第一:以職業為導向,培養創新性人才。進行小班管理,學年制管等培養方案,設置雙導師制度,幫助在校生在掌握自身專業的同時更好發展創新創業思想。第二:進行精英化教育,擇優錄取。配置優秀教師,更新授課方法。在教學模式上,除了傳統的理論講解和灌輸外,將增加探究式、案例式、辯論式、情境式等現代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造能力。第三:注重國際化視野。與國際接軌,突出雙語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大量采用國外較為成功的案例教學與情景教學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啟發性與實用性。突出境外交流,積極開展創業夏令營活動,開拓國際視野并搭建國外進修平臺。
5結語
在當代的大背景下,創新創業班級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仍需不斷摸索。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所需的不僅是畢業后的創業,更需要的是在高校就培養的創新創業意識。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勢必會成為中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許德濤.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2:14-31.
[2]牛長松.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3]李志永.日本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4]席升陽.我國大學創業教育的觀念、理念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8.
[5]李洪雄.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11
[6]段雪輝.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與成功經驗[J].中國成人教育.2010.
[7]彭振康.國內外大學生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 (2).
[8]任路瑤,楊增雄.創業教育:第三本教育護照一國外創業教育研究綜述[J].教育學術月刊,2011.
[9]胡松年.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與特點[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26 (4).
[10]丁蕙,陳風華,肖云;.美國百森商學院創業教育的特點[J].教育評論.2004 (1).
[11]曹明.基于GEM模型的中國日創業環境比較研究[L].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07 (2)
[12]李小娟.《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的追因與反思》[J].教育與職業,2008,52
[13]李霆鳴.新加坡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及其啟示[J].高校講壇.2008 (3).
[14]蘇曉純.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精神培養體質及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