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康
摘 要:“生活化”是英語知識教學最大的難點。因為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在我們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對它的學習缺乏“背景素材”、“語言環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才能突破學生發展局限呢?怎樣才能突破文化背景局限呢?就要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生活”教學。“生活”同樣是英語知識產生的基地。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生活化的教學呢?這就是本文筆者想要闡述的內容。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英語教學;方法
生活是知識產生的來源,英語知識同樣是產生于生活的。只不過,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英語知識的“背景”資源很匱乏,“應用背景”就更加匱乏。正是這些原因的存在,使得我國的英語往往呈現“漢語化”,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國式英語”。那么,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學習到有實效的英語知識呢?筆者認為就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生活化”教學。
一、要點分析
生活化教學目前備受人們關注,人們不想見到投入了極大人力物力之后培養出來的人才是“不接地氣”的人才。再有,英語也是一種語言。語言是人們之間進行感情交流和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語言是來自于生活的,其最終目的也是用于生活的。只有保證語言的生活化,保證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鮮活度,語言才是活的,才是有無限魅力和使用價值的。目前初中英語教學普遍效果較差,學生對英語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認為學習英語的用處不大,或者學生經過長期努力的學習之后,通過一些偶然的情況,發現自己之前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較小,這些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到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造成了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滯后的現象。為此,我們應該針對這些情況,從英語這門語言的背景文化出發,加強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生活化教學,使學生通過正確的學習和積累,能夠真正將英語這門語言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二、策略分享
1.創設生活情境
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最最缺乏的就是“生活”。他們所學習的英語比小學階段有所突破,但是他們還是沒有“生活準備”。模擬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在模擬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中,學生通過活動能夠有機融入到英語的學習之中,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學中“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端,學生在活動中扮演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進行充分的語言練習,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7Shopping》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顧客和營業員,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禮物等商品為載體,演習購買實物的全過程,學生在模擬的真實場景中進行互動,有效提升了語言交流和運用能力。
2.趣化教學活動
小學生喜歡玩兒,初中學生也同樣喜歡“玩兒”,人們總覺得初中學生比小學生“成熟”,其實,他們同樣喜歡在“玩中學”。事實上,由于初中學生身心發展還不完善,學生往往對游戲都比較感興趣,實踐表明:初中學生都比較樂于參與游戲的活動之中;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適時的設置游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為了搞清玩游戲的規則,都會全神貫注的聆聽教師的講解,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在游戲的具體操作中均需要英語的表達和說明,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對于一節英語課可以借助于游戲進行引入,能夠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1 Thisisme》Reading II教學中,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會介紹自己和他人,英語教師運用游戲進行教學,將幾位班級干部的名字采用Mynameis...這個句型分別寫在幾張紙條上,讓每一個小組的第一排學生快速看完后回收起來,然后讓第一名學生采取“口傳”的方式,依次告訴后面的學生,這樣后面的學生要仔細認真聽前一名學生所說內容,才能保證最后一名學生匯報的結果是正確的;借此機會還可以進行Your name is.../Her name is.../His name is...等句式,這樣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了教學要求中的句型,重點和難點也在無意中得意突破,所有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鍛煉和提升了英語聽說的能力。
3.給學生“英語生活”
生活環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初中學段,學生各方面發展都非常迅速,“生活環境”同樣可以作為他們成長資源的主要來源。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營造出富有生活氣息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善于培養學生進行西方英語式的思考方式。這就需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環境中積極營造出英語地道生活的氛圍,讓初中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逐漸形成英語式的思維和習慣,從而最大程度地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提高初中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比如,八年級學生的教室門牌上應該用英語詞組“Grade Eight”來代替傳統的“八年級”標志,在學校圖書館或者學校醫務處等公共場所,可以貼出一些“Keep Quiet”或者是“No Smoking”等標志,在校園某些道路不平坦處或者路口容易發生沖撞的地方,可以貼上“Watchout”等標志,這樣,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隨處可見英語標志,這就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的英文素養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4.創新作業形式
作業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關鍵環節之一,怎樣實現“應試教育”作業轉變為“素質教育”的作業呢?就要使作業環節也有生活氣息。所以在作業設計方面,初中英語教師同樣應該注意生活化的推廣和應用。應該打破傳統的一味抄寫單詞和詞組等形式,應該充分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課程教學目標,給學生不是具有生活氣息的課后作業。比如,在鄰近母親節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作業,要制作一張送給母親的賀卡,在賀卡上要正確用英語表達出對母親的祝福,學生通過親手制作賀卡并通過書寫Happy MothersDay,能夠真正將happy+節日的句式熟練掌握,通過生活化的作業布置,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學會英語句型的靈活運用和舉一反三,大大提升了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發展速度極快,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就要關注初中學生的教育。在初中學校教育教學中,英語教學是非常關鍵的組成,如何實現高效的、實效的英語教學呢?就要從生活元素入手,使英語知識學習融入學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