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芬
【摘要】微課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它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將枯燥、乏味的小學數學知識進行生動化、直觀化,以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本文以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為研究對象,對衡水市故城縣鄭口第一小學40名小學生展開調查,并對調查結果加以分析研究。最后從三個不同方面給出了提高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效果的建議。
【關鍵詞】微課 小學數學 教學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46-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將現代化技術與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已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調查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將二者進行整合,提高教學效率。
一、調查過程
(一)調查對象
此次活動選取衡水市鄭口第一小學中參與過微課教學的40名小學生展開問卷調查。
(二)實施過程
此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參與過微課教學的40名小學生進行調查。學生的問卷題目分別是“微課視頻是否有助于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微課視頻是否有助于復式統計圖的學習”。每項問題對應的可選答案包括“是”、“否”、“有時候”。學生填寫完畢后之后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出問卷結果的原因所在。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調查結果
由于在問卷發放之前已向小學生說明了問卷調查的目的,且問卷當場收回,故有效問卷率達100%。
小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如下:
(二)調查結果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學習過程,而微課的用時很短,因此如果教師對微課運用不好,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由表1我們也可以看出,僅有近28%的小學生認為微課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起到了積極作用。說明教師并沒有準確的利用微課資源。
由于微課視頻能夠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換成靈活、生動的立體教學,因此,在小學生學習“復式統計圖”時插入微課視頻,將統計圖轉換成靈動的立體畫面,小學生在理解和掌握起來就會十分容易。表1中我們也可以看出,75%的小學生認為在“復式統計圖”中插入微課視頻,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幫助。
三、提高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的建議
(一)通過微課設計教學情境
微課本身極具生動性及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如果利用微課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數學內容進行生動化、簡單化,小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會十分容易。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上冊“認識圖形”一節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設計一個購物場景,其中有正方形的毛巾、長方形的牙膏盒、圓形的皮球等等,小學生對于購物場景非常熟悉,對這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感到十分親切,在學習起數學來,也就會覺得比較簡單、有趣。
(二)合理設計微課內容
微課的時間一般被設定在10-15分鐘之內,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比例較少。因此,教師在設置微課內容時,應盡量將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濃縮,并主要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設計,充分利用微課的優勢。除此之外,教師應發揮微課視頻的積極作用,充分利用微課中的豐富資源,并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微課內容,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例如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年、月、日”時,可以將勞動節或國慶節的創建結合節日時間設計在微課視頻中,以便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三)在微課教學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微課更多時候是通過微課視頻被廣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首先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傳送給學生,使學生課前就對學習內容有一定的掌握,并對存有的疑惑進行記錄。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不懂得問題鼓勵學生共同討論,教師適時加以指正、引導,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插入簡單的微課視頻,通過視頻內容與學生共同談論、分析,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快速成長。
參考文獻:
[1]曹松吉.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操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7) .
[2]姚永妃.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