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蔡迎彬,朱 琳*(.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
PBL教學模式在臨床科研實踐課程中的應用
王巖1,蔡迎彬2,朱琳1*
(1.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2.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探討PBL教學模式在臨床科研實踐課程中的應用,發現PBL教學模式可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聯合攻關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團隊精神。PBL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臨床醫學教學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應合理應用,提高教學效率。
PBL教學;臨床科研;實踐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通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小組討論,發展學生綜合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法由美國神經學專家Barrows于1969年提出[1]。與傳統教學方法不同,PBL教學法強調以實際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自由式討論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是現代醫學教育比較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方法[2]。
PBL教學的基本思路是先提出問題,進而搜集相關資料,隨后學生分組展開自由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與評價。臨床科研實踐課程將分散在醫學各專業中與臨床科研相關的知識進行系統化和完整化的融合,涉及循證醫學、臨床流行病學、醫學統計學及臨床醫學等多個學科。課程開展順序是:提出問題、尋找證據、評價證據、應用證據、驗證證據及創造證據。課程開設目的是向學習者傳授臨床科研工作需要的技能,實踐性較強。基于以上特征,在該課程中應用PBL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本研究將PBL教學應用于新疆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型研究生臨床科研實踐教學中,探討其效果,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聯合攻關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團隊精神。
本研究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方式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是保證課程順利實施的關健。
第一階段:提出問題。
圍繞各種臨床實際問題安排教學,通過解決問題來掌握相關內容。問題的選擇與設計至關重要,既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還要盡量涵蓋所有涉及的重要概念與原理。也就是既要有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還要盡可能系統地涵蓋基礎知識[3]。可將問題歸納為4類:病因學問題、診斷性問題、治療性問題及預后性問題。
第二階段:教師布置作業。
教師備課時,首先要根據授課內容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臨床資料等,編寫3個病例,并結合病例提出問題,課前一周發給學生,要求其根據所提問題充分預習教材、查找相關資料(見表1)。
表1 教師布置作業內容
第三階段:學生分組查閱文獻,調查及討論。
學生自由組合,教師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資源,如參考書籍、網絡數據庫等。學生在研究過程中遇到困難可相互幫助,培養團隊意識,最終解決問題。
第四階段:教師輔導。
PBL教學強調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僅為引導者,當學生意見不一致時,教師做出合理判斷。在一對一的交談中,教師應對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表現給予反饋。總之,教師是引導者,不是決策者,其角色至關重要[4]。
第五階段:總結和評估。
教師應仔細聆聽小組交流內容,對推理過程的每個步驟給予示范,完成每個問題的討論后,要求各組思考提高小組學習效率的方法。此階段教師是指導者、督促者和反饋者[5]。
臨床醫學屬于實踐科學范疇,臨床實踐及臨床科研是促進其發展的必由之路。臨床工作者遇到的問題非常復雜,能否成功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取決于實踐者的創新性思維、扎實的知識功底及一定的科研工作環境,更重要的還是要具有縝密與嚴謹的科研思路。
臨床實踐及臨床科研活動有其規律和邏輯思維定式,需要綜合應用各方面知識。然而,在醫學教育中,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按學科體系分布的,這就使臨床實踐中所需的綜合知識體系被割裂成不同的部分,其內在的固有聯系被忽視,導致學生無法學以致用。
PBL教學法有五大特征:(1)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始學習,這個問題被稱為驅動問題。(2)學生在一個真實情境中對驅動問題展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類似于學科專家的研究過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形成及應用學科思想。(3)教師、學生、社區成員參加協作性活動,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4)技術的學習給學生提供了腳手架,幫助學生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提升能力。(5)學生要創制出一套能解決問題的可行產品,它們是課堂學習的成果,可以公開分享。
PBL教學法的應用,首先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教師的信息。其次,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并在討論中加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還可以不斷發現新問題、解答新問題,使學習過程縮短,印象更加深刻。最后,其不僅對理論學習大有益處,還可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能力,主導學習、終身學習能力等,為學生今后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1]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1996(68):3-12.
[2]戴英波,譚靖,湯進.外科臨床教學中EMB和PBL結合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3):74-75.
[3]邵艷秋,劉素娟,任玉蘭.分析化學教學現狀與PBL教學法的應用[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74-76.
[4]何一丹.大學英語網絡輔助PBL教學模式教師角度研究[J].高教學刊,2015(24):94-95.
[5]SAMY AZER.問題導向學習(PBL)指南[M].王維民,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2.
(*通訊作者:朱琳)
G424.1
B
1671-1246(2016)15-0044-02
注:本文系新疆醫科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YG201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