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
【摘要】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前提下,城市交通面臨較大的壓力,尤其是在人們購買汽車的數量增多的狀態下,停車難的問題成為一個普遍的難題,現有城市的停車場的供給狀態明顯落后于實際需求,如何利用好城市的停車場資源,并探索出切實有效的停車效率,需要進行創新的停車場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要在結合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的技術創新前提下,實現停車雙方的共贏。
【關鍵詞】 一體化 智慧停車場 系統 設計
在中國城市人口劇增的規模效應下,尤其是在綠色、節能經濟的倡導理念之下,城市的整體發展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城市停車場是城市交通系統中的重要內容,在城市汽車普及的狀態下,存在嚴重的停車泊位匱乏以及隨意停放的現象,現有的停車效率較低,因而,需要對城市的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進行全新的設計,要在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支撐下,構建先進一體化的智慧停車場全智能數字系統,提升城市交通的暢通度。
一、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的創新設計概述
在城市對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的實際需求之下,要對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進行全面的詳細設計,其設計原則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1)系統的穩定性原則。在系統之中的各個模塊要實現模塊松耦合,確保軟件系統的獨立運行和精準度。2)系統的魯棒性原則。它可以對系統的偏差進行及時的、自動的糾錯和修復,從而確保系統的安全正常運行。3)系統的可維護性原則。系統的內部結構分層要具有清晰和可讀性,在遠程網絡管控的體系之下,實現系統的可維護性。4)系統的保密性原則。在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中,要對相關信息進行安全保密如:車主、停車信息、車輛信息等。一體化智慧停車系統的功能技術性架構主要由幾個模塊構成,而且這幾個模塊聯系緊密,依據模塊獨立和松耦合的開發原則,可以增強系統的健壯性。這幾個模塊主要有:1)云端與車場端。這個模塊有三層架構,云端數據庫系統是企業級的大型數據庫,車場端數據庫系統是輕量級的應用服務器。2)手機客戶端APP。3)微信公眾號平臺。這是在微信官方的認證之下,建立微信公眾號,在相關頁面的顯示之下,實現車主注冊登錄、車牌綁定、附近車場查詢等。4)外部同步接口。要采用數據加密和解密的策略,對車主和車場信息進行安全保密,要使用交互的同步接口,提升系統的穩定性能。
二、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的創新設計實現
2.1一體化智慧停車場云端系統的設計實現
1.云端系統的登錄實現。它的功能主要在于對系統登錄用戶的管理員合法身份進行驗證,在這個登錄頁面之中,用戶只須輸入賬號和密碼,系統在過濾器驗證合法性的機制之下,可以進行篩查和有效的判斷,從而就可以實現成功的登錄。2.用戶車主管理模塊的實現。這是對注冊用戶進行審核和查詢的模塊,它可以將需求用戶與綁定車牌進行有效的操作,在個人用戶有效信息的模糊匹配條件下,實現對用戶信息的分頁查詢。3.車場信息管理模塊的實現。車場信息的查詢和修改主要是通過對車場的名稱、地址或聯系方式等信息,實現匹配的分布查詢。
2.2一體化智慧停車場車場端系統的設計實現
1.車場端系統的樓層模塊實現。它主要是針對樓層的信息修改內容,進行預先的布置與安排。2.車位管理模塊的實現。它是對停車位進行信息修改與綁定攝像頭的功能的實現。3.車輛信息管理模塊的實現。這是用于對車輛的停車記錄信息的查詢模塊,它可以使管理員快速地搜索到相應的車場信息和車牌信息。4.攝像頭信息管理模塊的實現。這是將攝像頭與綁定車位的管理模塊,它可以在攝像頭管理的前提下,實現攝像頭與關聯車位準確信息的銜接與編輯。
2.3一體化智慧停車場外部同步接口系統的設計實現
車輛信息的安全保密性需要在外部同步接口系統的交互性前提之下,要將所有數據信息進行加密處理,統一進行數據的接收和解密過程,要實現車位變化信息的同步實現,使車場與云端車位數量信息相吻合,并同步實現對車輛位置的準確停放。
2.4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移動端系統的設計實現
它主要包括手機移動客戶端以及微信公眾號平臺,可以通過當前位置坐標準確查詢附近車場的信息,,如:百度LBS云、坐標計算距離排序等,并且可以對查看的車場信息進行收藏,便于日后查詢和導航。
2.5雙向引導的設計實現
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由外部到停車場入口的室外導航階段、停車場入口到具體車位的室內導航階段,并在硬件設備配套實現的條件下,在網線統一連接的過程中,實現雙向引導與信息交互。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一體化智慧停車場系統的創新設計與實踐,是在實際需求的前提下提出的,它要在互聯網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有效支持下,設計成熟的、全智能化的數字方案,采用多層的MVC體系架構設計,在數據庫的不同運用之下,確保一體智慧停車場系統的穩定與高效。
參 考 文 獻
[1] 葉茂中,CFP. 停車場經濟學[J]. 企業觀察家. 2014(12)
[2] 張躍騰. 大型停車場標識導向系統設計研究[D]. 東華大學 2014
[3] 李宏俠.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園區停車場系統中的應用研究[D]. 長安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