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仍有許多矛盾亟待解決,如醫療總費用上漲過快等。醫療費用過快上漲偏離了醫改初衷,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加重患者就醫負擔。因此從宏觀層面上迫切需要控制醫療總費用的上漲,從微觀層面上各醫療服務機構要嚴格控制醫療成本。文章結合新《醫院財務制度》,從藥品費用、庫存物資、人員費用三個方面闡述大型綜合醫院成本控制關鍵點。
關鍵詞:醫院 成本控制 關鍵點 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R19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128-02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以來,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基本藥物制度,覆蓋全體公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正在形成。2012年,財政部及衛生部聯合推出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其中將醫院成本管理單列一章進行闡述,將醫院成本核算的歸集、分攤、分析進行了規范,使各大醫院之間的成本數據具有了可比性。從這些可比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出,現行醫院中的醫療成本存在不利于衛生事業發展的弊端,弊端的產生與醫院成本管理及成本控制息息相關。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大量工作在于尋找降低成本的關鍵點,通過改善管理環境,提高管理水平來獲得降低成本的成效。本文從云南省大型綜合醫院成本構成的角度來分析成本控制的關鍵點及控制策略。
一、現行醫療成本的弊端
1.衛生費用增長過快,增加了財政及患者的負擔。我國衛生總費用從2006年的9843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172047億元,2010年約20000億元{1},五年間翻了兩倍,衛生總費用上漲過快,遠遠超過GDP(國民生產總值這五年增長50.9%)和CPI(消費物價指數這五年增長了12%)的增長{2},給政府和患者個人帶來承重負擔。
2.醫療成本結構不合理,降低了醫院的運營成果。從云南省大型綜合醫院歷年來的業務支出結構上看,藥品費占業務支出總額的40%左右,庫存物資的支出占到總業務支出的15%~20%,而醫院藥品和庫存物資的進銷差只有3%~5%,在業務支出的結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兩部份,效益卻最低,降低了醫院的運營成果,顯然成本結構極其不合理。
3.大量的輸液,損害患者健康。相關資料顯示,2009年全國輸液用量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于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3}。過量的輸液治療不僅損害了人民的健康,還成為醫療成本增長過快的主要推手之一。
二、醫院成本控制的關鍵點
1.嚴格控制藥品費用的增長。
(1)嚴格進行抗菌素專項整治行動。2011年4月衛生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這項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性,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但從另一側面來看,也為有效降低藥品使用量及消耗藥品費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自2011年11月正式開展抗菌素專項整治行動。2012年一季度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6%的情況下,藥品費用較2011年同期減少82.5萬元,藥品收入與醫療收入的比例2012年一季度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1.85個百分點。
(2)嚴格執行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發布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2009年8月國家發改委、衛生部等9部委發布了《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根據規定,基本藥物是適應我國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經濟適宜、價格合理、能夠保障供應,是公眾可以公平獲得的藥品,而且報銷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醫務人員要在滿足患者安全治療的前提下,盡可能引導患者在基本藥物目錄內用藥,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也防止醫院藥品費用增長過快。
(3)各級政府嚴格控制藥品漲價。近年,藥品價格一路攀升,據最新的報道,醫保目錄中的藥品價格,從2014年到2015年一年期間已經有30多個品種藥悄然漲價,漲幅近一倍{4}。藥品價格上漲,醫院不但沒有盈利,反而帶來沉重的成本壓力。如云南省大型綜合醫院歷年藥品進銷差只有7%,扣除人員成本、設備折舊等,醫院藥品結余是虧損的。因此,從政府層面應制定相關政策,防止藥品價格過快上漲,醫院、患者才能得到實惠,醫院的醫療成本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2.嚴格控制醫院庫存物資增長。隨著高精尖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用耗材,特別是高值耗材的新品種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這給醫院的醫療成本帶來了沉重的壓力。醫院必須加強醫用耗材進銷存的管理,降低耗材成本。
(1)嚴控醫用耗材采購。醫院醫用耗材采購統一由設備科集中采購,嚴格按招投標、議標的程序降低耗材購進價格,采購的數量要由設備科保管員清點,從內控角度確保不相容的崗位分離,杜絕科室或個人直接向供應商進貨的亂象,用集中統一的采購管理來降低耗材的進價成本和采購成本。
(2)建立耗材存貨的科學化管理。醫用耗材屬于醫院流動資金的重要內容。如果存貨高,占用醫院流動資金大,影響資金周轉,如果存貨低,又影響醫療業務的順利開展。財務人員要運用專業知識,在耗材的管理上,對不同物資進行存量的測算,在存貨高、低之間尋找平衡點,既減少流動資金的占用,加快周轉,又不能影響醫院正常業務的開展,施行耗材存貨的動態管理,用科學的耗材存貨管理降低存貨成本。
(3)在財務賬面上科學地確認耗材消耗的時間點。按照常理,耗材的消耗是患者已經使用或已植入患者體內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耗,在這之前都還屬于醫院資產。而新《醫院財務制度》第七章流動資產管理中指明“低值易耗品領用實行一次性攤銷”,也就是科室只要從庫房領用耗材,就是耗材的消耗時間點。但是科室領用耗材到患者消耗之前,是存放在科室的小庫房,并沒有真正消耗掉,仍然屬醫院資產。制度將耗材消耗時間點前移到科室領用,是制度的一個缺陷,這會造成存放在科室小庫房的耗材失去了財務對它的監管,也造成財務賬面資產的不完整,給耗材的流失帶來可能。因此,醫院應在信息化系統的基礎上,將耗材的消耗點從科室領用后移到患者已經使用,如實地將科室小庫房的耗材反映在資產賬面上,并對其加以管理,杜絕耗材流失的可能,降低醫院的耗材成本。
3.適度控制人員費用增長。云南省大型綜合醫院業務支中,人員費用占業務支出的25%~30%。但按(下轉第132頁)(上接第128頁)照新醫改“穩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的要求,今后人員費用將呈增長的趨勢,可能所占業務支出的比重還會加大。因此人員費用控制的關鍵在于合理用工、充分調動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做到人盡其材,人盡其能,防止出工不出活,忙閑不均的現象,通過人力資源的整合和調配來降低用人的成本。
三、結語
以上討論的三個成本控制點:藥品費用、庫存物資及人員費用,是從云南省的各大綜合醫院的年終財務報表上看,占醫療業務支出的80%~90%,只要管控好這三個成本項目,醫院的成本控制就抓住了大頭。按照新的《醫院財務制度》的要求,加強醫院成本管理,降低醫院成本開支,是一個長期研究和探討的話題,財務人員不僅要站在微觀的層面,尋找降低醫院成本的關鍵點,還要站在宏觀的層面上分析醫療費用的過快上漲,對國家財政帶來的巨大壓力,同時也是造成患者看病貴的重要因素。財務人員要通過更高的層面來深入分析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才能進一步尋找到降低醫院成本的關鍵點。
注釋:
{1}李玲.新醫改的進展評述.中國衛生經濟.2012-1
{2}東方財富網數據中心.中國消費指數及國內生產總值統計表
{3}李玲.新醫改的進展評述.中國衛生經濟.2012-1
{4}醫保藥品漲價問題.公務員社會熱點
(作者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云南昆明 650101)
(作者簡介:吳迎春(1969-),女,本科,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經濟管理)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