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冠青
【摘要】英鎊在脫歐公投后大幅下跌,此次下跌后英鎊匯率難以回到公投前的水平。長期來看英鎊匯率水平取決于英國經濟增長水平,英鎊長期匯率應當低于脫歐之前。
【關鍵詞】英鎊 匯率 經濟增長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公投,其中51.9%的投票民眾支持英國“脫歐”,48.1%的投票民眾支持英國“留歐”,投票率為72.2%。此次公投在法律層面不具備強制性,英國實質上的退歐程序,需要英國政府觸發《里斯本條約》第50條、即“退歐條款”后,才能正式啟動。
一、公投當日英鎊大幅下跌的原因
在公投結果公布當日,英鎊經歷大幅、全面下跌:此次下跌造就英鎊歷史上的單日最大跌幅,英鎊兌美元價格達到1985年以來的歷史低點;英鎊在外匯市場全面下跌,出逃資金主要涌向美元、日元和瑞士法郎。公投兩周后,英鎊雖偶有反彈,但仍處下行通道。
英鎊此次大幅下跌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公投結果顯示“脫歐”顯然是最直接因素,但大幅下跌實質上反映了外匯市場對此次公投結果判斷的錯誤。公投前民調顯示留歐派會在此次投票中勝出,樂觀情緒導致英鎊兌美元在公投前一周經歷小幅上漲,此輪上漲為脫歐公投當日下跌預留了更大空間。簡言之,英鎊大幅下跌是外匯市場對公投結果“始料未及”的直接反映。
二、英鎊難以回到脫歐前的匯率水平
從匯率歷史走勢看,英鎊的大規模拋售多為短期行為,但此輪英鎊走勢可能與歷史走勢不符。無論是1992年索羅斯做空英鎊,還是2001年911事件、2008年金融危機,英鎊在經歷短期下跌后均會逐步恢復歷史平均水平。然而此次英鎊下跌原因不同。此次下跌是由英國脫歐公投這一國內政治事件所驅動,“脫歐”結果可能對英國的政治、經濟環境造成深遠影響,并進一步影響到金融、零售、醫療、能源、電信等英國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英國經濟及英鎊而言,如果將911事件、2008金融危機歸屬于“沖擊”范疇,那么脫歐公投則應屬于一種“調整”:沖擊是偶然的、非常規的,突發事件造成的影響會由市場逐步消化,并恢復正常狀態;而公投引發的調整可能標志著“舊時光”一去不復還,其所帶來的深遠、廣泛影響需要市場本身予以適應,英鎊面臨“新常態”。
三、英鎊長期走勢分析
從長期來看,英鎊匯率走勢最終取決于英國經濟增長水平。
匯率的本質,就是外幣購買本幣的價格(或者本幣購買外幣的價格)。對英鎊匯率長期走勢的探討,應當回到英鎊的長期供求關系上來。對貨幣而言,其需求來自經濟增長水平,其供給則由中央銀行控制。在當下的中央銀行實務中,貨幣政策制定的首要依據多為現實經濟環境,因此可以認為,決定一國貨幣供求的根本因素,是該國的經濟增長水平。匯率表示的是外幣對本幣的需求,與對貨幣的需求有所差異,但外幣對本幣的需求也卻決于本國的經濟增長水平。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浮動匯率情況下,如果本國的經濟增速高于外國,那么本幣應當升值。從國際收支賬戶的角度來說,這一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經常項目(current account)和金融項目(financial account)。從經常項目層面看,在本國經濟增速高于外國時,本國應擴大商品和服務出口,這會提升對本幣的需求;但同時,本國也應擴大進口,這會提升對外幣的需求。因此綜合對本幣和外幣的需求,在浮動匯率的前提下,匯率變動會使經常項目保持總體平衡。從金融項目層面看,本國經濟增速高于外國時,會吸引外資進入本國,因而需要將外幣兌換為本幣,即提升對本幣的需求,也就是促使本幣升值。雖然浮動匯率下本幣升值會提升外國投資成本,但投資與貿易相比通常具有更大粘性,而且本幣升值本身即可為外資帶來收益。因此與經常賬戶相比較,在本國經濟增速優于外國時,金融賬戶的資金流動在一定時期內是單向的。綜合兩個部分,在本國經濟增速高于外國時,經常項目保持平衡,而金融項目則是流入大于流出,雖然國際收支賬戶還包括資本項目(capital account),但考慮其規模通常較小,因此基本可以認為在本國經濟增速高于外國時,外幣對本幣的需求大于本幣對外幣的需求,本幣應當升值。
在這一理論基礎上,英鎊匯率長期走勢應當主要關注英國經濟增長水平。脫歐之后英國經濟形勢難言樂觀,這一判斷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首先,對經濟發展而言,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動有助于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提升經濟增長水平。英國一旦脫離歐盟,就無法享有歐盟內部在資本、勞動力、服務、商品四方面的自由流動政策,英國市場會與歐盟市場相互隔離。這種隔離顯然不利于經濟增長。其次,英國脫離歐盟會使大量企業轉移其在英國的業務。英國因其長期的歷史積淀和語言環境,是大量跨國公司、特別是大型金融機構的歐洲總部,如果英國脫離歐盟、不再享受單一市場政策,相關企業勢必轉移其歐洲業務,其所帶來的擴散效應對英國經濟增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即便上述兩個情形尚未發生,僅僅是市場的負面預期,就會給英國經濟帶來較大壓力。當然,英國也可能在脫歐之后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不過目前看來可能性較小。在英國經濟增長前景不確定、英國與歐盟市場相互分離之時,外國對英國的貿易、投資會相應減少,對英鎊的需求會相應縮小,導致英鎊貶值。
假設英國在長期無法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那么英國未來的經濟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脫歐之后,英國與歐盟保持的經濟聯系程度。如果英國與歐盟能夠采用“挪威模式”保持較為密切的聯系,那么英國經濟增長所受的負面影響較小,英鎊貶值幅度也會較小;如果英國與歐盟最終采取“WTO”模式,那么英國在經濟上基本被排除于歐洲之外,其經濟增長所受負面影響很大,英鎊貶值幅度也會較大。
英鎊長期匯率變動幅度和英國經濟增長水平正相關,而英國經濟增長水平和英歐關系密切相關。由于英國脫離歐盟,未來英國與歐盟的關系不可能比脫歐前更密切,因此長期英國經濟增長水平很有可能低于脫歐前,英鎊平均匯率水平也應當低于脫歐前。
四、小概率事件
還存在另外一種情形使英鎊恢復到原有水平,就是英國在脫歐公投之后“不脫歐”了。換句話說,就是英國最終留在了歐盟,或者說名義上脫離歐盟、而實質上依然和歐盟保持十分密切的聯系。雖然公投之后重新留歐的難度很大,但是不應忽略這種可能,這是因為:一方面英國是議會制國家,公投本身并不具備強制性;另一方面英國領導人似乎也不太清楚應該如何脫歐。也許未來的某一天英國領導人會宣布,“考慮到出乎意料的損失和分裂風險,局面已變得未必對英國有利”。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吧。
參考文獻
[1]Preusser R et al.Brexit-when the dust settles [R].Global: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Rates and Currencies Research, 2016.
[2]Jalinoos S et al.FX Compass-Oh Dear![R].Global:Credit Suisse,Fixed Income Research,2016.
[3]保羅·克魯格曼,莫里斯·奧伯斯法爾德.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馬丁·沃爾夫.孤立的英國應“拖住”歐盟[EB/OL].[2016- 06-30].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244?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