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蓮麗 雷蕾
【摘要】目前,會計技能大賽在激發會電專業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普及會計基本技能,拓展會計視野等方面發揮著j積極作用。因而,以技能大賽為導向,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對促進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拓展就業渠道十分重要。本文以陜西工商職業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分析了目前會計技能競賽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以技能大賽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并予以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會計技能大賽 課程改革 技能型人才
陜西省會計技能大賽已經舉行了四屆,大賽的規模與內涵不斷擴大,目前技能競賽已成為高職學生切磋技能、展示風采的舞臺。同時,研究以競賽為契機,促進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已經成為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目前,會計技能大賽在人才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但如何以競賽為契機,有效地促進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加快教學實踐研究與教學改革進程等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導致競賽與教學相脫離。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較強學科,其人才培養主要目標是“崗位導向,T型結構”,以企業中實際會計崗位設置為指導方向,凸顯崗位需求,強調學生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的硬技能和加強學生職業崗位適應廣度軟技能的拓展,提高實現學生就業質量,然而現階段的部分競賽內容與現實脫節。例如手工點鈔技能,在企業里面收款的時候一般邊點鈔邊驗真假幣,而職業技能競賽的時候只是簡單地點出數目的多少,房地產企業開盤的時候一般都是上百萬,用手點鈔是不現實的。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以上這些技能競賽多少跟現代社會有些脫節,然而作為基本入門的技能訓練,這些競賽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更深入學習會計類課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也不應該僅僅為賽而賽,而應該與社會需求相契合,讓職業技能競賽有更強的生命力,在輔助專業建設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更踏實。
(二)職業技能競賽內容凸顯出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課程大多是根據教育部針對專科專業制定的目錄而開設的,不僅沒有體現出各校會計專業建設的特色,而且沒有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及體系,更沒有體現各地區不同層次會計人才需求的特色和導向。
通過對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的研究可以發現課程重復設置,同一專業不同方向課程差異化不足,基礎技能課程設置較多,高技能課程設置少,學生學習的功利心理也比較重,對自己未來有用的他們才有興趣學,過于注重實操,導致學生對基本的一些理論不清楚。
(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相互促進機制還不完善
通過與其他院校的交流發現,大多數學校舉辦“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只是為了選拔學生參加省級、全國競賽。采用停課、賽前突擊培訓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比賽的內容,與平時課程學習相脫離,形成了為賽而學,為賽而教的現象。“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相互促進機制還不完善,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范圍很小,使會計技能大賽沒有發揮到應有的功能和價值。
(四)競賽實踐教學軟硬件、師資條件不到位,學生動手能力差
會計競賽的培訓往往是通過學校的實踐教學來完成的,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導致教學實施不到位。首先,學校思想上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課時比重較低,管理不嚴格;其次,組織不合理,總體設計不嚴密,沒有形成一個前后銜接、層次清晰、共同為人才培養目標服務的有機整體。從實踐方式看,學生仍處于被動地位,有些實踐課只不過是在授課過程中加入一些小案例,甚至是把習題課當成是實踐課;再次,實踐性教學環節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執行。如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實習或實踐”、“畢業實踐總結”流于形式,畢業頂崗實習形同放羊;最后,缺乏組織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具有實踐經驗的教師較少,學生開展專業頂崗實習及畢業頂崗實習的企業指導教師作為學生的實踐指導教師,往往會難于管理。另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相對薄弱,會計專業的會計電算化主要是為考證服務,沒有及時鏈接到最新的企業軟件或會計競賽平臺。
基于此,我校會電專業于2014年5月起正式啟動“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賽較融合”課程改革,逐步實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理念,將技能大賽資源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把大賽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有效地調動師生教學的積極性。我們在已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參加各級會計技能競賽的經驗中,以國家級、省級會計競賽的檢驗目的和比賽內容為參照,結合企業實際工作崗位需求的標準,充分整合我校教學資源和企業信息資源,設計出適合我校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競賽實施方案,從而形成通過競賽提升學生理論水平和職業技能的創新教學模式,加快我校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的步伐,培養社會所需的會計專業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
三、課程改革
(一)我校初步建立了仿真環境的實訓教學體系
目前,會電專業擁有實訓設備及計算機約480臺,實驗教學軟件15余套,與企業合作共建《會計崗位實訓》、《會計電算化》、《電子報稅》等實踐課程10余門,建設方案、指導書等20余冊。此外,建立“會計手工賬實訓室”和“會計信息信息化實訓室”。手工帳實訓室按照企業會計崗位設置,使學生在仿真的會計工作氛圍中,熟悉各個會計崗位的職責分工,掌握各個會計崗位的操作技能,在實踐中提高所學的理論知識。2015又購買用友財務公司的教考系統軟件,對大賽的訓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教學效果明顯。
(二)省級競賽率獲佳績,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明顯的提高
會電專業學生積極參加陜西省會計技能大賽,取得驕人的成績。參賽以來連續三年獲得大賽一等獎。競賽的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電算化手工操作與會計信息化兩門課程的掌握及熟練程度。在備賽過程中,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反復練習,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完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
會計職業技能競賽內容代表了企業對本專業最前沿的技術標準,因而課題組把競賽項目的內容、標準和要求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使其相融合,以競賽為契機推動項目教學改革。在設計中,一方面參照國家級、省級會計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銜接現有的會計手工賬務處理和會計電算化課程內容,以專業競賽的形式考核課程教學;另一方面,創新設計競賽形式,使部分理論課程用競賽形式考核課程教學,達到以競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目的。
(四)校企合作更加緊密
通過與企業共同研究設計競賽方案,使技能競賽成為學校和企業緊密聯系的橋梁,幫助學生實現與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為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建立了暢通的渠道
四、結束語
目前,全國會計職業技能競賽的規模與內涵不斷擴大,社會參與面和專業覆蓋面也不斷提高。各省市全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提升競賽水平、擴大自身影響。同時,技能競賽也成為學校建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一個有效平臺。因而,以技能競賽為導向,已成為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力。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我們應該發揮會計技能大賽的積極作用,根據大賽的方向,及時調整課程體系,為社會培養有價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鄒奎,黃云,王曉鳳,汪水珠.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推進我院會計專業課程改革.[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10.203-204.
[2]楊昕,邵敏霞.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5.27:18-21.
[3]張延玲,徐慧琴.淺談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改革的融合[J].職業.2016.1.20-21.
[4]高紅梅.淺析高職會計技能大賽的影響[J].內江科技,2015,11:112-113.
基金項目:陜西工商職業學院校級重點課題,課題名稱: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作者簡介:郭蓮麗(1978-),女,陜西乾縣人,會計師,統計師,博士,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非壽險精算;雷蕾(1982-),女,陜西西安人,審計師,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