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娟 邊海明
【摘要】自住房公積金制度建成以來,對完善國內住房體系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在提取與應用過程也發生了很多問題。本文結合住房公積金提取潛在的問題,對實用改革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住房 公積金 提取 改革
自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中明確指出:要建成符合當前國情的供應體系,通過建成規范、公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優化住房公積金提取與應用機制。這不僅對住房公積金事業發展點明了方向,同時也對住房公積金發展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在新形勢下,住房公積金必須主動承擔時代要求與責任,以規范并促進住房公積金順利發展,讓改革為廣大職工提供更多的優惠。
一、當代住房公積金提取潛在的問題
(一)繳存額所占比重偏小 應用程度低
在建成住房公積金的初期,住房公積金在職工工資所占的比重并不高,由于房屋價格偏低,對改善群眾住房條件發揮了很大作用。在居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商品房價格也在發生變化,群眾繳納的公積金和城市房價相比,如同杯水抽新。尤其是買不起房,用不了公積金的夾層,這樣公積金就成了擺設。
(二)提取條件的限制
在《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中,對于住房公積金提取與貸款申請的條件限制較多,職員購房與租房需要的費用很難全部提取。尤其是職工面臨危機與家庭困難時,因為失去購買力,所以不滿足提取要求,不能取出公積金。
(三)提取與應用手續復雜
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不僅需要出示單位證明、身份證,還需要相關材料證明與復印件。每次提取住房公積金,都需要提供很多復印件與證件,很多時候還需要來回奔波,這樣對正常工作與生活也帶來了困擾。
二、住房公積金提取難的原因
(一)住房公積金繳存率低、覆蓋面小
之所以設立住房公積金,其初衷是相互幫助、積少成多,當前農民工與私企很少或者繳納數額很低的公積金,購房時難以使用公積金進行貸款,這樣公積金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與價值。對于普通繳存人員來講:繳存比例相對較小,在上百萬的房貸前,公積金貸款額度明顯不夠,能夠提取的額度更少,這樣根本不能滿足購房需要,最后職員不得不尋求利率較高的商業銀行進行貸款。
(二)資金應用不均衡
一般情況下,公積金都是以城市為單位設置管理部門,機構相對獨立,不存在通用關系。對于北上廣等大城市,因為住房需求大、公積金應用率偏高,部分城市已經產生入不敷出的問題。西北地帶的公積金應用率相對較小,讓大量資金被迫沉淀于賬戶。讓很多地區形成了資金無處可用與沒有資金可用的情況。從繳納公積金的員工角度來看:住房公積金還沒有實現全國性聯網,不同地區使用政策不一,異地貸款與購房受限,通取通貸難以真正貫徹,都約束了公積金的應用與提取。
(三)公積金提取與應用過程不公
目前,住房公積金的貸款額度和職工繳納直接掛鉤,受低繳存、低收入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賬戶資金很難長時間存儲,在貶值與縮水的情況下,逐漸成為壟斷業員工貸款的來源,在公積金劫貧濟富的情況下,都影響著公積金提取與應用。
三、加快住房公積金提取與應用改革的方法
(一)優化頂層設計 提高公開力度
在十八大三中全會中明確指出:必須建成規范的公積金制度。為了公開相關制度,必須讓公積金覆蓋到城市居民。首先,促使《條例》上升成國家法律,公積金的初衷是普惠,讓所有權重都能得到實惠。由此,開始強制實施相關制度,從制度和政策領域保障法律法規。同時讓更多的非公組織加入發展過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讓自由職業者、個體商戶等各種非公組織的從業人員建立起良好的公積金體系,同時這也是改善與服務民生的重要渠道,對創建和諧社會,滿足社會需求具有重要影響。國家對此應該給予配額補貼,把革新成果滲透到更多區域。
為了讓公積金體系在城鎮化建設中發揮更好的作用,在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中明確指出:推動以人為本的城鎮化建設,以人為基準,確保供應結構與住房保障,最大程度的提高公積金應用率。在風險控制上,當前公積金投資方式太窄,除去個貸,更多的是國債,拓展自己渠道,能最大程度改善社會效益與資金使用率。
(二)做好制度建設 增強風險預控
公積金制度是一項系統、長期的工作,它需要不斷規范,以增強制度建設,完善公積金體系。首先,建立起公積金管理框架,以管理為出發點解決問題,在業務與管理相互協調的同時,建成有效的制度體系與模式。其次,建成有效、科學的廉政風險管控結構,結合監管中的脆弱面,有目的的做好風險防控。最后,充分利用文化管理的約束功能,將文化管理作為出發點,利用公積金文化組織與框架,促進思想轉變,提高干部職工對相關文化的認同,行動上遠離腐敗。
受理支取業務期間嚴格按照“三級審批”“四個核對”執行。其中“三級審批”是初審、復審與審批,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員;“四個核對”是核對住房公積金支取資料、單位財務章、公章,支取人與身份證是否相符等。原則上,繳存職工只能通過一定方式查詢,在電話設置與互聯網開放式公積金查詢中,必須加密。另外,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對于套取查實的人員,應該通知本人退回款項,納入“黑名單”,同時暫停提取,約束公積金貸款申請。
(三)加大監管力度
規范管理作為做好監管工作的重要保障,規范管理不僅能改善服務效率,同時也是發揮監管價值的基準。首先,建成統一的調度資金平臺,當前國內公積金明顯分布不均,很多城市資金應用率偏低,沿海城市還存在流動風險的隱患。對此,可以考慮在全國形成規范的資金運營與調劑,從而形成有效的風險管控平臺。其次,形成統一的管理體系與計算機網絡,對公積金進行統一監管。為優化監管體系,除了要調整公積金主體框架,還必須突出財務、金融與審計專業地位,通過優化社會、法律監管,從根本上改善監管權,做好主體監察。
四、結語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新問題與矛盾隨之產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控制好公積金提取,有源頭上避免各種隱患與風險,同時結合實際情況,降低提取公積金的門檻,讓公積金的作用得到真正發揮。
參考文獻
[1]牛蕊.淺析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改革[J].新經濟,2015,14:79.
[2]路君平,李炎萍,糜云.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3,01:50-59.
[3]盧衛,張智.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思路辨析[J].中國房地產,2014,1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