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呈現直線上升趨勢,作為關聯度十分緊密的線下配送企業——快遞企業也相中這塊大蛋糕,開始紛紛介入跨境電商行業,許多國內知名快遞企業甚至開始著手打造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意圖實現線上交易、線下配送一體化的經營戰略。文章具體分析了我國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并就我國快遞企業如何切入跨境電商提出了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快遞企業;跨境電商;主要模式;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F618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ross-border business development presents the rise in a straight line, as the correlation degree very close line distribution companies,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 industry, many well-known domestic express delivery enterprises and even begin to build their cross-border business platform, the intention to achieve online transactions, the line distribution and integration of business strategy. This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and on how to cut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express company; cross-border electricity suppliers; main mode; existing problems
2015年,跨境電商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年度熱詞,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眾消費日趨謹慎的大環境下,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卻逆勢直線上揚。據商務部日前發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同比大幅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1]。而在對外貿易方面,雖然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國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了7%,但新型商業模式特別是跨境電子商務的增速卻高達30%以上[1]。據預測,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2017年將達8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2]。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如圖1,其中2016年、2017年交易額為預測值。
面對發展如此迅猛的跨境電商,手握物流資源和優勢的線下配送企業——快遞企業也開始紛紛相中這塊大蛋糕,實施跨界經營,甚至有部分快遞企業開始打造自己的跨境電商平臺,以期實現線上交易、線下配送一體化的強強聯合的經營戰略。
1 我國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的主要模式
目前國內很多快遞企業都開始不同程度地涉足跨境電商,其中尤以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及韻達速遞等快遞公司較具代表性,主要模式有自營電商網站、搭建電商平臺和從事跨境電商轉運業務三種。
1.1 自營電商網站模式
自營電商網站模式主要以順豐速運為代表。順豐速運是國內較早涉足電商業務的快遞企業,在2012年5月開始上線順豐優選電商平臺,以優質安全的美食網購商城為定位,主打生鮮類產品。隨后順豐優選與轟動一時的嘿客商城合并,順豐優選也由一個垂直生鮮電商平臺轉變成一個綜合類電商平臺。在此基礎之上,2014年4月,順豐速運開始運營海淘項目“海購豐運”,正式涉足跨境電商。用戶通過在“海購豐運”電商平臺進行注冊,順豐提供在美國境內的地址和專用儲物箱號供注冊用戶在國外電商平臺購物,所購商品的驗貨簽收、跨境運送和清關等物流工作都由順豐負責完成。在此過程中,順豐提供自助合箱、重新包裝、全程包裹拍照和香港自提包裹等增值服務。其運作過程如圖2。
“海購豐運”的這種模式從真正意義上仍屬于國際轉運模式,其時效性和物流費用等方面的弊端也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消費者的認同度并不高。2015年1月,順豐速運采用自營電商網站模式再次試水跨境電商,推出跨境電商網站“順豐海淘”(SFHT.COM),直接切入跨境電商核心業務,網站所有商品都由“順豐海淘”在全球范圍內統一采購,客戶訂單產品通過海外倉直發或保稅區兩種形式進入中國。目前,“順豐海淘”自營網站模式仍處試水階段,經營商品以歐美、新澳、日韓等地的母嬰、保健、美妝及個護等產品為主,雖然商品種類及總商品數量相對較少,但該模式在產品價格、物流成本和時效等方面的優勢相對比較明顯。
1.2 搭建跨境電商平臺模式
此種模式主要以圓通速遞的“一城一品”和韻達速遞的“優遞愛(UDA)”電商平臺為代表。
“一城一品”電商平臺是由圓通蛟龍投資集團旗下上海圓通新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傾力打造、主要以各地名優特產和農產品為主營商品的網購電商平臺。2015年1月,圓通速遞依托“一城一品”電商平臺,在專做特產專賣的基礎上,開通了海外直購業務——“海外閃購”,以德國廚房用品為主打商品,包括德國知名品牌雙立人、福騰寶等。通過“海外閃購”,消費者在網上可以直接下單支付,提交身份證等相關信息后,由圓通速遞進行清關,7~15天將原裝商品從海外原產地直采直發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實現快速、便捷的一站式購物體驗。但是,由于“海外閃購”只是搭建跨境電商的網上銷售平臺,除為入駐的商家和消費者提供貨物清關和送達服務外,其在上線產品的品類和價格等方面并沒有太多的優勢。
韻達速遞的“優遞愛(UDA)”跨境電商平臺于2015年2月開始運營,在充分整合自身的物流網絡、客戶資源和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推出了“優遞愛(UDA)”交易電商平臺,平臺上的商家采用招商形式進駐,消費者在平臺上直接篩選購買商品,下單支付后就近地點取貨,實現“一單到底”。相對圓通速遞的“海外閃購”,韻達快運的“優遞愛”上線的產品品類相對多一些,主要包括母嬰用品、美妝個護、營養保健、食品飼料、家居用品及戶外運動產品等,但就目前經營狀況來看,其平臺的訪問率不高,經營現狀并不樂觀。
1.3 專注跨境電商轉運業務模式
該模式主要以申通快遞的“美國申通快遞”和中通快遞的“中通國際”為代表,但實質上兩家公司對跨境電商的涉入并不深,仍是以自己的主營業務為主,通過收購或與國外物流公司合作的形式從事跨境電商的轉運業務。如申通通過收購的形式開通在美國的轉運公司——“美國申通快遞”,主要承接美國至國內的國際轉運業務,而中通快遞控股的“中通國際”則通過與歐洲地區性包裹服務企業合作的形式,主營國內至歐洲、美國、澳洲和新西蘭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跨境電商專線配送業務[3]。
此種通過收購或合作專業從事跨境電商轉運業務的模式較好地依托了國外物流企業的資源,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專業管理優勢,為跨境電商企業和消費者打通了國際轉運的軟肋,在降低管理難度、節約經營成本的同時,為客戶提供了很好的快遞服務和時效體驗。如一般情況下,跨境網購的商品從下訂單到送達消費者手中往往需要一個多月時間,但申通快遞承接的從美國至國內的國際轉運業務,送達時間只需要7天,而首磅價格也比其他物流公司低,這一點對跨境網購消費者往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2 我國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在物流網絡、物流運營及客戶資源方面具有很大優勢,但由于快遞行業和電商行業各自的行業特性,實際運營過程中,在跨境電商業務的具體運作、國際化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
2.1 無法完全把握跨界經營中核心業務的運作及運營技巧
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跨界經營中專業化的問題。快遞企業的核心業務是利用其物流網絡實現對商品的快速分撥與配送,這與電商的核心業務類型完全不同,他們雖處于同一條供應鏈,但電商的本質是依托網絡,對商品進行采購與推廣、建立和管理銷售渠道、對資金進行風險控制等,重點仍然側重于商品銷售和客戶的維護、豐富商品種類、合理布局網頁頁面、激發用戶消費沖動等,只是在銷售的末端需要利用物流特別是快遞來完成交易活動的最終完結,即快遞和電商實質是在業務上充分互補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業態,兩者在管理模式、制度、流程、人才等各方面都完全不同。快遞企業如果要涉足電商特別是跨境電商,相當于進入一個全新的行業,并且是一個全球性的行業,在這個全新的行業里,快遞企業原有的管理系統、制度、管理理念、經驗、知識與技能體系等均不適用,需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體系、制度,配備一套新的專業人馬,熟悉新的行業規則、流程,掌握新的專業知識、技能及運營技巧等,這對于原來處于供應鏈末端、管理相對粗放的快遞企業來講,無疑是一道最大的屏障。如某知名快遞企業在涉足電商后,由于對電商行業的具體運作并不熟悉,導致其無法聚焦核心業務,戰略的持續性也相對較差,最終成為公司運營的一塊短板。
2.2 在企業經營理念及盈利模式轉變方面存在很大不同
一直以來,快遞行業都是以低成本經營策略取勝,運營過程中,以“貨”為中心,通過標準化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其制定的各種KPI考核指標重點圍繞貨物送達的時效性、安全性展開,而對貨物內在的品質及客戶的消費喜好并不關注。而跨境電商面對的卻是不斷變化的個性化的市場需求,更強調以客戶為中心,重點圍繞客戶的購物體驗和訂單進行各項經營活動,這與單純從成本角度考慮的快遞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盈利模式具有很大差別。很多傳統快遞企業對跨境電商的具體運營并不十分了解,如果仍用原來的快遞行業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來管理跨境電商行業,勢必帶來巨大的經營風險。
2.3 核心競爭力不足于與現有競爭者展開正面競爭
目前國內電商行業的發展已日趨成熟和飽和,在消費者群體中已形成良好的口碑和一定的消費習慣,同時,不管是國內電商業務還是跨境電商業務,對同一家電商企業而言在具體運作模式和運作技巧方面很容易借鑒和復制,因此,許多國內發展已比較成熟的電商企業在跨境電商成為“走出去”、“互聯網+”等國家發展戰略時,很容易快速響應,搶占先機,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經營優勢和經驗,成為跨境電商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如京東全球購、天貓國際及蘇寧海外購都是借鑒并復制了其國內的運營理念和經驗,形成較具特色的“海外直采+開放平臺”模式、純平臺模式和“自營+平臺”模式,擁有自己獨有的核心競爭力。此時快遞企業進軍跨境電商行業,勢必會與這些先入者形成正面的激烈競爭,不管是跨境電商業務還是互補性的快遞業務在競爭過程中都會受到現有競爭者及潛在競爭者的直接沖擊,且不說快遞企業能否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現在電商企業展開競爭,但就其最擅長的核心業務——快遞業務,也可能會因此丟掉半壁江山,這從京東自建物流、阿里布局菜鳥工程都可窺見一斑。
2.4 國際化運營的能力和經驗比較缺乏
國內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基本上都是首先發展國內快遞業務,在此基礎之上布局國際物流,最后利用自身物流網絡和客戶資源優勢開始涉足跨境電商,因此,對快遞企業來講,必須同時具備國際化的物流運營能力和國際化的電商運營能力,除要解決國際貨源的采購和倉儲等物流問題外,更需要解決國際貿易清關、各國語言文化交流與溝通,以及國際采運配供應鏈網絡與平臺的掌控等一系列國際化運營和管理的問題,而一直以發展本土快遞業務為主的國內快遞企業,在這一方面經驗明顯不足,如部分快遞企業投資的電商平臺就由于在國際化產品運營方面缺乏相關經驗,如今在經營上已面臨窘境。
2.5 運營資金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
對于本身屬于勞動密集性和資金密集性的快遞企業而言,從事跨境電商還面臨龐大的運營資金問題,電商經營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要做到一定規模必須有大量投入,快遞企業如果再涉足跨境電商,巨大的資金投入勢必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壓力,因此,不具備成本優勢的快遞企業如果進軍跨境電商行業,其運營資金控制方面也存在較大風險。
2.6 既懂國際物流又懂跨境電商的綜合性人才嚴重不足
2016年3月,國內民營快遞大佬順豐速運著力打造的電商平臺順豐優選再次換帥,這是自2012年上線以來短短4年間順豐優選的第四次換帥,據分析,缺乏既懂物流又懂電商的綜合性專業人才團隊是其根本原因[4]。雖然物流方面具有很能強的優勢,但做電商則需要整合物流、產品及營銷等一系列供應鏈難題,這對原本從事物流行業的管理層人員來講具有非常大的挑戰。涉足跨境電商對快遞企業來講雖然在物流配送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其對國際供應鏈的管理要求更高,從貨源組織到產品營銷再到繁雜的國際貿易清關程序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國際化、專業化的復合性人才支撐,這些跨境電商人才既要有“淘小二”的電商功夫,又要有國際貿易的相關技能,不但要懂各國貿易和電商平臺的相關運營規則和具體操作,還要對外國語言、文化、人文、心理、溝通技巧等全面了解甚至精通,甚至對國外政策、知識產權、區域習慣等也要了如指掌。而目前,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企業招不到合適的跨境電商人才,很多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甚至由于缺乏這類綜合性的跨境電商人才而導致其業務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高等院校雖然開設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和物流等專業,但跨境電子商務屬于交叉性學科,專一的專業背景和技能并不能有效地保證跨境電商企業對復合性、綜合性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
3 我國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的基本策略
據美國知名數據分析咨詢公司Forrester Research調查數據顯示,在跨境網購消費上,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網購市場,雖然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面臨著諸多風險,但在跨境網購成為消費者的一種消費常態且眾多知名電商企業如京東、阿里、亞馬遜等都已開始自建物流體系的背景下,國內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也成為未來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3.1 與現有知名電商企業結成戰略聯盟
雖然跨境電商呈現爆發式發展的時代機遇,但鑒于國內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存在的種種問題,我們認為國內快遞企業要想涉足跨境電商,首先保持自己的專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以此基礎之上,利用自身在倉儲、配送、客戶等方面的專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與現有知名電商企業在物流特別是網購商品送達的時效性、安全性、退換貨的便利性等方面的軟肋形成優勢互補,與其結成戰略聯盟,以跨境電商企業和快遞企業為兩大核心企業整合跨境網購商品的采購、存儲、銷售、配送及管理等整條供應鏈,在物流、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方面形成全面融合,使各自的優勢發揮到極致,成為同呼吸共命運的戰略聯盟體。
3.2 建立海外專業倉儲配送中心,解決境外商品采儲配問題
對于跨境電商而言,海外商品的集配是其最大的短板,而快遞企業可以利用自身在專業化的分揀、倉儲、配送等方面的優勢,在跨境電商的主要貨源地建立海外專業的倉儲配送中心為跨境電商企業解決這一難題。海外專業倉儲配送中心最大的優勢就是客戶下訂單后,跨境電商采用傳統外貿的方式將采購的商品批量發貨到海外倉儲配送中心,然后商品通過海外倉儲配送中心實現本土化的集貨、存儲、分撥、配送以及退換貨等一系列物流方面的服務,通過雙方信息的互融互通,可以對跨境電商的需求實現快速響應,時效快、效率高、成本低,管理難度降低,客戶滿意度提高,從而增強海外網購消費者對跨境電商和快遞企業的粘性,提高復購率,形成良性循環。但在建立海外專業倉儲配送中心時,需要注意的是其主要適用于不易壓貨、銷量大、周轉快的熱銷產品,否則會造成庫存成本的上升,同時,對跨境電商企業的庫存管控、營銷管理和信息的互融互通要求較高,需要雙方高度互信。
3.3 整合優勢資源,從通關業務入手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各目的國在海關查驗方面都加大了力度,而由于相關跨境電商的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監管、結匯、稅收方面也沒有形成統一、穩定的適用制度,跨境網購的個人消費和一般貿易的稅率又不一樣,這給跨境電商商品的關稅征收,檢驗檢疫造成一定的困難,對貨物的通關形成了很大阻礙,買家棄貨、引起糾紛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果快遞企業能夠將自己掌握的跨境網購消費者的信息和運輸數據與跨境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和貨品信息及海關各口岸的數據進行有效對接、整合,則能大大提高跨境商品的通關效率,無論是對跨境電商企業,還是海關、跨境網購消費者都不無裨益[5]。
3.4 建立銷售終端線下體驗店,提高跨境網購消費者的線下體驗
除了物流環節,由于網上銷售的獨有特點,網購消費者只能憑借商品的圖片、介紹和用戶的反饋信息等來確定其購買行為,加之跨境網購過程中存在的語言習慣、文化差異等因素,造成跨境網購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相對實體店來講并不太好,而建立銷售終端線下體驗店為跨境網購消費者提供如實體店般的購物體系則是快速提高跨境電商消費者購物體驗、增強客商信任的一劑良藥。快遞公司可以綜合利用自己的配送網點,將跨境電商商品的售后如產品的安裝、調試、維修、退換貨及逆向物流等進行有效整合,建立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切實解決消費者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提高跨境網購消費者的線下體驗,增加客戶的回頭率。
參考文獻:
[1] 佚名. 跨境電商2015年增速超三成 有望成外貿增長新引擎[EB/OL]. (2016-02-23)[2016-04-15]. http://kuaixun.stcn.com/2016/0223/12592307.shtml.
[2] 黎彩慧,張開旺.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J]. 現代商貿工業,2015(23):71-74.
[3] 佚名. 快遞進軍海淘,電商急忙“插腳”[EB/OL]. (2014-04-11)[2016-04-15]. http://www.sd566.com/zhuzhan/wlzx/20140411/12774.html.
[4] 佚名. 四度換帥折射順豐商業困局 不差錢差人?[EB/OL]. (2016-03-09)[2016-04-15].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309/n439833298.shtml.
[5] 張梅. 我國快遞企業涉足跨境電商的風險及切入點分析[J]. 對外經貿實務,2015(1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