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蕾
[摘 要] 實踐教學資源的充分開發與有效利用,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需要,培養綜合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但是目前,各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在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需要采取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 學前教育;實踐教學;資源開發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16) 08-0108-02
一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意識不強
長期以來,教師習慣于做知識的傳授者,而不是教學的研究者;習慣于將教科書作為單向傳遞信息的工具,而不是師生互動的“活性因子”;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習慣于進行教材文本的解讀,完成教材指示的實踐任務,接受已有的教學資源,缺乏開發和利用實踐教學資源的意識和主動性。這樣一來,周圍大量鮮活的教學資源進入不了他的視野,各類教學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得不到挖掘,更談不上去整合、利用周圍的資源,這一方面造成了實踐教學的單調枯燥、形式單一,另一方面又導致大量的實踐教學資源被閑置與浪費。
(二)實踐教學資源的內容匱乏
實踐教學資源是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實踐教學材料與信息的來源,實踐教學資源應該是一切可以利用于實踐教學的物質條件、自然條件、社會條件以及媒體條件。一直以來,我們較多關注校內資源(如學前教育專業院校及各種幼教機構和幼兒園資源),較少關注校外資源(如家庭和社會資源);較多關注現實資源,較少關注網絡資源;較多關注知識能力資源,較少關注情感價值資源;較多關注教師資源,較少關注學生資源,較多關注靜態資源(已有現成的資源),較少關注動態資源(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的生成性資源)等。而后者廣泛存在于學生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對學生產生直接、深刻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對這些資源的忽視,造成了實踐教學資源的內容片面和貧乏。
(三)實踐教學資源的挖掘力度不夠
盡管各類資源廣泛存在,但不少院校對它們挖掘力度不夠。從范圍上看,實踐教學資源廣泛的內涵和外延沒有的得到積極有效地撲捉,學校、家庭、社會中的人力、物力與自然資源沒有充分地作為有效的實踐教學資源加以利用;從形式上看,實踐教學資源零星分散、片塊分割,在“寬度”和“深度”上有不足;從人力使用上看,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沒有形成整體效應,參與的人數、范圍、頻率、程度和質量參差不齊;從物力財力的投入來看,各校由于重視程度不夠,相差懸殊。實踐教學資源的挖掘力度不夠,造成實踐教學資源總量的薄弱。
(四)實踐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
對于已經形成和存在的教學資源,不少院校和教師或是重視程度不高,或是由于溝通不足等原因,沒有積極地加以利用。首先是對實踐教學資源缺乏整合。有效的實踐教學資源需要以廣闊的自然和社會作背景,與家庭、學生的實際廣泛密切聯系,而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缺乏多途徑的整合,使得學生無法獲取豐富的教學資源。其次,教師之間缺乏應有的合作溝通。教師在教學資源開發方面的經驗教訓、疑惑問題、感悟智慧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碰撞交融,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借鑒、交流的平臺匱乏,沒有溝通的暢通渠道。再次,實踐教學資源缺乏共享機制,實踐教學資源的網絡交流平臺和現實共享渠道尚沒有充分建立,大家進行的是分頭行動、分散作業,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和目的性還有待于凸顯。而實踐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導致實踐教學資源的浪費。
二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
(一)轉變觀念: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意識
為了有效地開發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教師必須轉變原有的教育觀念,用發展的、綜合的、系統的觀點重新認識實踐教學資源,了解實踐教學中潛在的亟待開發的資源,善于選取對學生發展有利的資源,把握開發這些資源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意識。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資源是多樣化的,不僅是“物”,而且是“人”和“事”,乃至文化與制度、信息技術等,都可以是實踐教學的資源。所以,在觀念上要突破傳統的固有實踐教學的模式,合理利用和開發多種形態的教學資源,用來服務于實踐教學,提高實踐教學的效率。
(二)強調人本:注重對人力資源的開發
1 教師資源的開發
實踐教學資源的使用是依賴于教師來完成,所以應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熟悉幼兒園教育的高素質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可根據實踐需要,培養具有雙師素質的校內專業教師,或聘請優秀的幼兒園一線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輔導老師。這些老師深入學前教育一線,了解學前教育的現狀,能從一線選取豐富生動的實踐素材進行教育,帶給學生實用而具體的經驗,能給予學生更貼近實際的指導。
2 學生資源的開發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實踐的主體,實踐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可以通過組建學生實踐互助小組,積極開發學生自身的資源。比如在幼兒園參觀考察、參與活動(如兒童節活動、主題活動等),或者在課堂模擬學習(如互相扮演教師和幼兒)的過程中,互助小組的同學互相學習、探討、分析,發現自身問題和不足,互相幫助、配合,提升自身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認識變得更為準確和深刻,為以后開展適合學前教育的活動奠定基礎。
(三)拓展功能及領域:多方教學實踐資源的開發利用
1 學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場所主要集中在教室、琴房、舞蹈房、畫室、表演廳等地。比如在教室里學生進行模擬實踐教學活動;在琴房、舞蹈房和畫室里學生進行藝術技能訓練;在表演廳里學生們進行藝術表演等。今天,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應該積極建設各類實習實訓室,比如模擬幼兒園活動室、兒童玩教具制作與展示室、嬰幼兒衛生保健實訓室、兒童心理觀察室和微格教室等,這些實訓室能配合課程教學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實踐訓練。
2 幼兒園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以往,幼兒園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重要的實踐場所,學校往往會安排學生在幼兒園集中見習和實習。通過見習和實習,學生在真實的幼教情境中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熟悉幼教工作各環節,習得幼兒教育工作需要的各項教育技能。現在,我們還可以更充分利用幼兒園資源,可以安排學生在幼兒園進行單獨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3 家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家庭是學前兒童生活的重要場所,深入家庭了解更多學前兒童的情況,有助于將來有效地實施對幼兒的教育。學生可以通過“結對子”活動與學前兒童家庭建立合作關系。學前兒童家庭為學生提供觀察學前兒童與個別化教育實踐的場所,學生為學前兒童家庭提供盡可能多的專業幫助,和父母一起帶領孩子進行游戲、戶外活動和參觀等各種有意義的活動。
4 社會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現在社會教育機構普遍設立,如青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宮、兒童圖書館、博物館、特殊教育學校等,這些機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資源,可以成為我們教學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可要求學生到這些社會教育機構中進行“志愿者”活動,一方面服務社會,另一方面在與諸多兒童進行接觸的過程中更了解兒童,獲得與兒童交往的經驗,培養職業能力,為將來成為綜合實踐能力強的優秀學前教育工作者打下基礎。
5 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網絡資源以其快捷、方便、全面、開放的優勢,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占據了廣闊的空間,成為信息的來源主要渠道。學校要充分認識網絡資源對廣大學生的吸引力,選擇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有幫助、有價值的網絡信息資源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加大校園網絡建設的力度,建設實踐教學網絡共享平臺;開辟師生互動平臺,把實踐教學重點、難點、熱點問題上傳網絡,進行網絡交流等;要加大對軟件的資金投入,以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管理: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資源開發的自覺性
1 鼓勵教師參加培訓
學校應該善于與校外教育機構建立聯系,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為教師提供多種參加校內校外培訓的機會,了解兄弟單位教師進行實踐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的經驗教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 調整學校評價制度
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轉變原有的評價觀念,結合本校情況,通過合理的評價制度,給予積極參與實踐教學資源開發和建設的老師認可和鼓勵。同時合理運用發展性評價等評價方法,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等進行過程性的、多元主體的評價,以便更好地促進其發展。
3 校際聯合
實踐教學資源的積累不應該靠個別學校、個別教師的“孤軍奮戰”,而是需要大面積的合作。因此,可建立“實踐教學資源研究共同體”,不僅限于學校內部,更主張校際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建立起學校內外、系統內外彼此溝通對話,充滿活力的研究共同體,克服“井底之蛙”的局限,獲得更開闊的視野。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院校要培養實踐型人才,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是其重要依托。在實踐教學中積極主動開發和利用實踐教學資源,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大批的高質量、高技能的學前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M].2011.
[2]梁周全.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全程實踐教學的模式建構[J].學前教育研究,2011(5).
[3]豐新娜.幼兒園實習教師與指導教師互動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4]劉廣利.論職業院校課堂教學資源開發的原則及途徑[J].職業教育與研究,2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