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員員,胡秀麗,鄭凱華,玉 珍
對西藏某高校學生感冒用藥知識認知及行為的調查
杜員員,胡秀麗,鄭凱華,玉珍*
(西藏大學醫學院,西藏 拉薩 850000)
目的 了解西藏大學學生對感冒的認知情況和用藥現狀。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對西藏大學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在感冒是否有自愈性方面,男生回答正確率為88.0%,女生回答正確率為80.1%;對用藥知識回答正確率為42.1%;大學生存在不良用藥行為,不良用藥率為52.1%。結論 大學生對感冒及相關用藥知識的認知存在誤區,有不良用藥等問題。
感冒;大學生;用藥知識;西藏
以感冒為代表的上呼吸道感染是醫院門診常見的疾病之一[1],季節交替時節其發病率顯著上升,也是高校學生常見疾病之首[2]。西藏高原地區晝夜溫差大、干燥、多風寒冷,加上低壓低氧,增加了感冒的罹患率。70%~8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且有自愈性[3,4]。本文調查了解西藏地區大學生對感冒的認知程度、用藥知識的知曉程度以及用藥行為,以便為學校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1.1資料
調查對象為西藏大學自愿參與的在校生,有效人數中,西藏自治區學生546人,區外學生395;男生392人,女生549人;平均年齡(20.0±1.4)歲。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在西藏大學10個學院中隨機抽取3個,再采取隨機分層整群抽樣法選取若干個班級的979名學生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41份,有效回收率為96.1%。用Epidata錄入數據,SPSS 17.0軟件分析數據,以率表示計數,用卡方檢驗對數據進行分析。
(1)對感冒的認知方面:感冒的致病因素:26.9%的學生認為是由細菌感染引起,35.1%的學生認為是由病毒引起,還有38.0%的學生選擇不知道或其他選項。其中男生正確率為37.2%,女生正確率為33.5%,兩者差異無顯著性(P>0.05)。感冒是否有自愈性:83.4%的學生認為感冒有自愈性,其中男生正確率為88.0%,女生正確率為80.1%,差異有顯著性(P<0.05)。
(2)感冒用藥知識方面:包括藥物是否越貴越好、感冒藥是否有副作用、藏藥是否有副作用、抗生素是否縮短病程、打針輸液是否可以使感冒好得快等問題。問卷分析得到學生感冒用藥知識正確率為42.1%,詳見表1。
(3)感冒用藥行為方面:主要調查大學生是否存在不良用藥行為。問卷分析發現,調查對象用藥行為不良率為52.1%,尤其是在自行停藥方面,只有12.3%的受訪者能按療程服用藥物(見表2)。

表1 大學生感冒用藥知識知曉情況[n(%)]

表2 大學生感冒用藥行為正確情況[n(%)]
調查發現大學生自我藥療現象普遍。大學生的常用藥物有31.3%來自學校醫務室,33.0%來自藥店,8.6%為自行儲備,14.8%來自診所,12.3%來自醫院。從調查結果來看,約有1/3的學生感冒時有自我藥療現象,醫務室是學生在校方便可靠的用藥來源。大學生自我藥療現象是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改善及社會發展而出現的,現在的大學生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有著較高的需求。
本研究中的大學生用藥知識回答正確率低于程菊斐等的調查(72.64%),用藥行為不良率高于其調查(40.78%)[5]。有71.7%的大學生在藥物價格與藥效關系方面回答正確,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藥品價格有理智的理解。但對抗生素治療感冒可以縮短病程、打針輸液比口服藥物效果好及對藏藥的認識上尚有不足,回答正確率分別為31.1%、17.5%、28.4%。在藥物使用途徑方面,必須注意當藥物無效、藥效不明顯或其他嚴重情況下才考慮肌注和靜脈用藥[6,7]。有21.1%的藏族學生認為藏藥有毒副作用,而且漢族和其他民族學生中有38.1%的認為藏藥有毒副作用。臨床觀察表明感冒無特效藥,臨床上以對癥治療為主,普通感冒在沒有確切細菌感染的證據下使用抗生素會導致體內菌群失調、破壞機體免疫力、細菌耐藥以及出現藥物不良反應[8~10]。大學生日常用藥行為中存在隨意改變藥物劑量、濫用止痛藥、多藥聯用以及隨意自行停藥等不良用藥問題,這可能會導致病情反復、延誤和并發癥。研究表明,由于感冒的自愈性,選擇感冒用藥種類宜少,用藥次數應不超過4次/天,否則藥物不良反應率將大大增加[11]。大學生用藥依從性低可以從隨意自行加大藥量和隨意自行停藥兩個方面看出,尤其是隨意自行停藥方面,只有12.3%的受訪者能夠完全按照醫囑或說明書合理用藥。
本研究中的高校大學生感冒用藥知識比較缺乏,不良用藥率較高,男女生之間也有差異。大學生感冒等常見疾病用藥知識亟待普及,應加強用藥知識教育,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減少不良用藥行為,為大學生的日常健康提供保障。
[1]馬家猛,宋勤.我院門急診上呼吸道感染處方用藥調查分析[J].中國中醫藥,2010,8(16):148-149.
[2]王瓊波,石曉,魏永義.大學生健康狀況及常見疾病調查[J].中國醫藥導報,2009,6(26):120-121.
[3]徐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與病理學[J].社區醫學雜志,2011,9(1):68.
[4]周菊華,李云飛,干旭輝.大學生上呼吸道感染及用藥知識調查[J].醫藥世界,2009,11(8):478.
[5]程菊斐,鄭國姣.大學生安全用藥知識及行為調查[J].浙江預防醫學,2014,26(9):962-964.
[6]何明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與預防[J].社區醫學雜志,2011,9(1):71-72.
[7]謝亞清,胡鳳君.高校學生藥品知識與用藥行為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21):4449-4450.
[8]趙光祿.高校學生使用抗生素的誤區及預防措施[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17(8):54-56.
[9]曾量波,畢嘉欣,李燕寧,等.靜脈用藥對上呼吸道感染治療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0,31(19):2533-2535.
[10]郭東英.呼吸內科抗生素用藥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3):7042. [11]王衍洪,李海燕,陳平,等.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因素與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21):15-19.
(*通訊作者:玉珍)■
G479
B
1671-1246(2016)17-0119-02
注:本文系西藏自治區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141069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