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彩虹
摘 要: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點在于強化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隨著目前新課程標準教學改革的推進,對與初中學生在化學學習上綜合知識運用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對教師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方法要求也越來越靈活,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學措施就直接影響新課標下初中化學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
關(guān)鍵詞: 教學方法 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我國推行基礎(chǔ)教育改革的思路自進入21世紀以來被人們熱議,從2001年5月29日國務院作出《關(guān)于基礎(chǔ)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起,距今15年的教學改革推進過程中,我國教育思想與教育理念發(fā)生巨大改變,在基礎(chǔ)教育方面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培養(yǎng)有更高要求。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而言,就需要結(jié)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初中教學階段的特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的推進。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定位分析
我國對于化學知識的教學,遍及基礎(chǔ)教育的各個階段,在小學教育中的《自然與科學》部分有著零散的化學知識分布,真正形成化學知識系統(tǒng)教學的階段,依舊是以初中的教學階段為主,所以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定位分析尤為重要。
1.初中化學實驗應當注重對于學生的啟蒙教學。
初中是學生正式系統(tǒng)地接觸初中化學實驗知識的開始,做好初中階段化學實驗課程的啟蒙教育將直接影響學生后續(xù)化學知識更系統(tǒng)的學習。正如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洛克所說:“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結(jié)合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實驗準備工作細節(jié),都能夠極大影響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的習慣及化學課程學習的思維方式,從而影響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的目標。
2.初中化學實驗應當注重對于學生興趣的開發(fā)。
相對于化學知識理論的教學而言,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更加直觀地將化學知識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在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新鮮事物知識的接收程度保持較濃厚的學習興趣,正如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所說:“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lǐng)域推廣到無數(shù)事物上去。”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對學生在初中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習動力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因而注重對于學生興趣的開發(fā)與引導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重要著眼點。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策略
1.加強德育知識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
化學知識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不僅利于社會科學的進步,更利于人們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反之則產(chǎn)生重大的社會弊端,因而樹立學生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不僅是對學生學科知識掌握的負責,更是對于學生安全的負責。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一些危險性的化學用品已經(jīng)被少量運用到化學實驗之中,例如試管的加熱行為,硫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等,在操作過程中如若沒有正確的學習理念,則必然會對學生與社會造成巨大傷害。例如2015年所發(fā)生的復旦大學投毒案即是如此,學生將含有劇毒的實驗用品用作傷害同窗的工具,在其實驗知識的運用上而言不失為一種完美的表現(xiàn),但在其行為后果上而言則是嚴重違背社會道德及法律,足以看出目前我國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德育引導的空白。
因而,在初中實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引導極為必要。教師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化學實驗的劇烈反應引導學生重視實驗用品的危險性,引導學生對實驗用品有著清晰的辨別,例如通過對一氧化碳、硫化氫、氯氣等初中化學知識中有毒物質(zhì)的實驗反應,引導學生對于其危險性的認知。另一方面,進行必要的素養(yǎng)知識教學,通過如居里夫人、侯德榜等知名化學家的化學實驗故事分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化學學習觀點與道德引導。
2.加強初中化學實驗室的建設,確保學生化學實驗的開展。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加強初中化學實驗室的建設就是對于學生化學知識實踐開展的平臺保障。在目前的初中化學實驗課程中,基于地區(qū)教育投入的差異現(xiàn)狀,大部分學校初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依舊是通過教師在常規(guī)教學課堂之中的實驗演示完成,學生自主的實驗操作僅限于基礎(chǔ)簡單的實驗部分,例如對試管加熱,滴管使用等基礎(chǔ)的化學實驗,學生缺乏對于初中化學實驗的操作空間,局限了學生實際動手的能力。
加強初中化學實驗室的建設是對學生實驗課程學習保障,學校與教師應當從啟蒙學生與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兩個角度,進行化學實驗平臺的搭建。首先,增加適當?shù)某踔谢瘜W實驗設備投入,確保學生能夠參與到初中化學實驗中。例如,搭建專業(yè)的實驗室而非在普通的教室中開展實驗教學,配備充分必要的實驗設備,確保學生具備參與到實驗過程中的基礎(chǔ)而非通過教師的演示完成實驗的理解。其次,轉(zhuǎn)變實驗教學方法,以實驗任務布置、學生自主實驗開展、教師實驗監(jiān)督指導、實驗總結(jié)的順序模式,加強與引導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通過學生自主參與到初中化學實驗的探索中,完成學生自主性、積極性的引導,以此強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
3.開展探究式的實驗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化學學習方法。
在目前的初中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驗操作更多的是根據(jù)教師所教授的實驗流程完成,學生完成化學實驗的方式僅僅是通過對于教師實驗流程的復制,對學生帶來照本宣科學習方法的誤解,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導與學生化學學習方法的樹立。因而,改進學生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方式就顯得極為必要,例如以氧氣的實驗室制取為例,教師往往將氧氣的性質(zhì)進行知識講解后,會進行具體實驗的步驟解讀包括實驗器具的組裝、過氧化氫溶液及二氧化錳等實驗材料具體的運用比例進行細致步驟的羅列后,學生通過流程一步一步實施,學生在效仿過程中進行思考。而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執(zhí)行,則是可通過改變實驗的順序進行探究式教學,比如教師進行關(guān)于氧氣及實驗材料的特性講解之后,由學生根據(jù)實驗指導流程自由的選擇制取方式進行制取,在通過教師的監(jiān)督與總結(jié)完成氧氣制取的實驗,讓學生保持疑問探究的狀態(tài)而非照本宣科的實驗態(tài)度進行實驗,以引導學生化學學習方法的形成。
三、結(jié)語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利于學生對初中化學知識更直觀的學習與理解,在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長期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的逐步轉(zhuǎn)進豐富初中實驗教學改革的內(nèi)容。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能力的提高,不僅掌握單一實驗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道德及學習方法,以此推動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方仕忠.初中化學分享式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
[2]單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學周刊,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