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瑞
摘 要: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不僅會使小學生感到學習枯燥,從而使小學生學習效率降低,還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授課效果。導學式教學方法可以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本文圍繞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進行導學式教學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導學式教學 應用
伴隨著現代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教育教學模式在不斷革新。小學階段是人生學習的重要時期,而小學數學作為整個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同樣也在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改革,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現代教學模式的發展步伐。
導學式教學方法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多帶來的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接受效果差、興趣缺失等一系列問題。那么,什么是“導學式教學法”呢?導學式教學法,簡單來說,就是在課堂中老師利用引導教學式的授課方法進行教學,進而提高學生自覺主動學習的效率及高效完成教師課堂授課的教學方法。那么,小學數學教師該如何運用導學式教學呢?
1.導學式教學的意義
1.1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老師通過對小學生的合理引導,讓小學生主動地做他們喜歡的事情,進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1.2促進老師與學生進行探討交流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一起進行數學課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老師要對小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指導。例如,老師直接與學生交流,把課堂上學習的內容與生活實際加以聯系,讓小學生獨立思考,運用小學生本身的豐富想象能力進行課堂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設定一定的學習資料,比如,讓小學生看圖片,提供一些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動畫等。這樣,運用不同的數學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堅持小學生作為教師教學中心,時刻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提前為學生做好學習準備,進而讓學生準確闡述自己的觀點。
老師與學生積極共同地進行數學教學討論,不僅可以讓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融會課外與課內的數學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能力。
1.3促使小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是導學式教學的一大優點。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實踐能力。導學式數學教學方法需要小學生在熟練掌握學習知識的基礎之上,合理使用學到的知識,在碰到問題時努力克服,有信心、有勇氣地去挑戰,主動地解決問題,進而使小學生解決問題的水平得以提高。
1.4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小學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要仔細傳授給小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應該讓小學生學會怎樣進行學習。小學數學學習時期是學生打基礎的時期,老師應該主動積極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特點,教師要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合理的數學教學,從而促進所有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2.導學式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2.1新課導入同樣重要
導學式教學方法中,新課導入是十分關鍵的。新課導入一般都采用情景導入的模式,這就要求老師依照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教材的重點方面等不同的導入方法進行情境創設。
在進行新課教學時,教師運用導學式教學設定情景進行新課導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對新課的熱情。
2.2教師指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質疑
對教學內容精心的準備、合理的設定問題是小學數學教師必備的工作。導學式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提前設定一些問題,把小學生帶到問題中,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積極地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的能力,這樣可以讓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學習。
2.3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
忽視小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是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一個弊端。理論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小學生只有理論基礎,而不進行實際應用,學到的知識就一定不扎實。
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上課所學知識合理地過渡到實際應用中。通過他們實際操作進行問題研究,從而解決問題,這樣,小學生才會對所學知識記憶深刻。比如在學完《數據的整理和表示》這一節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自己家里一周花銷的統計整理,怎樣消費才能更節省,等等。通過課后讓學生與實際生活聯系,不僅可以充分增添小學生學習的樂趣,還可以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從而發揮導學式教學的作用。
2.4積極進行課堂總結
教師要經常進行課堂總結,可以使小學生更系統地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鞏固學習內容。課堂總結有許多優點,比如引導學生思索,進行研究;加深知識理解,增強學生能力,等等。
當然,教師課堂總結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以提出問題的方式進行總結:怎樣用方程進行實際運用?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優點是什么?還有做比較的方式進行總結:多邊形的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每一種多邊形的面積求解方式為什么不一樣?無論何種總結方法,只要可以使學生理解深刻、積極學習的方法就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2.5引導學生課后復習
課堂內容的學完并不代表學習的結束,小學生如果不進行課后鞏固復習,那么他們就會很容易地忘記今天所學。
因此,注重課后鞏固復習,是小學教師引導學生要做的重要功課,教師可以通過留一些課后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鞏固所學內容,從而使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教師合理運用導學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的核心,而教師本身只起到指導作用,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將導學式教學方式運用到現代小學生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達到高效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黎陽.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