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韞
摘 要: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中的重點科目,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對學生未來的能力和發展有極大影響。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改革,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上都與傳統教學模式有很大改變。本文從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現狀出發,分析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教學模式下,閱讀的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無法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同時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基于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從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技巧的指導、閱讀氛圍的營造等方面提出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
1.革新教學理念,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所以一直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學生閱讀興趣不濃厚。只有當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才會深入探究和理解文本要表達的內容。為了讓學生產生閱讀興趣,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進行《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時,文章開始的一大段景色描寫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沒有太大吸引力,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思路,先向學生介紹課文中提到的“米粉”、“桂花糕”等食物,并向學生展示這些圖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被這些圖片吸引,在課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精講課文的環節,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桂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對桂林的風景有直觀了解。在課后延伸的環節,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思考桂林的景色與家鄉的景色有哪些不同,并用幾個詞語概括家鄉風景的特點。
通過這種創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在課文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加強學法指導,掌握閱讀技巧
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首要的就是提高學生閱讀技巧,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教師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學生閱讀技巧:
首先,教師應當優選閱讀的書籍,讓學生通過高質量的閱讀實現閱讀水平和欣賞能力的提升。閱讀的過程也是讀者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的過程。一本良好的書籍能夠給予學生心靈上的啟迪,為學生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地選擇適合的書籍,幫助學生辨別其中的精華和糟粕。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推薦一些與他們能力相當的國內外名著,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陶冶情操,提高鑒賞能力。
其次,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訓練,從語法、詞匯、句子等多個角度系統地對文章進行分析和解讀,幫助學生把握文章整體框架,了解文章的結構組成。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在閱讀內容上可以以精簡的詩歌、短文、童話故事為主,對于高年級學生則可以讓他們自主選擇想要閱讀內容,逐漸提高其閱讀鑒賞能力。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行閱讀經驗交流會,鼓勵學生分享在閱讀過程中的收獲和體驗,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擴大閱讀面,還能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總結能力。
這種教師推薦與學生自主選擇的閱讀模式既能滿足教學的要求,更能滿足學生自身的閱讀需求,促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3.詳略得當
閱讀的形式主要可以分為精讀和泛讀兩種。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和教學要求,需要對這兩種教學方式進行合理選擇。這樣既能確保教學質量,更能提高教學效率。文學名著大多是經過歲月的沉淀而保留下來的,這些作品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背后都可能蘊含豐富的內涵,值得學生細細品味。再加上文學名著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創作背景,學生必須做好課前的準備和預習才能讀懂這些文章背后深層的含義。因此,對于文學名著而言,適宜采用精讀方式。對于一些趣味性的文章只需要淺嘗輒止,主要用于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
4.做好讀書筆記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分為幾個階段的。最初級的階段是對內容的簡單記憶,之后再發展為能夠對閱讀的內容形成自己的思考。最后是對內容的真正領悟和綜合應用。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實現這三個階段的合理過渡。在這一過程中,讀書筆記的摘抄能夠取得良好效果。
在第一個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名言佳句的摘抄。在摘抄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對這些句子產生深刻印象,并產生自然的聯想和思考,理解應用能力較強的學生甚至還能在習作中應用這些句子。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在日常閱讀過程中養成做筆記的習慣,遇到自己覺得好的表達要及時記錄下來,并進行定期復習和閱讀,加深印象。對于自己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也可以記錄下來及時詢問教師。例如,《小王子》是很適合小學生的讀物,教師在向學生推薦這一作品時可以對其中經典的句子進行講解。像“星星發亮是為了讓每一個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星星”這樣的句子就可以讓學生記錄下來,并進行反復閱讀和品味。
5.鼓勵拓展閱讀,營造閱讀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使學生閱讀的外在影響因素。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各種類型的閱讀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定期在班里開展“讀書分享會”、“讀書演講比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教師還可以在班級的一個角落建立一個讀書角,學生可以將自己看過的覺得有趣生動的書籍放到讀書角中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在濃厚的閱讀氛圍中,學生會更加自覺地投入到閱讀過程中。
6.結語
加強小學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綜合素質有較大的影響,教師必須重視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為學生組織各種類型的閱讀活動,并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籍及閱讀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敏.簡論在新課標指導下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的變化[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1):39-41.
[2]孫忠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05):56-57.
[3]魏勝奎.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文理導航,2010(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