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星星
新課程規定:識字、寫字、閱讀、寫作是小學教育第一階段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所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都在識字教學上。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一些合理的教學方式,把教學模式變得豐富多彩,把識字直觀化、實物化。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多樣的,尤其是游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采用“游戲識字”的教學嘗試,讓學習從一件單調無趣的事變為一件快樂主動的事。
1.游戲識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識字的基本內容是在小學教學中,利用小學生常見的游戲方式,讓小學生主動地學習,讓小學生有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興趣,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把游戲和識字有機結合,合理運用,讓學生的學習態度在教師的引導下有大的好的轉變。在學習中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在游戲樂趣中學會學習,把課堂變為一個趣味繽紛的世界,動靜結合,創造節奏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都在討論這句話。低年級的學生年級小,認知性不高,本性是很活潑的,愛玩,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展示自己,所以教師要努力抓住這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借助學生喜歡的方式展開教學。
例如教師可以與學生做個“火眼金睛”的游戲。孫悟空是每個學生都會喜歡的動畫人物,教師可以找一些孫悟空的圖片,然后準備一些卡片。具體過程:教師展示兩個形近字“大”和“太”,提問學生這兩個字的區別在哪里,誰的眼睛和孫悟空眼睛一樣能發亮,學生在聽到老師的提問后,可以舉手回答。答對的學生,教師和學生一起說:“×××的眼睛真是亮。”答錯了,教師和學生可以回答:“×××是個小馬虎。”借助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導學生識字,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游戲教學,化抽象為形象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時的慣用思維就是把東西形象化,所以在對學生的識字教學中多采用抽象的學習方法,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變低,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思維能力會有阻礙。如果采取直觀教學方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教學生字時,對漢字所要描寫的事物,可以把事物直接給學生,讓學生把實物和漢字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把生字放在游戲中,讓學生準確把握生字的意義。教師可以設置“連連看”這樣一個游戲,先準備一些水果類的圖片,有條件的還可以準備實物。對于小學生來說,對水果還是比較熟悉的,肯定都愛吃水果,但是在漢字的書寫上就不一定知道。所以教師可以把水果的圖片擺出來,再把相對應的漢字的卡片準備好;也可以叫一個學生上黑板把水果和對應的漢字用線連接起來,完成連連看的游戲。連接正確,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連接錯誤了可以請下一位學生回答。低年級學生的認識能力都不是很強,但對事物認知都是直觀的、簡單的,把事物的形象直觀展示給學生,再結合“游戲識字”,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會很快提高,激發學生的學習力量。
3.游戲教學,調動學生感官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上課時間長了學生的身心會感到疲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發揮多媒體的多元化,把游戲放在多媒體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多樣化,應多運用一些動畫、圖片、視頻抓住學生的感官。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想一想”的游戲,首先利用多媒體設置一個簡單的圖片,上面有一些風景、人物等,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讓思維自由想象的游戲,讓每個學生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或者由圖片想到的東西,用漢字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要求比較高的游戲,但是讓學生根據圖片自由發揮,把看的東西描繪出來,這是對學生的漢字掌握情況的檢驗,讓學生自由發言,自由想象。教師也可以與學生玩一玩“班級好聲音的游戲”,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學唱一首歌曲,借助多媒體把歌詞顯示出來,讓學生邊學邊唱,這樣學生在學習一首歌的同時,對漢字的記憶和識別會很容易記憶,徹底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習識字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4.游戲教學,融入生活中
語文作為中國母語學習的基礎,每個人每天都在學習母語,所以把識字放在整個大的生活背景中,這對學生的識字教育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教師設置一個“寫名字的游戲”,在第一次見面時,可以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一張漂亮的紙上,然后讓學生相互認識和介紹,從而使學生在這個游戲中掌握很多字。教師可以在后面黑板上開設一個專欄“我是誰”的游戲,讓學生通過課外認識的字,由每個學生每天把學到的課外字寫在上面,讓學生交流學習,這樣會讓學生有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生識字的勁頭。
游戲教學作為教學的一種新的嘗試方式,在實際中還是很容易實現的。游戲識字不是單純地游戲,而是為了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和意識,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教師平時要多關注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把游戲與學生的興趣愛好聯系在一起,設計出一些科學合理的游戲幫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