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衛(wèi)軍
摘 要: 本文針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應用一題展開了較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與作者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教學策略,其中包括充分發(fā)揮出教育者的主導作用,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制定出合理化的評分制度等,以期對我國高中物理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提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 高中物理 教學模式 探究性學習
一、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
(一)提高物理課程的趣味性
探究性學習模式有別于以往那種“填鴨式”與“滿堂灌”教學方法,不是全程由教育者布置學習任務和教學問題,而是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學習問題,在教育者的引導之下搜集相關學習資料,并得出最終問題答案。此種學習模式更加新鮮有趣,有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
(二)提高教學方式的靈活性
探究性學習模式更加靈活多變,教育者可以按照當前教學內容與授課重點對教學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和改變。例如,針對某種探究活動進行某個物理知識的集中教學;或者針對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一些歸納式或類比式教學方法,讓整個物理課堂變得更生動有趣。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探究性學習模式能夠充分突顯出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育者可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指導和講解。整個過程中,學生不會受到教育者的干擾和影響,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學習程度自行選擇學習方式。例如,當學生想要針對某一個物理概念或原理進行驗證時,教育者就可以讓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操作,如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和問題,教育者就要引導他們針對自身不足之處做出適當調整和改進,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充分發(fā)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
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方法,雖然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教育者如果不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同樣無法將探究性學習模式的真正價值發(fā)揮出來。由于高中生尚不能夠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方位把握,因此經常會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溜號或各種各樣的問題,教育者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程度展開及時且正確的引導。日常物理教學中,教育者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創(chuàng)設出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讓他們在探究性學習模式中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如教授有關于摩擦力的課程時,教育者就可以拿出玻璃球,將其分別放到水泥地、沙地及玻璃板上,讓學生仔細觀察以后認真思考以下問題:運用相同的力道將玻璃球彈走,哪個場地的行走距離最大?順序是什么?這三個場地分別具有怎樣的特點?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下,學生會嘗試采用拉伸橡皮筋或傾斜加速的方式進行實驗,在有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讓他們更透徹地掌握摩擦力的規(guī)律。
(二)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性
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者需要盡可能將物理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到一起,讓他們可以將自己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順利應用到生活中,從根本上激發(fā)出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首先,教育者要在物理課堂中多引入生活情境,采用小組合作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其次,教育者可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布置課下的查找和交流任務,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搜集一些物理知識和物理信息,增強他們的交際能力與表達能力;最后,教育者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一些實踐活動與訓練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他們在教育者的引導和幫助之下更好地認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現有的學習模式。
(三)制定出合理化的評分制度
科學合理化的評分制度一方面能夠對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起到較好的提醒和糾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課程進行較好分配,不會讓他們因為過于重視實踐學習而忽略理論課程。探究性學習模式不僅十分符合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課程制定出的要求標準,還能夠滿足于高中生求知欲強且喜愛新鮮事物的特點,從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他們可以在脫離教育者“鞭策”的情況下主動開展自主學習。除此之外,探究性學習模式有著非常高的應用價值,教育者需要對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學習程度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之上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由教育者創(chuàng)設的各類教學活動中。相信在日后高中物理教學中,伴隨著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高中生一定會對物理課程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婭.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2).
[2]宏偉鎮(zhèn).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