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富強
摘 要:初中語文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中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對初中生今后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成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提高課堂效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初中語文課堂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文章對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習興趣;教學效率;策
初中生語文基礎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前提,初中生的語文基礎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由此可見,初中語文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充分激發初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結合教材,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提高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
一、轉變觀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教師要在課堂中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在新階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采用全新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往往把教材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新課程標準之后,教師需要轉變思想觀念,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一起平等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教師要正確科學地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要及時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的錯誤,讓他們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并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自己在課下觀察到的現象,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講究語言藝術
教師如果僅僅是簡單地平鋪直述課本內容,課堂則會沒有激情與活力,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生在這種課堂上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語文知識,深入淺出地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其學習語文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語文知識,促進其綜合發展。
在積極活潑的語文課堂中,教師要給予每個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引導和促進學生積極、認真地思考問題。學生不再同以前一樣,一味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語文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中,增加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和情感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參與意識。例如,在秋天到來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多到外面看看,欣賞外面的風景。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你眼中的秋天美嗎?”“描述一下現在秋天的景象”等問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對秋天進行贊美,將學生分組進行成果展示。這種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有效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的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提升。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教師要在課堂中設計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知識,在“快樂”中掌握知識。例如:《從現在開始》這一節課的學習,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對學生進行情景引導,講述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寓言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進入正式的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帶上動物頭飾,對森林王國中的動物進行角色扮演,并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表演。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愉快地進行語文學習,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為初中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其綜合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單一固定的教學手段很難保證初中生長期集中注意力學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合理、科學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使多種感官綜合應用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對初中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語文課本中“靜止”“枯燥”的畫面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以“動態”“圖像”的狀態展現給學生,學生會被聲音、圖像、動畫所吸引,可以加深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同時,可以鞏固他們所掌握的語文知識。
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不僅僅是一門需要研究的學問,還是關于語言藝術的探討,需要初中語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積極改變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確定和保證學生在初中語文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和引導他們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保證初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金榮.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23):44.
[2]蘭勇平.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2):95.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