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麗霞
摘 要: 本文闡述了企業質量管理的八項基本原則和要義,分析了班集體這一特殊群體,指出了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可以借鑒這些原則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達到班級管理的預期效果。
關鍵詞: 質量管理 原則 班級管理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绷晳T怎么養成,除了家庭教育外,班主任對班級成員習慣養成起關鍵作用。班級管理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基礎,每個班級穩定了,就有了全校的穩定;每個班級學風好,就有了全校的學風好;每個班級作風好,就有了全校的作風好。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是每個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企業質量管理基本原則可以為班級管理提供一種思路,值得在實踐中嘗試一下。
一、質量管理基本原則產生的背景
質量管理是企業的生命線,產品沒有質量的保證,在競爭中必然失敗。國際標準化組織對質量管理原則進行了廣泛調查,反復研究,不斷調整,早在1997年就從36個投票國以32票贊同4票反對通過了《質量管理原則》文件,它對所有管理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并在全球各種類型組織得到了廣泛應用。
二、質量管理基本原則在班級管理中的思考
原則一:以顧客為中心
要義:任何組織依存于顧客,因而組織應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需求,滿足顧客需求并爭取超過顧客的期望。
要全面理解顧客對組織提供的產品質量、價格、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要將這個需求和期望傳達至整個組織,并為此而努力。
思考:學校提供的產品為教育服務,這一產品對學生、家長、用人單位三類人群產生作用,他們都是我們的顧客??梢岳斫鉃閷W生是教育服務的直接顧客,家長是教育服務的間接顧客,用人單位是教育服務的最終顧客。
在班級管理中全面了解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對教育服務的需求和期望,并以此為目標,制定管理制度,努力開展各種有效活動,滿足顧客當前和未來需求,并爭取超過他們的期望。
原則二:領導作用
要義:領導者建立組織相互統一的宗旨、方向和內部環境,創造的環境能使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在所有管理工作中,領導作用十分關鍵,領導重視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本原則要求領導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了解組織的外部環境并對變化做出響應。要考慮顧客、員工、供應商、社會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明確提出組織未來的前景,指明方向,建立信任感,樹立積極向上價值觀和精神道德典范。要設立獎懲制度,培訓并指導員工,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組織實施。
思考: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領導者,責任重大,作用關鍵。班主任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建立信任感是有效管理班級的基礎;指明方向,設定目標,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是班級管理的靈魂;考慮學生的合理需求,設立獎懲制度是形成班級良好秩序的保證。
原則三:全員參與
要義:各級人員都是組織的根本,只有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的才干為組織帶來受益。
各級人員承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主動尋求改進機會,分享知識和經驗,不斷創新,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感,作為組織成員之一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思考:班級管理工作要讓全體學生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承擔起責任,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在全體學生參與管理的過程中,每個學生才能認識到班級的事就是我的事,班級取得進步、取得榮譽,每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喜悅,感到驕傲和自豪。
原則四:過程方法
要義:將相關資源和活動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達到預期目的。
過程方法的原則不僅適用于某些較簡單的過程,還適用于由許多過程構成的過程網絡。每個過程有輸入和輸出,把過程分為策劃、實施、檢查、處置四個階段,通過這四個階段的持續循環,使過程效果得到不斷提升。設計過程時,應考慮過程的步驟、活動、流程、控制措施、培訓需求、設備、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資源,以達到預期結果。把活動作為過程來管理,職責、權限和義務明確,能夠降低成本、避免失誤、控制偏差、縮短循環時間、增強對輸出結果的可預見性。
思考:班級管理事項繁多,要做好每一項管理工作,要求每個管理活動可控,能達到可預見的結果。應用過程方法,把活動作為過程管理,采用PDCA方法,設計好過程的實施步驟和流程,對管理活動過程做到可控,必然會有好的效果。
原則五:系統管理
要義:針對制定的目標,識別、理解并管理一個由相互聯系的過程組成的體系,有助于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每個組織的管理活動是由多個相互聯系的過程組成的,要達到管理的最佳效果和效率,必須處理好各個過程之間的關系,考慮過程目標與整體目標的關聯,約束各個過程向一致目標發展,才能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思考:班級管理中的各項工作既有聯系,又有側重,要有一個整體目標,用系統管理方法協調各項工作向一致目標發展,才能提高管理有效性。系統管理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有全局觀念,統籌各項管理工作,協調一致,有序科學高效地推進整體目標實現。
原則六:持續改進
要義:持續改進是一個組織永恒的目標。
任何產品、過程、體系都有持續改進的必要和可能。組織應向每一個員工提供持續改進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的培訓,鼓勵漸進式和突破式改進。應設定實際的和具有挑戰性的改進目標,并提供資源加以實現。
思考:首先要樹立班級管理工作中任何管理活動都有持續改進的必要和可能的理念。一個主題班會、一次春游、一次家長會,都有持續改進的必要和可能,可以發動全體學生提出改進意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改進也要采納、肯定,有突破性的改進更要鼓勵,每項工作都在不斷改進中激發活力,把每一項工作做得更好,才使班級管理整體效果增強。
原則七:以事實為決策依據
要義: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乎邏輯和直觀的分析基礎上的。
在管理工作中,以事實為依據的決策更實際、更可實現?;谑聦嵕鸵獙ο嚓P數據和信息進行收集,并保證精確、可靠,分析方法科學。利用有效的分析可以制定出實際的、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組織目標才能有效實現。
思考:班級管理中提出各種目標一定要基于事實,沒有進行基于事實的分析,隨意定目標,進行決策往往使目標難以實現。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家庭情況、個人學習基礎、愛好、特長等,依據事實進行教育才能對癥下藥、事半功倍。
原則八:互利的供方關系
要義:組織和供方之間保持互利關系,可增強兩個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
與供方的互利關系是共同發展,贏得競爭的優勢。要把與供方的關系建立在兼顧短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的基礎之上,共同理解顧客的需求,分享信息和對未來的計劃,共同改進,互利共贏。
思考:班級管理中少有考慮與供方的互利關系。作為學校來說,供方有家長和初中校、各種設備供應商、各種服務提供商等,但作為班級管理來說,主要考慮家長和初中校方面,建立好家長、初中校和學校的關系,班主任工作可以大有作為,家長關系自不必多說,向學生原來所在初中校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增強聯系,分享學生進步,反饋學生就業信息等,都可以增進了解,分享信息,發展合作。
總之,質量管理八項原則是一個組織保持并持續提升業績的有效管理體系,已在全球范圍內獲得一致認可。班級管理工作借鑒其理念,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加以靈活應用,不失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一種好思路。每位班主任所帶的班級各不相同,學生千差萬別,建設好班集體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只要靜下心來,細心體會,時時總結,就一定能找到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設班集體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