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利旋
摘 要: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往往過分注重對課文的講讀分析,忽略文本教學對作文的指導,存在著文本教學與寫作指導相分離的現象。實際上文本教學對學生作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課改的今天,我們應注重、加強文本教學對寫作的指導。
關鍵詞:文本;作文;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172-01
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作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義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占著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把好這一關。也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主干”。寫好作文沒有捷徑可走,如果讓文本發揮導向作用,就找到了作文教學的突破口。現就文本起到的導向作用談談作文教學。
一、發揮文本的遣詞造句能力的作用。
被選人教材的文本,有很多課文在詞語的運用上都是極具表現力、讀來讓人回味無窮的,教師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對學生進行訓練,那學生一定會給自己的文章修辭潤色的。如吳敬梓筆下的胡屠夫那種嗜錢如命的市儈形象,吳老只用了“攥在手里緊緊的舒過去”、“又連忙把拳頭縮回來”、“往腰里揣”這幾個傳種的動作勾勒出來。再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短衣幫面前炫耀的心理,我們可以從他買酒時“排出九文大錢”的動作中看的出來;而當他窮愁潦倒到無法生存的狀況我們又可以從他“摸出四文大錢”的動作中推測的出。遇到這樣有生命的文字,教師最好不要停留在學生只會做賞析題的層面上。而是以它為導向,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教師可以設計練習:從語言動作上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從肖像描寫上看出人物的年齡、經歷、職業特點等。簡單的要求命令自然提不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的,如果設計成比賽的形式,那學生就會樂此不疲的。
二、發揮文本的章法的作用。
語文學習不僅要積累語言文字材料,更要掌握運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方法。這就要求我們認真的研討文本。讓文本對學生起導向作用。如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一段:“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英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從修辭的角度看,這里運用了排比強調了百草園景物的多和美,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從句式上看,“不必說……也不必說……”同樣是強調百草園景物在多和美,“單是”起強調的作用。作者用這個詞就很自然的把文章要詳寫的內容過度到“泥墻根”一帶。這種寫作技巧如果學生能夠學到并有所創新,那寫作文時就不會出現過度不自然在毛病了。
對于文章局部分析能給學生啟示,如果借鑒文本全篇的章法也未嘗不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寫議論文是個難點。在學寫議論文時,不妨讓文本引領一下。吳晗的《談骨氣》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文章開門見山的提出中心論點: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接著用孟子的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來詮釋骨氣,然后用三個論據證明中心論點,這三個論據既有事實論據,又有理論論據;三個論據包容了從古到今各個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三個人物形象代表了從士大夫階層到平民百姓,從古代文官武將到現代知識分子各種不同類型的典型;三個論據分別圍繞孟子說的三方面闡述了中心論點。如果用此文做范文,學生寫作就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又收到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者來說,范文在引領作用要不可忽視的。即使剛開始時的機械模仿,也應加以表揚和肯定,使他們產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但入門后,必須脫離仿寫,走創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寫法,有自己的特點。
三、發揮寫作技巧的作用。
合格的語文教師教學生會寫作文,還要教學生寫出高水平的作文。怎樣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還得依托文本的引領作用,讓課文文本的寫作技巧引導方向:如果能潛心研究,課文文本可借鑒的地方很多:就拿朱德的散文《回憶我的母親》來說吧,文章的開頭,既交待了文章的寫作緣起,又高度概括了母親勤勞一生的特點,成為全篇回憶母親優秀事跡的一個十分清晰的總的樞紐。這種技巧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另外,文章中穿插的議論是這篇文章的又一不可忽略的藝術特點。讀著這篇優秀的散文時,我們不但看到了作者母親作為“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的美麗的精神世界,而且受著作者那奔涌起伏的革命感情的波濤的沖擊。在敘述母親的事跡時,適當穿插了必要而且精當的議論。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提升了記敘文的價值。
李漢榮的《山中訪友》更是以通篇的擬人的手法表現心情的愉悅。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以呼告的修辭和人辭的變換來抒發自己強烈的感情。這些不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好作文往往是用詞準確、 貼切,用句通順明白、結構嚴密、完整,既生動又有力。作文教學是識字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綜合訓練,學生作文往往明顯而 集中地反映其思想認識、生活經驗、知識基礎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初中教材中的課文在詞語、句式、修辭方面造詣頗深,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錘煉詞語、選擇 造句、運用修辭。課文文本值得老師和學生不厭其煩的多遍探究,它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想象,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