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婕 舒沂 李景榮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和實踐是現(xiàn)代化學校的一個重要標志。通過對長沙市小學的調查,了解到長沙市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一些問題,學校的心理輔導教育教材缺乏,家庭和學校間的交流存在困難;因此,根據(jù)蓉園小學實際情況對長沙市心理輔導校本課程進行探索,并創(chuàng)編出一套具有本土化氣息的心理輔導校本課程運用于實踐。
關鍵詞 心理輔導 校本課程 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59
1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各地關于小學生心理輔導校本課程的研究越來越多。王聿潑對中學心理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施條件和運作策略進行論述,認為著力發(fā)展廣大中小學教師心理教育課程實施的專業(yè)素質,提升其對心理教育的課程意識和適應水平,是目前中小學心理教育最為迫切的客觀需求。朱小敏開發(fā)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校本教材《快樂de成長》,適合其校學生發(fā)展特點。這一切都表明著小學心理輔導工作越來越受重視。
佘麗珍和彭小虎等學者的研究表明,從2003年到2015年長沙市這十多年來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迅速普及,但是由于師資不足以及心理輔導課程的缺乏,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并沒有顯著的提高,導致心理輔導工作的實施存在很多困難。雖然很多小學基本上都配備了心理咨詢室、心理輔導老師,并進行了相應的心理活動的開展,但是通過調查了解長沙市還沒有系統(tǒng)的小學生心理輔導課程,各學校是各自為陣,獨自摸索。心理輔導課程的開發(fā)是近年來教育改革中出現(xiàn)的新觀念,是現(xiàn)代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與學校教育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所以,開發(fā)心理輔導校本課程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成了當前我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
2心理輔導校本課程的原則和目標
2.1科學性與時代性原則
校本課程作為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由教師和專家自主開發(fā)的課程,其最根本的原則是要在《綱要》的指導要求下進行,結合地區(qū)或學校的實際問題,根據(jù)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把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任務,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理論和方法技能,培養(yǎng)中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
2.2以學生為本原則
兒童心理發(fā)展具有連續(xù)性和階段性,各年齡階段的小學生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要根據(jù)小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課程編寫。同樣,心理輔導校本課程有別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內容應生動有趣,激發(fā)學生參與積極性,在體驗中獲得感悟成長。
2.3學科滲透原則
心理輔導校本課程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又不是純粹的活動課程,是融合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于一體的一門綜合課程。在學科教學目標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目標一致性的條件下,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心理輔導課程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使心理輔導課程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
2.4家校合作的原則
采用家庭合作方式來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許多優(yōu)勢。學校能幫助家長改進對心理健康的認識,學生有心理問題將愿意向家長求助,家長可以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家庭能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5模塊目標—年級目標—課堂目標
心理輔導校本課程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筆者通過模塊目標、年級目標和課堂目標三個方面來構建校本課程體系。尤其課堂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和導向,它在指引教學方向、指導教學評價、激勵學生學習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下面呈現(xiàn)的是校本課程低年級《情緒感知》目標的樣例。
總模塊目標:(1)準確感知情緒,包括注意面部表情、聲調表達中的情緒、情感信號以及精確地編碼這些信號,并能表達這種情緒帶來的內心感受。(2)了解不同情緒對生活學習的作用與影響,并能應用情緒、情感來增強認知系統(tǒng)(思維)。(3)共情同感,能換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緒并作出合適的舉動。
低年級目標:(1)初步認識四種基本情緒。(2)初步了解情緒識別的途徑:面部表情、聲音、肢體動作。(3)感受準確知覺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的作用。
3心理輔導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實施
(1)確定各年段內容的依據(jù)和構想。通過前期的實際調查和相關學校領導及教師的采訪,統(tǒng)計分析后得出蓉園小學的學生有學習焦慮和人際信任等問題。采用研究成員深入班級的方式,從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和學會發(fā)展等方面進行心理輔導,成為小學生心靈的溝通者,更好地構建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心靈橋梁。
(2)低年級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內容側重學會生活、學會交往。低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到學校教育環(huán)境,在新環(huán)境中需要面對許多問題,學會生活和交往是比較重要的。學會生活指小學生在離開家長照顧的情況下能夠自己獨立進行一些生活活動,包括自己吃飯、綁鞋帶、上廁所等,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學會交往指在交往過程中學會使用文明語言和動作,遇到問題時學會道歉與諒解,在游戲中遵守規(guī)則等,能夠擁有融洽的集體生活。如果此時在與人交往中并不順利,很容易在同學團體中被孤立,產生被拋棄感,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
(3)中年級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內容是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合理控制情緒。學習上,中年級小學生需要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指在學習過程中合理使用一些能夠提高效率的方法,比如理解記憶,形象記憶等。思維上,中年級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兩種思維形式交錯發(fā)展的時期,通過學會創(chuàng)造鍛煉手腦結合的能力來增強想象力與動手能力。在情緒情感上,中年級小學生的情緒仍具有很大的沖動性,還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通過學會合理控制情緒能使學生認識到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情緒,當自己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能夠通過學習的方法調節(jié)。
(4)高年級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內容學會思考、學會發(fā)展、學會自我減壓。在思維上,高年級的思維方式已初步發(fā)展成為抽象邏輯思維,具有的抽象思考的初步能力,學會思考可以讓學生自主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在自我發(fā)展上,進入高年級面臨著小升初考試,也意味著對未來的選擇,此時需要學生對自己有足夠的認識,學會發(fā)展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長(技能和性格方面),并且認識到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理想。在情緒管理上,如今學校和家長依舊十分看重成績分數(shù)而忽視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學生學會如何正確處理學習壓力是十分重要的,學會自我減壓幫助學生能夠辨識壓力,并且擁有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能夠進行自我減壓。
(5)制定蓉園小學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包括教案,PPT和讀本。教案、PPT的制作及讀本的編寫充分體現(xiàn)心理輔導校本課程的四大原則,從學生的實際需要著手確定不同年級課程目標,并根據(jù)課程目標確定活動主題,教師根據(jù)心理輔導活動采用多樣化的方法,運用多種心理輔導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制定出一套蓉園小學校本課程;學生的讀本內容編寫了與家長互動的版塊,低年級的讀本目錄見表1。
(6)心理劇和繪畫。此次研究中對心理劇的改編和續(xù)編會體現(xiàn)心理劇具有教育性、生活性、趣味性、合作性、主體性等特點,幫助解決小學生個體的心理困惑,增強溝通交流能力和培養(yǎng)出小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運用心理劇技術和模擬心理劇場景使學生主動認識自己,體驗新的情緒情感,積極改變自身,增強自我表達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如《心靈的撫慰》、《一場誤會》、《勇氣》等。利用小學生繪畫中表現(xiàn)出的夸張性、概括性、平面性、求全性、隨意性等特點,進行專業(yè)性、科學性的分析,并且實施繪畫心理的干預,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及其自我完善。根據(jù)小學生繪畫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中收集了不同年齡兒童作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從而更好促進小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進行。
4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長沙市小學心理輔導工作受到極大重視,也取得一定的成效。通過開發(fā)出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校本課程,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出發(fā),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促進長沙市小學心理輔導工作的發(fā)展。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我們依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