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雪琴
摘 要:隨著物聯網技術發展,智能化城市建設成為發展必然趨勢,無線照明技術為解決城市照明系統節能監管、系統維護等問題,提出基于物聯網的城市照明無線監控系統,以ZigBee作為主要技術,整個系統由監控中心和數據采集點設備組成。
關鍵詞:ZigBee;智能化;照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37-01
物聯網的城市照明無線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路線,依賴于電力載波通訊組網, GSM短信控制,ZigBee技術,Z-STACK協議等物聯網技術。能有效降低成本,克服載波通信不可換相缺點,保障無線通訊的可靠性。該系統能實現實時采集數據,故障分析,發送短信到管理員手機上。可根據不同類型的燈光控制要求,把城市路燈、景觀燈和裝飾燈分成多個監控區,設置不同的節能監控方案,實現公共照明的智能化運行。本系統的研究重點是整體解決方案,在提出有效的整體解決方案的基礎上,基于校內樓宇照明系統搭建試驗原型,驗證系統的性能。
一、系統組成
本系統用于采集城市特定區域的光信號,并按指定策略控制相應照明設施動作。系統由監控中心和數據采集點組成,通過三層交媾智慧系統實現。其硬件組成包括燈組、光強采集節點、燈控制節點、ZiggBee-Wifi網關等硬件系統實現,將硬件系統編寫相應的程序實現控制,需要網絡傳輸平臺作為傳輸保障,運行數據庫服務器上的采集服務軟件,運行PC上的Web軟件。系統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將路燈節點設置路由器,各街頭設置協調器節點,將協議植入各節點,各個節點信息傳送到路由器,路由器通過Zigbee網絡再繼續上傳信號到PC機,再到監控中心,從而實現路燈智能控制。
二、系統功能
(1)節點添加、編輯、刪除功能;節點可以隨時增加和減少,并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2)節點的管理通過GIS電子地圖,直觀顯示和查找,某區域可以任意放大和縮小,終端設備可以查詢、標識、記錄等。
(3)節點的分級管理,管理中心可以對所有設備進行分區域管理。
(4)節點的狀態監控功能,管理中心可以查詢設備的工作情況,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能遠程維護和升級設備。
(5)數據分析功能:能提供有效的專家數據庫系統,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統計、分析,實時預警和報警。
三、可行性分析
關鍵技術:
數據采集技術:基于Cortex M3、TI CC2431的數據采集點設備應滿足多任務處理需求及低功耗設計,以便實現組網、控制等多種功能、保證有效降低成本。
節點組網技術:采用Mesh組網技術,基于ARM11構建WSN網關系統,利用自主開發的通訊協議實現動態組網,保證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需求。
數據傳輸技術:整個系統需提供多種工作模式,如Internet、WiFi、3G或GPRS等,保證各數據采集點設備能實時、有效、可靠接入監控網絡,實現數據采集點設備、WSN網關、數據中心的數據快速、準確同步。
數據采集點設備供電技術:為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數據采集點最好能保證不增加城市照明的額外功耗,采用太陽能供電+市電供電是保證在節能的同時提高可靠性的有效方式,因此應采用MPPT算法開發高性能、長壽命太陽能電池組件,滿足數據采集點供電需求。
數據處理技術:應開發基于GIS及大型數據庫的監控中心軟件,提供智能分析及人性化交互功能,保證能對整個照明系統進行實時監控。此處的關鍵技術包括GIS技術、專家數據庫系統。
可行性分析:作為物聯網的載體之一,本項目涉及了無限傳感器網絡、移動通信與計算機網絡、軟件技術等多門學科,需要多領域技術人才才能完成。項目組通過與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四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成都道惟爾科技有限公司的緊密合作,在物聯網的多項應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已具備開發基于ARM9系統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網關系統、基于TI公司ZIGBEE技術方案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接入通訊基干網的通訊協議等技術水平,并推出了一定的實用型產品,在業界具有領先技術水平。
學院已建有嵌入式實訓室,具備了網關系統開發條件。新建的智能電子實驗室則以面向物聯網的實驗、實訓和科研為目標,在投入使用后,能為本系統提供足夠的實驗條件保障。該系統全面培養學生物聯網系統規劃設計、部署調試、運行管理、應用開發等方面的關鍵技能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王志良、劉 欣、劉 磊,《物聯網控制基礎》,西安電子科大,2014(3)
[2] 余成波、李洪兵、陶洪艷,《無線傳感器網絡實用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2.(1)
[3] 武奇生,《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5)
[4] 柴遠波,《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及應用》,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