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互聯網的環境下圖書館進入了微服務時代,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各種微傳播媒體為讀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本文首先結合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實際,提出了什么是“互聯網+”微服務的概念,“互聯網+”給圖書館帶來的巨大挑戰,如何做好“互聯網+” 圖書館微服務主要功能以及推廣工作,為讀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
關鍵詞:互聯網+;微服務;圖書館
“互聯網+”理念在我國最早是由于揚提出,于揚在2012 年11 月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中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認為“所有傳統和服務都應該被互聯網改變”,但2014 年11 月自李克強總理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出“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業的工具”,并將“互聯網+”列為該次政府工作報告的重要主題之后,便引起了各方學者的重視。2015年7月4 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3],正式走進了我國“互聯網+”理論與應用研究的時代。圖書館作為讀者服務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互聯網+”來提升管理和服務,借助移動終端的微服務模式,為讀者提供參與的、交互式的開放信息交流服務。
1 “互聯網+ ”圖書館微服務概述
微時代的來到已經悄然改變了人們生活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過去想要查找信息資料無非是去各大書店購買相關書籍或實體圖書館借取相關資料,而現今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已被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型媒介所取代,新型技術的應用改變著讀者用戶的使用行為,同時,針對新型信息獲取途徑,人們又有著新的服務要求。“微服務”顧名思義服務理念里不是針對大而廣,而是針對細而微的服務。微服務是一種開放、自由、相互交換的服務,它針對的是每個讀者,并非群體。
在圖書館“互聯網+”體系中,打造用戶參與的互聯空間將會成為圖書館構建開放創新服務平臺的核心。正如李克強在2014 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提到,“國家繁榮發展的新動能,就蘊涵于萬眾創新的偉力之中”。“互聯網+ ”圖書館微服務與傳統圖書館服務相比,這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目的就是提高讀者用戶滿意度,把讀者用戶放到第一位,一切為了讀者而努力,這也是圖書館改變現狀的途徑之一。近兩年來公共圖書館也開始紛紛啟用微信公眾賬號,將圖書館的各種資料和服務內容基于微博、微信等方式主動的提供給讀者,讀者得到滿意的同時,圖書館也宣傳了自己擴大了在公眾心中的影響力,達到雙贏。
2 “互聯網+”給圖書館帶來的巨大挑戰
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時代,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正在突破傳統形式,在應用范圍和性能上都更進一步,圖書館作為滿足廣大用戶閱讀和查詢資料等需求的重要機構,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延伸,在新時期信息服務優勢下,將會以微服務為主要形式服務于大眾。
隨著微博、微信、微電影、微小說的到來,給圖書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不斷擴大的圖書館服務對象的差異化、即時化、多樣化信息需求也在沖擊著圖書館的傳統服務。在“互聯網+”時代,數據創造的成本大大降低,范圍迅速擴大,途徑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用戶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創造出大量的非結構化或者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形態各異、格式復雜、結構不穩定,從而挑戰圖書館的信息存儲能力和信息應用集成技術能力,乃至處理社會問題和安全問題的能力。在我國社會信息化建設進程中,
絕大多數圖書館基本上都實現了信息化,綜合性圖書館門戶網站、各種專業特色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創建正如火如荼,但這些處理的數據基本上是不可再細化的單一型數據,也就是結構化數據,然而大數據時代的用戶對信息的需求是要求個性化的高滿意度的貼近式服務,伸手即得的服務,所以圖書館如何進行大數據處理以滿足讀者需求是。
3 “互聯網+” 圖書館微服務主要功能
“互聯網+”圖書館微服務的功能,如讀者書刊借閱查詢、提供無所不在的借閱服務,館藏書目查詢、書刊預約、續借,電子資源瀏覽、查詢、下載等。利用生動簡練的文字,唯美的圖片、動聽的語音、精彩的視頻向讀者推薦館藏書刊、電子資源。利用微媒體開展24 小時移動參考咨詢服務,實時解答讀者提問,進行文獻傳遞。利用微媒體舉辦“微活動”、“微展覽”、“微講座”,使讀者能夠虛擬親臨現場并實時發表言論進行互動。利用微媒體宣傳圖書館服務,對讀者進行利用圖書館教育,指導讀者查找書刊信息、利用館藏電子資源等。培訓時間隨機方便,方式靈活有趣,交流討論便捷、問題反饋及時。利用微媒體發布讀者問卷調查,可及時了解讀者需求與對服務的反饋,幫助圖書館決策。另外,通過數據分析,根據讀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推薦服務。最后圖書館通過建立各種主題QQ 群、組,微信群、微博群,為現實生活中互不相識卻有共同興趣愛好、持相同觀點的人提供跨越時空的網絡交流共享空間。
4 “互相網+”圖書館微服務的推廣
微服務要利用各種微媒體,微博、微信、移動應用等微媒體功能基本相同又各有特點,圖書館員要大膽探索,挖掘各種媒體的獨特功能,為讀者提供既多元又各具特色的服務。如微信在互動交流和內容推介、活動公告上更具針對性和主動性,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內容。圖書館要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微服務的宣傳推廣。如在實體圖書館推介微服務; 在圖書館網站主頁設置微博、微信、二維碼移動應用等服務的鏈接; 在微媒體的各平臺進行聯動營銷,交互推廣; 另外,利用微媒體發布與圖書館品牌相關的原創性內容,關注熱門話題,通過轉發和評論體現圖書館微服務的價值,達到宣傳推廣。
圖書館服務的核心永遠是“閱讀”,閱讀推廣是指圖書館通過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培養讀者的閱讀興趣,閱讀推廣的目的就是激發讀者的閱讀需求。微媒體信息傳播受眾明確、針對性強,傳播內容精確,簡短,傳播方式簡便,符合現代人碎片化閱讀習慣。依托微服務平臺,圖書館可以提供一些生動、有趣、簡練,圖文聲像并茂的新書推介、好書介紹和數字信息,進行資源導航或者直接提供全文鏈接,使閱讀方式多樣化,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定期開展有獎競猜活動,讓讀者和圖書館有互動環節,微媒體還滿足了讀者獨立自主閱讀、分享閱讀和互動評議的需求,將成為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平臺。
5 結語
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科技在發展,圖書館也在不斷進步 。“互聯網 + ”環境下,圖書館順應時代潮流拓展引進了微服務模式,這種以個體為中心將服務嵌入到用戶信息獲取的流程中的微服務,更能適應信息時代廣大用戶的需求,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微服務實現了從圖書館有限的空間環境到網絡上無時間、無空間、無地點限制的享用圖書館資源,從有限讀者到所有讀者平等獲取信息資源,從讀者主動尋求幫助到圖書館主動提供微導讀、信息推送服務,從自我封閉到通過“互聯網+”技術主動宣傳推廣服務,把圖書館的服務深入到用戶的生活、學習、工作當中去,讓用戶感受到圖書館的服務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同時,圖書館也需要根據自身特色、地理位置以及面臨的人群,探索選擇合適的微服務內容和方式,為讀者解決個性化、多元化的的信息需求,相信圖書館的微服務模式的實踐將會不斷成熟與完善。
參考文獻
[1] 騰訊科技.于揚:所有傳統和服務應該被互聯網改變[EB/OL].[2012-11-14]
[2] 央視網.李克強:促進互聯網共享共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EB/OL].[2014-11-20]
[3] 牛波. 微服務———微傳播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 四川圖書館報,2015,( 5) : 35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