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摘 要:如今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其中網絡信息發展速度之快對傳統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我國金融行業中的支柱行業之一——保險業也未能幸免于難。而且我國政府現在正在大力推動“互聯網 +”的發展模式,我國傳統保險業為了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就需要結合互聯網因素,從而有效的挖掘自身的潛能。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環境中傳統保險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有效的促進我國傳統保險業在互聯網模式中能夠順利發展和運行。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保險行業;發展
為了有效的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國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 “互聯網 +”的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的效用來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在我國傳統的保險行業中,特別是互聯網的使用頻率逐漸增加,我國傳統保險行業為了更好的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就需要使用互聯網技術。但是在互聯網的作用下,傳統保險行業的發展也是困難重重,并且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所以,對互聯網環境中傳統保險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可以幫助我國傳統保險行業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促進互聯網保險模式的發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1 我國傳統保險行業發展互聯網保險的原因分析
如今互聯網已經走進千家萬戶,我國很多傳統保險企業也開始融入互聯網的因素,不斷增強傳統保險和互聯網保險的融合,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1.1 順應互聯網給生活、消費帶來的發展趨勢
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的數據為基礎,可以發現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國的網民人數已經上升為6.49 億,其中互聯網的使用率也到了47.9%。互聯網的大量使用不僅僅表現在數字方面,其中還反映了我國消費人員和消費方式的不同,并且對我國傳統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實際上,因為互聯網使用人數的增多,網民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所有的企業和行業都要合理利用該資源。而且互聯網使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和傳統消費習慣進行比較,現在人們的消費習慣一般都進入了網購模式,而且因為網絡購物比較方便、資金投入較少,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所以大多數人都愿意進行網絡購物,從而使得我國傳統保險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企業發展形式,將網絡作為發展接口。
1.2 降低保險企業的生存成本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猛,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呈現出白熱化的局面。作為金融產業的佼佼者——保險行業也是如此。為了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發展,保險企業也需要有效的降低企業的資金投入,挖掘更大的發展空間。互聯網的普遍使用,為我國保險企業節省成本提供了依據。就實際狀況來說,保險企業使用互聯網保險,不但可以節約資金投入,還可以幫助企業拓展經營范圍,從而有效的幫助企業以最少的資金使用,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
1.3 更好的滿足客戶的保險需求
因為互聯網的特點是開放、平等、集中化等,所以互聯網客戶個性化、片段式的需求開始增加。如今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為了更好的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會想盡一切辦法。所以,我國保險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就需要更大范圍的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在過去的保險行業中,為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要,往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不容易完成。但是在互聯網中消費群體數量較多、交易成本較低,企業可以實行個性化的服務。所以,我國傳統保險企業中融入互聯網因素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2 互聯網金融浪潮下我國傳統保險行業發展風險分析
雖然我國過去的保險企業融入互聯網因素是必然選擇,但是在運用互聯網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風險因素,這也是我國各個保險企業都需要處理的問題之一。
2.1 信息安全風險
信息的安全性是互聯網保險業務順利發展的基礎。但是因為技術、監督不到位,使得我國現在傳統保險企業進行互聯網保險發展還存在信息方面的安全問題。因為互聯網交易的過程中還囊括了投保、承保、保險費用的支付方式等內容,都是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的,所以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但同時互聯網又是一個開放、快捷的平臺,其中的安全問題比較顯著。如果出現了,諸如操作體系出現問題、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等問題,企業和客戶的信息就會受到威脅,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造成客戶利益的損害。
2.2 產品風險
因為保險產品自身都比較復雜、時間較長、無實物等特征,為了讓顧客獲得相應的保險產品,就需要銷售人員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互聯網保險中,這些特征就會產生不穩定因素,使得保險企業和客戶之間都產生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主要是因為:首先在互聯網保險銷售的時候,因為利益的指引,有的保險企業或是保險人員為了獲得更多的消費者,對于產品的理財性進行夸大,沒有注重產品的保險性,使得保險產品逐漸轉變成為理財產品,不再是單純的保險產品。還有就是在產品定價的過程中,因為互聯網保險在風險計算和傳統保險方面存在差距,而且互聯網保險出現的時間比較短暫,沒有準確的數據資料,從而使得保險產品在定價方面存在價格不穩定因素;最后就是因為市場競爭殘酷,互聯網產品同質化情況比較明顯,產品都差不多,保險企業的創新力度存在問題,從而加重了企業的風險因素。
2.3 服務質量風險
保險產品在互聯網銷售的過程中只是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的其中一個形式,后面還有很多其他的環節。比如:承保、賠付等內容。針對互聯網銷售這一形式來說,賠付主要是對企業服務水準的一個測量。因為互聯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使得保險企業的業務范圍大大增加。比如:保單件數量的增加、投保人分布空間的增大等。互聯網在增加業務范圍的過程中,也會加重保險的投訴量。針對巨大的理賠案件,不能對所有的客戶都給予滿意的回答,這樣就會大大的增加投訴率。并且很多客戶都是通過網絡購買保險,容易對保單中的相關內容產生誤解、漏讀的情況,從而使得后面的理賠等過程和企業的實際過程存在不相符的情況,從而影響客戶對產品的滿意程度。
3 互聯網金融浪潮下對傳統保險企業的發展建議
3.1 提高保險公司的信息技術水平
首先構建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在互聯網的環境中,信息安全是傳統保險企業進入互聯網的關鍵。這不但和企業、客戶之間的信息安全緊密相聯,而且對企業的榮譽和形象也密不可分,保險企業需要加強關注力度,注重對相關內容的投入,監理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保證制度。比如:提升企業服務器和數據庫之間的安全等級、完善互聯網風險評價和監管,推動信息安全技術的不斷改進等;二是對專業化人才進行培養和聘用。首先要強化對優秀人才的吸引,使得更多人才加入到企業中來,提升企業員工的綜合能力,減少企業的不利因素;并且,還要對企業員工進行專業化培養,特別是對安全和業務專業能力方面的培養,加強其綜合能力和判斷安全風險的能力,提升企業的信息安全質量。
3.2 重視互聯網產品開發與設計
首先,要注重互聯網產品的創新力度,根據客戶的個性化需要。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要進行更高水準的要求和限定。針對傳統保險行業來說,為了在殘酷的互聯網保險市場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就需要注重產品的創新,構建符合自身企業的產品品牌,減少同質化情況的出現,并且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保險企業需要以企業客戶為主體,推出和市場以及客戶實際需求相適應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加強企業產品服務的市場競爭水平。再者,要優化產品構造,科學進行消費。不但要對企業產品構造進行升級,健全企業產品構造,使得企業能夠提供更多的產品,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而且還要引導消費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消費,不能過分夸張或虛假,使得消費人員產生誤解。
3.3 完善互聯網保險服務體系
首先要進行良好的保險售后服務,特別是理賠服務。服務產品的高低性和客戶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尤其是在互聯網保險中最為明顯。因為互聯網具有虛擬性的特點,保險售后服務至關重要。所以保險企業需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互聯網保險才可以獲得更多消費群體,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客戶對企業保險產品的滿意程度。所以,保險企業需要加強保險售后服務,監理科學的售后服務體系,比如:根據互聯網的特點,客戶的范圍比較廣泛,保險企業可以在各個地區構建售后點,從而方便客戶需求;再者,還要進行相應的顧客咨詢等工作。因為在互聯網環境中,很多保險業務比較繁瑣,這樣容易造成企業和顧客之間在理賠方面的問題,所以,需要保險企業進行相應的咨詢服務等工作,使得顧客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比如,構建用戶友好型線上服務軟件等。
4 結束語
互聯網保險指的不僅僅是將保險項目以網絡平臺進行推廣,繼而實現對保險產品的銷售。比如,在阿里巴巴淘寶網上存在的萬能險,其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保險產品,通過對不同產品進行比較來幫消費者選擇最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內容,可產品本身過于突出強調收益與成本支出,使得這類產品與金融理財產品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導致消費者的購買誤區產生。再者,保險產品在網絡平臺的銷售與傳統銷售模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導致了互聯網保險的銷售活動本身帶有著一定的發展弊端,針對于這樣的問題出現,保險產品的網絡銷售平臺需要對目前的銷售形勢進行調整,轉變品牌運營與服務活動的開展模式。比如,陸金所早期的運行模式是類似于P2P的,可是在其實際的運行中呈現出明顯的B2C模式特征。在對平臺數據進行分析來對陸金所的信用體系構建的時候,也就難以適應市場的網貸需求。因此,加強對運營模式的認識,提高市場適應能力是保險行業的網絡時代發展需求。
當前創新作為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形成基礎,金融產業的發展需要利用互聯網思維來占領市場先機,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楊家杰,劉長紀,王衛紅,李彬. 互聯網保險洗錢風險及防范對策研究[J]. 西部金融. 2016(04)
[2] 秋慧. 互聯網醫療時代健康險O2O模式創新研究[J].改革與戰略.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