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現狀的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特別是在詞匯學習上缺乏系統性和有效的策略,導致詞匯量嚴重匱乏,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無法提高;針對于此,本文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詞匯;策略
高職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目標,實現有效交際的前提是要求語言學習者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詞匯量。但是調查發現,高職英語教學特別是詞匯教學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其教學方法仍然相對傳統,不夠系統和完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高職院校外語教學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
1 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指導
英語詞匯浩如煙海,詞匯記憶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學生的普遍反映是“英語詞匯量大,而且辛辛苦苦背下的單詞很快又遺忘了”。而詞匯量的缺乏又嚴重影響學生其他英語技能的培養。因此幫助學生克服詞匯學習障礙,找到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是目前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1. 語境中記單詞
聞名海峽兩岸的英語教學專家賴世雄教授曾在他的一本書序中寫到:
英文要想學得好,當然要記很多單詞。不過只記單詞,卻不知其用法,絕對是“事倍功半”,徒勞無功。
我記單詞的方法是這樣的:
第一,勤看英文文章;第二,遇到單詞時,要勤查字典;第三,查字典時,除注意該單詞的定義及例句外,亦應注意由它衍生出來的單詞及例句,一并抄在筆記本中;;第四,隨身攜帶筆記本,空閑時候便翻閱筆記,朗誦例句。換言之,我從不背單詞,卻背含有單詞的例句,這種方法使我快速而準確地記住了單詞及其用法。舉scene(景色、現場)為例。如果我們猛背s-c-e-n-e 20遍,可能一時能記下這個單詞,但因無例句輔助,當然就不知該如何使用該單詞,幾天后一定會忘得干干凈凈。但是如果我們能朗誦下列例句,不出5遍,定能記住這個詞的拼寫及用法:
The scene from the window was beautiful.(窗外的景色很美)
The ambulance arrived at the scene of the accident.(救護車抵達了事故現場)
在語境中學習,讓我們記下的不僅僅是單詞,而是有生命的字群(word order),使我們了解“窗外的景色”和“事故的現場”英文是怎么說的。
2. 單詞串聯記
每個英語單詞在音、形、義上都同其它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將有關的詞串聯起來,使學生掌握一個詞的同義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從而擴大詞匯量。
2.1 同詞異義串聯。一個詞有多層含義,這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是很常見的,如果學生只了解一個詞的所有義項以及用法,不能將各個義項聯系起來,這樣的方式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記憶負擔,耗時、費力,而且收效也甚微。其實,一個詞的多個義項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輻射或連續的方式聯系在一起。
以 flood 一詞為例:
1. The town was destroyed by the floods after the strom.
2. In the 19th century a flood of settlers left Europe for America.
3. Every spring the river floods the valley.
4. After the show complaints flooded the television companys offices.
例句1中 flood用作名詞,為其基本意思“洪水”; 例句2中 flood為其基本意思的引申“洪水般的、大量的”; 例句3中flood用作動詞“淹沒”; 例句4中 flood 意思為“像洪水般涌入”。 雖然在不同的句子中含義不盡相同,但都與其本意緊密相聯,了解同詞異義將大大豐富我們的詞匯量。
2.2 同義詞、近義詞串聯。英語語言詞匯豐富,一個詞有多個同義詞或近義詞,掌握一個單詞時可將其他單詞串聯,將這些單詞放在一起,既能擴大詞匯量又能注意到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effective與 efficient屬于同形近義詞,很多同學會混淆它們,將兩個詞串聯在一起就不難看出它們的區別了。effective強調能夠實際產生出效果的,可用于人或物,意為“有效的”;efficient 強調效率高而不浪費時間、精力、能量等,意為“效率高的”。同義詞、近義詞在英語詞匯中比比皆是,如economic 與economical; electric 與electrical;migrate, emigrate 與immigrate;frank, honest, outspoken與sincere;noise, sound與voice等等。
2.3 反義詞串聯。反義詞詞義相反,反映了事物相對或相反的兩個方面。成對的反義詞對照鮮明,反差強烈,使人印象深刻,易于學生掌握。如able- unable; accurate- inaccurate; appreciate- depreciate; appropriate- inappropriate; balance- imblance; careful-careless等等。反義詞串聯可使學生舉一反三,日積月累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構詞法記單詞。了解常見的構詞法,分析單詞結構,掌握詞根、前綴和后綴是快速擴大詞匯量,提高單詞記憶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英語構詞法中常見的有三種,即派生法(詞綴法)、合成法和轉化法。在派生法中,一個詞的基本意義由詞干體現出來,加上前、后綴便賦予這個詞新的意義。如常見的前綴:anti- 表示“反對、對抗”的意思,antiaircraft(防空的)、antigas(防毒的)、antimissile(反飛彈的);co- com- 表示“共同、一起”的意思,combine(結合)、coherent(連貫的)、cooperate(合作)等。常見的后綴:- ist 表示“人”,chemist(化學家、藥劑師)、dentist(牙醫)、terrorist(恐怖分子); --dom表示“領域、狀況”,freedom(自由)、kingdom(王國)、wisdom(智慧)等。這樣學習一個單詞,就能學到與其派生出的多個相關單詞。此外, 利用轉換法也是詞匯學習的一種手段,轉化法即不改變詞形,把一個單詞由一種詞性轉化為另一種詞性。對于高職學生來講,特別要注意這種構詞法,因為在實用英語A/B級考試中有專門考核。如 apply(v.)-application(n.);employ(v.)-employment(n.);able(adj.) - enable(v.)-ability(n.)等。
4. 注意英漢文化差異對詞匯的影響。由于各民族風俗習慣、地理環境、思維方式、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詞匯在英語和漢語中蘊含的寓意也不盡相同。例如在美國,紙幣是綠色的,因此在美國常用green表示“錢財”或 “有經濟實力的”,“財團”就可用green power表示;又如英語中綠色還通常用來表示沒有經驗、缺乏訓練、知識淺薄等如green hand表示“新手”而漢語中的“綠色”不具有上述含義,英漢文化差異對詞匯的影響在詞匯學習中也要格外注意。
2 結語
詞匯學習是英語語言能力提高的前提,在語境中掌握詞義,利用串聯法、構詞法并了解英漢文化差異對詞匯的影響,勢必使高職學生英語詞匯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劉潤清.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3] 李惠芬. 高職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探析[J]. 職業教育研究,2006.
作者簡介
王學艷(1972-),女,天津市人,天津職業大學基礎課部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