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新媒體是對新聞本源的回歸這一角度來看,新興的媒體介質會迫使主持人不斷進行角色調整和歷練,在新媒體環境下,節目主持人有機遇也有挑戰,本文將對此作出具體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節目主持人;機遇;挑戰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尤其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由傳統媒體所營造的傳播環境中往往占據主導地位,甚至可以成為社會公眾人物或意見領袖,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所謂新媒體,也就是區別于一切傳統媒體的具有多樣傳播形式和內容形態的不斷涌現、不斷更新的新型媒體。移動互聯時代的新的技術體系提供了網絡媒體、手機新媒體等更多新的媒介平臺用于信息傳播,節目主持人在新媒體環境下面臨的不僅有機遇還有挑戰。
1 新媒體環境中傳統主持人面臨的機遇
(一)在主持形式上
節目主持人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個人主頁等網絡優勢,運用這些新媒體技術對節目進行創意的宣傳,對新型節目進行推廣。也可以利用多平臺優勢,結合自身性格與節目特點,將先進的應用技術、傳播技術與聽眾和觀點的想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其成為創新的交流分享平臺,不斷的豐富節目內容及形式和,利于節目收聽率的提高,也就能夠吸引更多的聽眾。節目主持人也可以通過使用觸屏電視、平板電腦等工具使觀眾看到的更加直觀生動。在“非常靜距離”節目中,節目主持人就會運用電視的大屏幕為嘉賓播放部分視頻片段。
(二)在內容來源上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不再是節目內容的唯一來源,在新媒體背景下節目來源更加廣泛。首先是具有時效性優勢的網絡,節目主持人能夠利用網絡收集最新消息和網友們的各種評論等。當然,節目主持人也能夠通過網絡使得與觀眾間的互動更加快速。比如,開展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能夠通過自己創建專有的網頁,并在節目播出之前邀請觀眾前往自己的網站瀏覽相關內容,那么在該期節目播出時這些網友的不同的觀點就成為了這期節目的獨家報道。另外一個就是自媒體,當前移動終端不斷的廣泛應用,主持人能夠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快速的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來獲取相關資源,以這些內容來豐富自己的主持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節目話題度和收視效果。
(三)在互動方面
隨著Web3.0時代的到來,用戶的需求發生變化,這要求主持人的態度和觀念也要與時俱進。用戶已經不滿足于被動的接受信息,反而更加注重自身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傳統的主持人向受戶灌輸的方式已經不適用時代的需要。
新媒體時代更加強調用戶的主動性,隨著電視節目類型的豐富,受眾選擇的空間變大,不同電視節目的受眾已經進行細分,為了吸引受眾,電視節目必須更好的滿足受眾需求,主持人只有加強與觀眾的互動交流才能了解觀眾的需求,工作才會有改進。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拉近了受眾與媒體之間的距離,互聯網、手機的新功能不斷被開發出來,短信、微信、微博、BBS等搭建了受眾與媒體互動交流的平臺,觀眾參與電視節目可謂進入了“零門檻”時代。在當前的節目主持中,主持人就可以在現場與觀眾直接互動,如可以通過瀏覽微博上觀眾的留言板,或是通過微信等方式直接與觀眾對話互動。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騰訊視頻更是推出騰訊全媒派直播室,用戶通過PC端和手機客戶端都可以進入觀看直播。節目中,主持人邀請兩位嘉賓,就各自關心的兩會話題,通過人物面孔、語錄等關鍵詞來進行梳理,發表評論。直播過程中,觀眾可以隨時為喜歡的嘉賓點贊,就猛戳“么么噠”,反之則猛戳“呸呸咂”,結果將實時反饋。在每個直播環節結束的時候,觸雷的一方將接受“挑戰”。每一環節都可能因為支持率輸掉一輪,著實讓嘉賓大呼壓力山大。
2 新媒體環境中傳統主持人面臨的挑戰
(一)群體走向多元化,全名時代結束
新多媒體時代,媒體均來自不同網絡與節目等海量信息將對其進行轟炸,所以主持人可根據自身不同的文化素養和教育程度演播不同節目。人們對于不同電視偶像劇的觀點與自身觀念有很大關系,因為觀眾普遍不能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存在,所以媒體傳播對于主持節目的統一標志去要求不同風格的主持人。這便讓我們想到傳統媒介意義上兩位人物——趙忠祥和倪萍,他們分別是女人心目中的全民偶像和男人心目中的大眾情人。
(二)節目專業程度加強,面臨主持挑戰
最早電視節目非常單一,并沒有很大的特殊意義存在。但我國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視頻道日漸走向專業化。我國在早期就開始對電視頻道進行改善,所以才出現了多元化。首先主要推出綜藝、財經等專業頻道,緊跟著便有了戲曲和兒童頻道等出現。
由此可見,想要電視頻道更加專業必然要跟著電視節目主持人朝著的方向前進,不然傳統電視節目中的藝術和評判標準會被顛覆。所以,新的媒體環境對主持人的要求不斷提高,隨著電視欄目的多元化,盡量要求主持人參加到各個節目中去。從臺前到幕后,充當主持人和制片人等多種角色。同時,對他們的面相和智慧要求較高,還要考慮到整體節目的制作規律性,更加要將政府、社會以及工作等提出來的要求相結合,使電視節目更加專業和規律性。
(三)構造較高的風格能力
新媒體環境下的節目主持人的形象不再是固定的,大家更加看重主持人自身所具有的獨特個性。所以,每個節目主持人必須擁有自身的獨特的主持節目的風格才能受到歡迎。由于新媒體可以突破地域和國家的限制,人們選擇頻道也就非常之多,更多的人會選中自己感興趣的節目觀看。不過節目主持人之間的競爭依然激烈,無論是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還是市級主持人都可以與全球的主持人站在同一競爭平臺上競爭。所以,這也就更加突出了他們個人特點上的要求的嚴格性,在學識、思想或是談吐等綜合素質良好的同時,還需要風格獨特并新穎。所以,主持人所具有的較高的綜合素質與其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是十分密切的。
(四)信息傳遞速度增快
擺在主持人節目支持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解決好媒介傳播速度對信息的影響。目前,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媒介信息的傳遞速度也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外傳播。從生活點滴的小事到國家的重大事件,如何在新聞價值沒有喪失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展現在受眾面前,或者是如何挖掘新聞之后的價值,這也是主持人應該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但是,隨著現代受眾也逐漸加入到媒介傳播的過程之中,導致媒介已經不是職業主持人所特有的方式之一,面對數以億計的網友,這些兼有受眾和當事人雙重角色的媒介傳播對象,該如何把握住他們的眼球,這也是主持人所面臨的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因此,利用信息傳遞速度致勝的方式,也逐漸成為了很多媒介媒體所采用的方式。
3 結論
不管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對節目源的需求是與日俱增的;主持人作為內容生產的一個核心要素,只會對自身的素質要求更高。新媒體發展的如火如荼,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必須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以應對新媒體的挑戰。
參考文獻
[1]肇燮. 新媒體環境下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分析[J]. 電影評介,2014,04:81-83.
[2]郭丹琢.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養養成[J]. 視聽,2014,05:89-90.
[3]張羽. 媒體市場化語境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如何應對挑戰[J]. 東南傳播,2014,12:134-136.
[4]張娣. 新媒體時代談話類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挑戰探析[J]. 西部廣播電視,2015,09:164.
[5]孫瑩. 全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實踐能力探析[J]. 今傳媒,2015,07:121-122.
[6]于潔麗. 全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能力突破[J]. 新媒體研究,2015,20:72-73.
作者簡介
李聰穎(1995-),女,漢河北保定本科(即將大四)傳播學(廣播電視傳播)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