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熱班·圖爾蓀+熱孜萬古力·艾孜孜+麥熱姆薩·托合提
摘要:對牛羊規模養殖場的疫病防控策略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牛羊規模養殖場;疫病;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S858.23;S858.2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6)06-0034-01
隨著當前養殖業的不斷發展,牛羊養殖逐步向規模化發展,如何更好地防控各種疫病就成為養殖戶關注的首要問題。本文對牛羊規模養殖場的疫病防控策略進行了介紹,供參考。
1 引進先進防疫設備,創建安全生產環境
1.1 處理糞污設施
牛羊的糞污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將會滋生細菌,提升疫病暴發的幾率。養殖戶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完善糞污處理設施。一是建設牛羊圈舍時,應設置雨污分離設施[1],保障在養殖過程中雨水和糞污完全分離,降低牛羊生長過程的環境污染;二是建立配套的化糞池、死畜病畜尸體無公害處理池、干糞堆積發酵池等糞污處理設施。
1.2 病畜隔離、治療設備
在養殖場中建設配套的病畜隔離及治療設施,及時治療發病的牛羊并進行隔離,防止與其他動物之間的交叉感染。隔離室在經過嚴格的消毒殺菌后,還可用來觀察新引進的動物。
1.3 養殖場消毒設備
消毒殺菌是牛羊養殖場日常重要工作,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應從以下兩方面建設消毒設施。①在養殖場的入口建設消毒池,嚴格控制進入養殖場的車輛、人員,并對其進行消毒。在養殖區域設紫外線、噴霧消毒室,對進出養殖區域的人員、物品進行消毒殺菌,防止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疫病。②定期對養殖區域食槽、地面、墻壁等環境進行消毒,創建安全的生產環境。
2 規范養殖場免疫程序,確保防疫操作的科學性
2.1 制定免疫操作程序
養殖戶要根據區域自然環境,了解牛羊疫病多發類型,并準確掌握牛羊生理特征和免疫特征,制定出規范的免疫操作程序。確定有效、科學的疫苗接種時間,保障疫苗能夠及時保護動物,充分發揮疫苗作用。
2.2 重視疫苗注射
疫苗的質量直接關系著疫病防治的有效性,在開始給牛羊接種前,養殖人員應仔細檢查疫苗,查看疫苗的包裝,了解疫苗的不良反應和藥效,確保包裝沒有破損,瓶塞沒有裂縫,且疫苗性狀、顏色正常,無異物和雜質后才可以使用。注射時,應先對牛羊的注射部位進行消毒,一般使用碘酒,再用乙醇脫碘后方可注射,每注射完一頭應及時更換針頭,避免交叉感染。
2.3 建立動物免疫檔案
完成動物防疫注射之后,應及時登記疫苗編號、名稱、類型、規格、疫苗生產日期、生產廠家、有效期等,同時必須核對技術員、飼養員,通過建立動物免疫檔案等方式,防止出現重復注射疫苗的情況,動態檢測免疫效果。此外,使用疫苗時,需避免太陽光直射或高溫,經過稀釋后的疫苗應當天使用,縮短疫苗使用時間。當使用完針頭等器具后,應及時對其進行消毒清洗,確保器具的無菌性。
3 完善牛羊引種程序,提升法律意識
3.1 完善牛羊引種程序
當養殖場需要到其他區域引進種羊或種牛時,應按照相關法律程序,先到區域動物衛生檢疫機構與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申請引種審批,辦理完手續后,才能夠引進無疫病種畜。
3.2 隔離與報檢觀察
引進種畜后,養殖戶應及時到區域動物衛生檢疫機構進行報檢與檢疫。一般來說,新種畜必須隔離觀察15 d以上,在確認其健康后,才能與其他動物一起飼養,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病風險。
3.3 選擇種源場與時間
養殖戶應盡量選擇同一家養殖場或者有名氣的場引進種畜,防止出現從多場引進種畜而發生疫病的情況。此外,應盡量避開冬季或夏季,引進種畜時間可選擇在春季或秋季,減少動物運輸途中的應激。
4 小結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擴大牛羊養殖場規模,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規范免疫操作程序,盡量避免牛羊疫病帶來的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 曹 勇,王桂花,朱 寶,等.新常態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動物檢疫,2015(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