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卓
[摘 要]隨著我國發展的越來越快,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根據現在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人才發展的需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帶領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內容,還要留意到學生情感的變化。在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引導之后,才能夠盡量避免在學校出現類似馬加爵、林森浩等一類的學生的出現。本文筆者針對在教學中如何進行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進行了探討,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教學中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在家訪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生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許多零花錢就是對他們的愛,有些父母則將學生放到私立學校中管理。較為貧窮的地方,學生的父母還會外出打工,將子女留給老人來看管。這樣的情況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得到恰當的疏導,如果長期下去,很容易引起心理疾病。這樣的形勢之下,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學生面對的問題
1.根據筆者的走訪和調查,筆者將學生現階段面對的問題總結為以下幾點:
(1)缺少長輩的關愛。大多數學生的家里都沒有時間看管他們。有的父母沒有時間接孩子,就會將孩子放到爺爺奶奶或者托管機構。有的學生甚至連周末都無法見到父母。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與父母的交流變少。父母認為自己努力工作是為了學生能夠在未來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學生則認為父母這樣做是忽視自己。長期缺乏交流導致學生與父母之間出現隔閡。有的父母由于觀念比較陳舊,只關注學生的成績。這樣的情況會讓學生感覺到沒有人關注自己,進而逐漸演變成心理問題。
(2)不愿意與別人溝通。在長期缺乏交流的情況下,學生根本就不知道怎樣做怎樣說才是對的。因此,學生就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失去與他人交流的欲望。當學生與他人缺乏溝通之后,就會將情感問題藏在內心,然后積聚起來,造成創傷。
(3)心理比較叛逆。學生的心理正處于發展的時期,他們根本就不成熟,但是上學之后確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老師或者家長的意見與他們想的不一致的時候,他們就會對老師或者家長的意見有所抵觸。有時候還會與老師或者家長頂撞。久而久之,就會覺得沒有人了解自己,如果嚴重了,就會形成心理問題。
(4)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學生脫離父母和老師的掌控之后,就像是籠子里放出來的鳥,到處亂飛。學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探索社會中有趣的事情。當遇到壞人或者沾染上不良的社會風氣之后,學生的想法就會偏離成長的軌道,形成錯誤的思想。有些學生還會隨著引導,做出一些對自身發展不利的事情。如果老師或者家長不能夠及時發現的話,很容易釀成大錯。
二、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1.尊重學生,對學生投入真情實感
尊重學生是老師在教學中的基本要求。只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才能夠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的隔閡,與老師進行真實的交流。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當中,老師要正確的處理學生的錯誤,要盡量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的思維想法在正確的軌道中運行。當老師真心的與學生交流,了解到學生的需求之后,只要是能夠解決的,一定要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找到解決的方式。當老師能夠對學生投入真情實感之后,學生也會以真情實感回報之。這樣的方式,更利于老師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并幫助學生調整。
2.以人文本,與學生充分地交流
以人文本的思想也可以說是以生為本。在教學中,老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通過不同方式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條件,有針對性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此外,老師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面對的問題,在分析中找出調整學生情感狀態的方法。此外,老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交流,找到學生心理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3.動之以情,用真情感化學生
筆者相信,真情雖然不是實際的物,但是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狀態,培養學生對自己的信任感。幫助學生解決學、生活或者家庭中的問題。當發現學生出現情感問題的時候,要主動與學生交流,幫助學生調整心態并引導學生找到良好的學習方法。筆者相信,在老師的不斷努力之下,學生一定能夠受到影響,逐漸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4.曉之以理,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
僅僅通過情感教育會顯得華而不實。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要加強對理論的教育。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學生的家長和老師都告訴學生成績的重要性,根本就不注重學生的整體的發展。所以會導致學生情感教育的嚴重缺失。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情感問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要求培養全能型人才的現在,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成為了教學中的重要的事情。因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采用引導式的方式,避免由于學生的抵觸情緒而影響教學效率。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要進行說理性教學,讓學生能夠對老師有所信服。
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不斷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論的引導,筆者認為有作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開展主題班會,帶領學生體會情感對人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2)觀看電影,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促進師生間、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的了解。(3)開展主題家長會。老師可以用類似于“我對父母的愛”等類似的內容,通過不斷地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情感等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并不是通過一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工程。老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老師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不斷溝通,了解學生的內心狀態,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老師與家長的不易,促進學生積極生活態度的形成。
此外,老師還要隨著學生的具體情況的變化不斷地探索新的情感教學方式,在平時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引導,幫助他們解決心中的困惑,以提高情感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宋桂花.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討.《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1).
[2]楊波.淺談情感教育在中專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
[3]胡愛華.育人工作滲透真情--新課標下班主任工作的情感教育之我見.《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7).
[4]顏舒柳.淺談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