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英+楊彩云+程羽茜+劉沛明
【摘 要】為了解中職學生對艾滋病高危性行為及相關認知,采用自制問卷,對北海市5所中職學校學生進行調查,針對中職學生艾滋病預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艾滋病預防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生 艾滋病 高危性行為 認知 態度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21-02
艾滋病是人類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青少年業已成為預防的重點人群。中職學生是青少年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一部分,其受關注少,成績普遍較差,長期存在失敗經歷,有的學生存在自甘墮落、酗酒、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部分學生有了性經驗但由于性教育的缺失,對性往往難以正確認識,種種因素常可導致懷孕、流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性教育的缺失不但影響其學習生活及其未來發展,還可能傳播多種疾病甚至艾滋病。本課題組調查了北海市中職學生的性行為和艾滋病相關知識及態度,為進一步的教育干預提供依據。
一、對象與方法
(一)對象。在北海市的5所中職學校中隨機抽取1366名學生參與調查。學生分別來自三個年級,平均年齡(17.6±2.3)歲。1366名學生中,中職一年級459人、二年級455人、三年級452人,男生708人、女生658人。本研究調查之前均咨詢過參與問卷調查學生的意見,在他們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參與問卷的調查。
(二)方法。對所有受試人員均發放本課題組研究設計出來的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人口統計學資料、性行為情況、對艾滋病的態度及相關知識的了解等健康危險行為。發放試卷得到學校教師及領導的批準及配合,由經培訓后的調查員在班級對調查的目的及問卷填寫須知進行講解并發放調查表。填完由調查員于調查后收回,進行統計分析。
二、調查情況
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和態度如下:
關于艾滋病是否由病毒引起的問題,1-3年級中職學生回答的正確率逐年上升。男學生回答正確率(64.8%)顯著高于女同學(52.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1.651,P<0.05)。關于是否應將感染的同學隔離起來的調查中,1-3年級中職學生回答的正確率逐年上升。男學生回答正確率(50.4%)顯著高于女同學(4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9.161,P<0.05)。關于是否應與感染的同學繼續交往的調查中,1-3年級中職學生回答的正確率逐年上升。男學生回答正確率(47.7%)顯著高于女同學(41.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5.129,P<0.05)。詳見表1。艾滋病教育的調查:共有797名中職學生接受了艾滋病相關的教育,占58.3%,接受教育的男生報告率(63.1%)顯著高于女生(53.2%),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X2=13.876,P<0.05)。詳見表2。
三、討論
本次調查獲得1366份有效問卷,艾滋病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學生對于能否治愈該疾病的認知率較低,對“是否和已感染的同學繼續交往”的知曉率低。從上表可以看出,學生對艾滋病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掌握,知道艾滋病是傳染病,了解與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飯、工作、學習不會感染艾滋病,但對于 “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知曉率并不高。有些學生認為外表能看出艾滋病患者,不了解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的途徑。由此可見,大部分中職生獲得艾滋病知識的渠道大多是媒體和道聽途說,學生獲得干預服務最多類型的是提供艾滋病性病宣傳資料,初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接觸的艾滋病知識教育和培訓少,而且思想上認為艾滋病離他們的實際生活遙遠,因而不給予重視,不認真對待,缺乏艾滋病基本知識。在校學生對于防護艾滋病的行為的掌握情況逐步上升,對于多性伴會增加艾滋病的傳播的認可度較高,但是對于“只與一個性伙伴發生性行為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傳播嗎”的認可度和安全套的使用可以降低艾滋病傳播的認知還是沒能到達我們之前預計的效果,學生對于“只與一個性伙伴發生性行為可以減少感染艾滋病傳播嗎”不以為然,只有少數學生認為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傳播。學生對性行為的態度較為輕率,對于安全套的作用態度不明確。從這些情況來看,在校學生群體存在HIV感染高危傾向,加強艾滋病的預防教育迫在眉睫。
此外,通過調查得知學生有歧視艾滋病群體的傾向,不愿意與該群體接觸,可見他們對艾滋病的認識很膚淺、缺乏系統性。說明在校學生對于艾滋病的認識只是局限在知識的層面,學校預防艾滋病知識的相關教育還不夠全面,因此加強在校學生的艾滋病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識刻不容緩。
從調查數據看,青少年這一群體AIDS患者被社會歧視的比率較高。而消除社會的歧視不僅是提高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就能簡單解決的,這中間有一個漫長的知識轉化為態度、態度影響行為的過程。而且具備預防艾滋病的態度也不一定能反映到行為上,只有從行為上真正做到了自我保護才能有效。因此,艾滋病預防教育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需要付出比傳播知識更大的努力。
對于在校學生群體需要的艾滋病知識信息方面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艾滋病基本知識介紹、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毒品危害等方面,同時也包括感染者生存現狀、性知識和性病預防、生活技能、避孕方法等。但是,目前學校、社會相關艾滋病宣傳教育遠不能滿足在校學生的需求,相關宣傳教育僅限于宣傳報欄、宣傳手冊或穿插在其他課程中簡單帶過。因此,我們應該在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參與式教學方法的運用,進一步將艾滋病預防的相關知識、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感染者生存現狀、毒品危害、性知識和性病預防、避孕方法、健康生活技能輻射到更多的青少年群體中。應在中職學生中開展性健康教育和正確的愛情觀教育,并提倡正確使用安全套。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科學的性道德和正確人生觀的教育,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預防艾滋病,遠離毒品。
四、建議
綜上可見,中職學生對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尚不夠深入,對于性行為的相關教育與艾滋病的教育存在著缺失。教育部門及學校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大力度對學生實施性健康教育,從根本上遏制高危性行為與艾滋病的傳播泛濫。通過對在校生性行為態度以及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的調研和分析,我們必須采取針對性的宣傳教學方式和干預手段,有計劃地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增強抵御艾滋病侵襲的能力。同時,制訂有效的防艾教育方案模式,提高學校德育工作質量,進而培養學生個人的性價值觀,培養對家庭關系及兩性關系的正確認識,懂得自己對家庭和別人的義務與責任;提高學生防治艾滋病的自我效能,減少學生高危性行為的發生,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性和成年后正確扮演自己的角色,增強青少年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