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中職學校園林技術專業技能競賽的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 園林技術專業 技能競賽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B-0024-02
中職園林技術技能競賽是結合園林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和農業生產崗位需要,適當增加新知識、新技術、新技能的競賽活動。它是對技術專業教育教學成果的檢驗,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技能技藝展示的舞臺,引領著崇尚技能、創造良好形象的中職園林專業優秀技能人才的風尚,是推動園林專業職業技能水平提高的助推器。筆者基于連續兩年指導學生參與園林技能競賽的實踐,并對歷屆賽事進行研究,對中職學校園林技術專業技能競賽現狀進行分析,探討有效的解決辦法。
一、現狀分析
國家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園林專業技能大賽有藝術插花和園林植物修剪兩個項目,在這兩個項目的競賽中,讓參賽學生和指導教師在訓練插花和植物修剪技能的同時,深刻地了解園林植物花卉的生長規律、習性、長勢,結合美學原理,創新思維設計出耳目一新的植物花卉藝術作品,展示園林專業職業綜合教育和創新成果。競賽有力地推動了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與園林植物產業發展的結合,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競賽一方面是學生技能高水平的較量,另一方面是教師職業技能的較量,后者對競賽成績的影響尤為明顯。教師職業技能因大賽機緣得與同行高水平競技,從而迅速提高。一個項目的競賽,牽扯數個課程的內容,一位學校的參賽選手,看似只有一位指導教師,實則是一個學校的教師團隊在參與,因此學校參賽會加速整個園林專業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攀升。大賽已成為廣大師生展示風采、追夢圓夢的廣闊舞臺,成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推手,對職業院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培養技能型拔尖人才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是對園林專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綜合檢驗,是學校教學水平的標桿。但是,目前園林專業技能競賽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園林專業技能競賽缺少交流的平臺。無論是省級選拔賽事還是國家級賽事,都缺少參賽選手與選手之間的交流平臺和指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平臺,也缺少對獲獎作品的獲獎緣由的深刻了解渠道。參賽隊只知道自己獲獎與否及獲獎的學校和選手,但對獲獎作品只能憑猜測憑判斷。此種境況對參賽學校專業技能水平通過競賽快速提升有所影響。2010年的藝術插花技能大賽和2011年的園林植物修剪大賽指導教師是在賽場外守候參賽學生的時間里自發尋找交流的機會,2012年和2013年的藝術插花技能大賽主辦方給了指導教師競賽現場觀摩的機會,交流渠道有所改善,但對參賽學校來說仍有不足。缺乏足夠的交流平臺對一些水平相對較低的學校影響尤為突出,相當多的學校數年參賽進步空間有限。
(二)園林專業技能競賽影響教學資源均衡分配。技能競賽是對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綜合檢驗,是最直觀能體現學校教學水平的標桿。正因如此,各校都是不吝財力滿足訓練要求。以廣西桂林農業學校為例,在訓練園林植物修剪時,培訓一名學生參賽,僅用于購買圓柏苗經費就達6000元。在訓練一名學生參加藝術插花技能競賽上,花費了近10000元的花材。而學校園林專業一個班一學期所有專業科目用于技能訓練的經費一般為3000元。園林教學技能訓練是“全民教育”,技能競賽上為了奪取好成績,各校都是使用了學校最優秀的教師團隊,花費巨大精力去指導個別學生,這必然導致其余學生失去優質教學資源的機會。據此,參賽學校在資金和師資上對參賽學生的大力傾斜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資源分配均衡。
(三)園林專業技能大賽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不出學生的真實水平。2010年插花賽各校自帶花材花器參賽,學生成了教師的“復讀機”,表現的是教師的設計意圖而非學生的設計。2011年園林植物修剪規定修剪樹種,自定主題,在競賽上能體現學生修剪技能,但修剪造型創意上基本是教師的意圖。2012年插花賽有所改善,藝術插花競賽對學生的技能有了高要求,并運用了專業插花比賽“神秘箱”的模式?!吧衩叵洹笔菍I插花比賽中常用的形式,在未告知花材、花器、選題的情況下讓選手即興發揮。短時間內需完成從立意設計到選擇花材、裁剪、拼插過程。2012年插花賽插花主題通過賽場抽簽確定,并用創作主題花材后剩余花材插一祝賀花籃。此賽項考查了學生自我創作的能力,避免學生成為指導教師的傳聲筒。利用主要作品創作后剩余的花材制作一個小花籃,相當于一個小“神秘箱”,給各個參賽選手措手不及,臨場發揮,更能體現學生真正的插花藝術水平,淘汰了那些解讀藝術插花技能競賽評分標準、作教師“傳聲筒”的選手。2013年競賽模式同2010年,沒能延續2012年的模式,筆者認為仍舊有學生是教師“傳聲筒”之嫌。
(四)園林專業技能大賽設置存在有失公平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承辦學校占有資源優勢。承辦學校占有資源優勢在省級賽事上猶為明顯。承辦學校如同時是參賽學校的,在制定競賽規則時有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嫌疑。在2014年廣西園林技術競賽上,藝術插花項目中,花材只指定范圍,數量不固定,花器不固定,主題不固定,相當于插花最專業級別的“神秘箱”競賽,此競賽規則,作為有參賽選手的主辦方,花材、花材數量、花器、主題都可預知,而其余參賽學校全是未知,這造成了對非主辦方選手要求是考專家,而主辦方選手卻只需是指導教師的“復讀機”,有主辦學校為自己量身定做規則的嫌疑,影響了其他參賽學校的積極性。
2.參賽選手選撥有失公平。少部分選手連省級賽事都沒參與直接由省農業廳或教育廳指定參賽。以上做法雖能通過綜合方方面面情況選出實力選手,但對廣大有志的學子卻是不公平的,一方面打擊廣大學子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會埋沒一些有能力有潛力的學生。
3.競賽設置影響公平。2013年以前,廣西區賽是由參賽學校各推薦一名參賽選手參賽,導致學校忙于“精英教育”而忽略了“大眾教育”。2014年廣西區賽進行了改革,增加了團體賽。每校自選2名選手,然后再上報一個30人的名單由大賽組抽簽隨機選擇一位學生參賽,目的是避免學校只重精英而忽略一般學生的教育。但由此也引發其他問題:如抽簽名單30人,專業人數眾多的學??蛇x良好的學生,而專業人數少的學校則是靠運氣,希望能抽中技能好的學生,因此團體競賽更多的是靠人數和運氣,離全校專業學生提高專業技能訓練還是有距離。競賽本來就是“精英”之間的大賽,抽簽只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反不如在省級賽事上擴大競賽規模,各校參賽名額增加,再加上團體總分,可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各校加大技能經費的投入。
二、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對賽事的覆蓋面,進入國賽選手要求逐層選拔。參賽選手由校級技能賽勝出,進而在省能技能賽勝出。一方面,通過參賽選手的選拔制度,技能競賽覆蓋面廣,推動了有園林專業的學校自行在校內舉行園林專業技能競賽。通過逐層選拔參賽選手,首先促成了參賽選手選拔的公平公正,使廣大園林專業學生有機會參與園林專業技能競賽。其次,逐層選拔推動學校教學走向突出技能要求,強化技能訓練,加強專業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技能賽為導向,加速整個園林專業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提升。最后,逐層選拔制度促使學校加大技能教學資金的投入,保障園林專業技能教學訓練經費的投入,從而強化學生的技能實操能力。另一方面,校級技能競賽也能大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學生對技能競賽的認識,培養學生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
(二)指導教師實行輪換制度。參照獲一等獎學生不能再次參賽制度,獲獎優秀指導教師不能連續作為指導教師參賽。指導教師實行輪換制度,加大教師隊伍的整體提升空間。教師因大賽機緣得以與同行高水平競技,職業技能可以迅速提高。指導教師實行輪換制度,可以使得更多的教師得到參賽的機會以及快速成長的機會,從而加速園林專業教育的整體提升。指導教師實行輪換,也可以避免參賽學生完全占有優績教學資源的不公平現象,使得更多的學生享受園林專業技能大賽促成的教學效益。
(三)園林技能競賽主辦方提供平臺交流。包括兩方面:
1.園林技能競賽主辦方提供平臺供競賽項目組織者與指導教師和參賽學生交流。在學生技能競賽結束后,由競賽承辦方組織參賽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獲獎作品情況介紹和說明。對于獲獎作品的獲獎緣由、賽況存在問題的總結會使參賽人員獲益匪淺。
2.園林技能競賽主辦方設置指導教師之間交流平臺。主辦方設置園林專業技能競賽類似QQ群和微信群之類的交流平臺,給指導教師進行切磋交流是有必要和有益的。教師培訓學生時會有迷惑的問題,同行之間相互探討這些問題可以拓展思路,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因此設置指導教師之間交流平臺是提升指導教師專業教學水平的捷徑。
(四)競賽設置公平。具體如下:
1.競賽承辦方盡可能交由沒有參賽選手的第三方承辦。中職園林專業技能競賽省級賽事完全可以交由高一級的農業職業院校承辦,或者比賽項事聘請行業專家小組承擔賽項設置以示公平。
2.省級園林技能競賽團體賽擴大競賽規模促使參賽學校加大技能教學的投入。省級園林技能競賽本來就是“精英”之間的大賽,如用抽簽選派選手只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反不如在省賽賽事上擴大競賽規模,各校參賽名額增加,可一定程度迫使各校加大技能經費的投入。
(五)競賽避免學生成教師“二傳手”的情況。藝術插花競賽,加賽一項小“神秘箱”。2012年國賽已經有了很好的模式,可以借鑒:在比賽賽場,臨時加上利用主要作品創作后剩余的花材制作一個小花籃,相當于一個小“神秘箱”,讓選手即興發揮。短時間內完成從立意設計到選擇花材、裁剪、拼插過程。即選手根據當場公布的主題,利用現場提供的未知材料和器具,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插花作品,并填寫作品名牌及主題表現說明。此舉不僅是對選手的創意和審美情趣進行了綜合考量,亦考查了選手對基本技藝的熟練程度。
【參考文獻】
[1]王健娟,丁曉明.中職學校技能競賽現狀分析與建議[J].職業教育研究,2012(12)
[2]陶程,邱國金,梅霞.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中職組項目技術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4(7)
[3]孫昕昕.淺談技能大賽對《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6)
[4]史文生.論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功能及其發展[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10(22)
【基金項目】2015年廣西職業教育教教學改革立項項目“破解中職學校實踐教學難題的研究與實踐”(四十三—2)
【作者簡介】石燕萍(1970— ),女,廣西桂林人,廣西桂林農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園林教育。
(責編 江月陽)